孟門山文言文
㈠ 《孟門山》文言文全文是什麼
北魏·酈道元《孟門山》原文:
河水南徑北屈縣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風山。風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門山,與龍門相對。《山海經》曰:「孟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黃堊涅石。」
《淮南子》曰:「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故《穆天子傳》曰:「北發孟門九河之磴。」
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阨,兼孟門津之名矣。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沖,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
其水尚奔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贔怒,鼓若山騰,浚波頹壘,迄於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白話釋義:
河水南面經過北屈縣舊城西,西面四十里有風山,風山西面四十里,是河南孟門山。《山海經》記載:孟門山,山上多金玉,山下多黃沙土和涅石。
《淮南子》記載:龍門未開辟,呂梁未鑿出,河水從孟門之上流出,慢慢地溢出,逆流而上,沒有丘陵、高阜阻擋,稱之為洪水。大禹疏通河道,稱之為孟門。所以《穆天子傳》記載:北登孟門,是九河的斜坡。
孟門,就是龍門的入口。實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稱作「孟門津」。傳說中龍門是大禹所鑿出,河道因被水沖擊而非常寬闊,水被山所夾很長的一段,兩邊都是懸崖,高處的巨石好像靠在懸崖上就要掉下來似的。
古人曾說:「水不是石匠的鑿子,卻能夠進入石頭中。」果然不錯!龍門水流交匯沖擊,白色的水汽像雲一樣飄在空中,在遠處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霧氣纏繞,往雲霧的深處望去真有一種撼人心魄的感覺。
河水激起萬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憤怒的贔,波浪像崇山峻嶺,激流交疊,直奔下游而去。我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龍門的時候,四匹馬拉的車也絕對追不上。
(1)孟門山文言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古代地理書籍,《山海經》過於蕪雜,《禹貢》《周禮·職方》只具輪廓,《漢書·地理志》記述又不詳備,而一些都、賦限於體裁不能暢所記述《水經》一書雖專述河流,具系統綱領,但未記水道以外地理情況。
他在游歷大好河山時所見所聞十分豐富,為了把這些豐富的地理知識傳於後人,所以他選定《水經》一書為綱來描述全國地理情況。這篇散文出自《水經注·河水》,是作者游歷孟門山時創作的散文。
文章賞析:
這篇散文首先敘述孟門山的地理位置及說明其地質情況,「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黃堊涅石」,繼而說明來歷,既為水勢怒涌繪出外觀,也為下文敘寫作好鋪墊。
接著是文章主體,分三層說明:以夾岸山勢描寫開頭,繼而說明夾岸山石奇特形狀,進而說明由於千百年的水石相擊,終於水擊石穿。
作者落筆於山,著意於水,寫出黃河與孟門山搏擊的壯美景象。第二層著力寫水的白氣如雲,描寫真切生動,形象自然,如霧沾人,令人驚心動魄,奇特雄偉。第三層,著重說明波濤洶涌過孟門的氣勢,奔浪、懸流無比壯觀,水勢浩大,如狂如怒。
水勢鼓涌,如山騰起。奔騰的浪濤又向低處流去,水流之速,水勢之大,實是氣魄宏偉,這壯美既快人心意,又鼓人精神。其次,在於它美的豐富性。
它不僅具有內在的無窮無盡的偉力,具有百折不回的韌勁,而且具有外在的色彩之美,聲響之美和形體之美,給人以雄偉的美感,但有時它又呈現出溫和與細膩。再次,在於它美的流逝性。水流在不同地段,從上口到下口,又具有「奔浪萬尋」與「浚波頹壘」的變化。
這篇文章第一段寫風山。第二、三段寫孟門山。先寫孟門山的位置,次引書證,然後具體寫它是黃河的天險。作者在描繪客觀景物時,注意和游觀者的心理活動結合在一起。
水急浪猛,撞擊山崖,山崖給人一種將要傾倒的感覺;崖岸的巨石,「若墜復依」,瀕臨險境,流水撞沖,激起如煙如霧如雲的水氣,飄飄渺渺,一旦窺探深流,更是令人魂悸魄動。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