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含著人生哲理的古詩
1、宋代楊萬里的《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譯文:不要說從山嶺上下來就沒有困難,騙得前來爬山的人白白地歡喜一場。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圍之中,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現阻攔去路。
2、宋代盧梅坡的《雪梅·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文人騷客難以評論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3、宋代盧梅坡的《雪梅·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譯文: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麼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4、宋代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從側面看廬山嶺連綿起伏,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呈現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5、宋代蘇軾的《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譯文:如果琴上有聲音,放在箱中為何不響;那如果聲音是從手指上發出,為什麼人們不在手指上聽呢?
② 蘊含人生哲理的古詩有哪些
蘊含人生哲理的詩句如下: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__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____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5.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____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7.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____惠能《菩提偈》
8.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____蘇麟《斷句》
9.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____羅隱《蜂》
1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____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13.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____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14.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____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1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6.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____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17.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18.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____李商隱《樂游原 / 登樂游原》
19.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____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2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____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曉景》
2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____李白《行路難·其一》
2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____盧梅坡《雪梅·其一》
2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陸游《游山西村》
2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5.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____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6.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____杜荀鶴《小松》
2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____杜甫《望岳》
28.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 蘊含哲理的古詩(整首)
古詩大多是描寫言物抒情寄一身,幾乎沒有整首蘊含人生哲理的,哪怕詩中偶含傳回千古的名句,但這些答名句中大都是詩人對世事的感概或自己的願望,比如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而另一種比如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或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倒也有些哲理的成分,但不是整首都在講人生哲理的。以上純屬個人觀點,難免有見識淺薄之嫌,還請自己本著懷疑精神去求學。
④ 蘊含人生哲理的古詩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C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D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E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L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M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N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Q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鮑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士為知己者死。(史記)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盂郊)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苟子》)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W
玩物喪志。(書經)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X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學然後知不足。(禮記)
學無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
Y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管於》)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昭遠)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秦觀)
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香(劉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Z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禮記》)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呂氏春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竹直心虛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師!
-------------------------------------------------------------
一封書信只為牆,讓它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默無言,心事重,萬千情思。
繞結心頭,咫尺相近天涯遠
從何開口?欲說還羞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
萬般回首化塵埃,唯有青山不改
望斷天涯無際,凄涼無語悲傷
只為兩地信茫茫,才子佳人愁狀
貧,不是恥辱;賤,才是真正地恥辱
滴水之恩,定當湧泉以報
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夜深風雨歸何處,西月窺人到半窗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靜以修身,檢以養德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夕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但得柔情消俠氣,此生長願伴妝台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經多世事心長愜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⑤ 有哪些蘊含人生哲理的古詩
蘊含人生哲理的著名古詩,有朱熹的《觀書有感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蘇軾的《題西林壁》等。
(一)《觀書有感 》。《觀書有感 》系是宋代學問家朱熹的詩作品。詩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作者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詩中,詩人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
(二)《 賦得古原草送別》。《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品。詩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一首詠物詩。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該詩寓含的哲理在於,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而這種運動、變化和發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這首詩常被用來比喻新事物的強大啊生命力,盡管有嚴寒相逼,有野火摧殘,舊事物的威力可謂橫肆暴虐,卻無法改變客觀規律,新事物在春風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機。
(三)《題西林壁》。《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 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全詩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它提醒人們,要想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