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不達文言文
Ⅰ 文言文<欲速則不達>的原文
原文: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篇)。
譯文:(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說:「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孔子的學生。莒父:魯國的一個城邑,在今山東省莒縣境內。宰:總管。
諺語「欲速則不達」就是說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不能成功。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對於從政者來說尤其不能不顧客觀條件地限制,盲目地強求速成的「政績」。作為從政者,應該明白什麼是小利什麼是大事,能夠把官員個人的榮辱當成小利,把老百姓的事當成大事的就是好官,相反,就是壞官。
Ⅱ 欲速則不達文言文及翻譯
用法:
復句式;作定語、分句;含貶義
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解釋:
速:快;達:達到。指過於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Ⅲ 欲速則不達文言文韓非子
意思:
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
出自:欲速則不達 《韓非子· 外儲版說左上》權
齊景公游少海,傳騎從中來謁曰:「嬰疾甚且死,恐公後之。」景公遽起,傳騎又至。景公曰:「趨駕煩且之乘,使騶子韓樞馭之。」行數百步,以騶為不疾,奪轡代之御。可數百步以馬為不進,盡釋車而走。
注釋:傳騎—騎馬傳遞公文的人。 謁—進見。 嬰——齊國大夫晏嬰。
疾甚—病重。 遽—急忙。 趨—急速。 煩且—良馬的名。乘—馬拉的車。騶子—古代管車馬的官。 轡—韁繩。御—駕車。盡—終於。釋—放棄。
譯文:
齊國國王景公在少海遊玩,騎馬傳信的侍從從城中來報告說:「晏嬰病重,快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後才見得到了。」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騎馬傳信的侍從趕到。景公說:「快駕煩且(拉的)那輛馬車,讓主管韓樞駕車。」跑了幾百步,認為馬主管趕得不快,奪過韁繩代替他(趕車),趕了大約幾百步,認為馬沒有跑得更快,乾脆下車去跑。
Ⅳ 文言文 欲速則不達的翻譯
《續古文觀止》卷一《小港渡者》
庚寅科,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時西日沉出,晚煙縈樹,望城二里許。因問渡者:「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熟視小奚,應曰:「徐行之,尚開也;速進,則闔。」予慍為戲。趨行及半,小奚撲,束斷書崩,啼未即起。理書就束,而前門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敗,窮暮無所歸宿者,其猶是也夫,其猶是也夫!
譯文:順治七年冬天,我從小港想要進入鎮海縣城,吩咐小書童用木板夾好捆紮了一大疊書跟隨著。
這個時候,偏西的太陽已經落山,傍晚的煙霧纏繞在樹頭上,望望縣城還有約摸兩里路。趁便問那擺渡的人:「還來得及趕上南門開著嗎?」那擺渡的人仔細打量了小書童,回答說:「慢慢地走,城門還會開著,急忙趕路城門就要關上了。」我聽了有些動氣,認為他在戲弄人。
快步前進剛到半路上,小書童摔了一跤,捆紮的繩子斷了,書也散亂了,小書童哭著,沒有馬上站起來。等到把書理齊捆好,前方的城門已經下了鎖了。
我醒悟似地想到那擺渡的人說的話接近哲理。天底下那些因為急躁魯莽給自己招來失敗、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大概就像這樣的吧,大概就像這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