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來文言文
1. 嗟來之食文言文翻譯
白話釋義:
齊國有嚴重的飢荒。黔敖在路邊准備好飯食,以供路過的飢餓的人來吃。有個飢餓的人用衣袖蒙著臉,腳步拖拉,兩眼昏昏無神地走來。
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道:「喂!來吃吧!」那個飢民抬起頭看著他,說:「我正因為不吃別人施捨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終因為不吃而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恐怕不用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就可以去吃。」
原文:
不食嗟(jiē)來之食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與,可去,其謝也,可食。」
此文出自西漢戴聖所著的《禮記》。
(1)嗟來文言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孔子教授弟子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是中國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載體。
但是文古義奧,不易通讀,因而多做解讀以輔助理解,六經中的「《禮》」,後來稱《儀禮》,主要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諸禮的「禮法」,受體例限制,幾乎不涉及儀式背後的「禮義」。
而不了解禮義,儀式就成了毫無價值的虛禮。所以,七十子後學在習禮的過程中,撰寫了大量闡發經義的論文,總稱之為「記」,屬於《儀禮》的附庸。
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後,西漢能見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寫的「記」依然不少,《漢書·藝文志》所載就有「百三十一篇」。
《隋書·經籍志》說,這批文獻是河間獻王從民間徵集所得,並說劉向考校經籍時,又得到《明堂陰陽記》《孔子三朝記》《王史氏記》《樂記》等數十篇,總數增至二百十四篇。
由於《記》的數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東漢,社會上出現了兩種選輯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習稱《大戴禮記》。
二是戴德的侄子戴聖的四十九篇本,習稱《小戴禮記》。《大戴禮記》流傳不廣,北周盧辯曾為之作注,但頹勢依舊,到唐代已亡佚大半,僅存三十九篇,《隋書》《唐書》《宋書》等史乘的《經籍志》甚至不予著錄。
《小戴禮記》則由於鄭玄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風光無限,暢行於世,故後人徑稱之為「《禮記》」。
文章賞析:
「不食嗟來之食」這句名言是說為了表示做人的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捨,哪怕是讓自己餓死。那飢餓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為黔敖一副傲氣,視窮人為豬狗,他的施捨帶有侮辱性。中國的傳統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氣,用通俗的話來說,人活的是一口氣,即使受苦受難,也不能少了這口氣。
還有一些類似的說法,比如人窮志不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人要臉,樹要皮……都表示了對氣節的看重,對人的尊嚴的強調,對人的精神的重視
這一傳統觀念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合理性。在人的精神和肉體之間,在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之間,在人的尊嚴和卑躬屈膝之間,前者高於、重於後者。
在二者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寧可舍棄後者,犧牲後者,不使自己成為行屍走肉,衣冠禽獸。人之所以為人,而非行屍走肉,區別大概正在這里。
2. 《嗟來之食》文言文 翻譯 (還要原文)!!!!!!
原文:
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
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翻譯:
齊國發生了嚴重的飢荒。黔敖做好飯湯等食物擺在大路邊,等待把食物給飢餓的人來吃。
一天,有一個飢腸轆轆的人用衣袖遮住臉,拖著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了過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對他吆說:「喂!來吃吧!」那人瞪大他的眼睛盯著黔敖,說:「我就是因為不吃侮辱我的尊嚴的食物,才餓成這個樣子的」。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終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恐怕不用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仍然可以去吃。」
(2)嗟來文言文擴展閱讀:
辨音:「嗟」讀「jiē」,不讀「cuō」。
「黔」讀「qian",不讀」yin"或「mo」。
大飢:飢荒很嚴重。
黔敖:人名。
食:同「飼」,動詞,把食物給人吃。
蒙袂輯屨:用衣袖遮住臉,拖著鞋子。袂,衣袖。
貿貿然:昏昏沉沉的樣子。
奉:同「捧」,捧著。
嗟:呼呵的聲音。
從而謝:趕上去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