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做人的文言文
㈠ 教人為人處事的文言文有哪些
抄教人為人處事:
襲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兩》)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孟子·盡心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
摘自《網路作業幫》
㈡ 做人做事的文言文
做人做事的文言文最著名的就是 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七章。被人奉為為人處世的經典論述。
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邪。
譯文: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
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2)關於做人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