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樂的詩句
1. 含『無憂』兩字的詩詞
1、《秋雨嘆三首·其三》——唐代杜甫
老夫不出長蓬蒿,稚子無憂走風雨。
譯文:相比隱居的寂寥,更多是鬱郁不平與刻意求靜的痛苦,風雨中無憂無慮奔跑嬉戲的孩子。
2、《病中詩十五首·枕上作》——唐代白居易
若問樂天憂病否,樂天知命了無憂。
譯文:如果問我擔憂自己的病情不?只要樂從天道的安排安於自己的處境,就沒什麼可擔心了。
3、《偶吟二首》——唐代白居易
眼下有衣兼有食,心中無喜亦無憂。
譯文:目前的生活有衣穿也有食物吃,心中既沒有可歡喜的,也沒有可憂愁的。
4、《閑坐》——唐代白居易
莫論身在日,身後亦無憂。
譯文:不要說現在還尚在人世間,即使人死後也是沒有憂愁的。
5、《適意兩首》——唐代白居易
一朝歸渭上,泛如不系舟。
置心世事外,無喜亦無憂。
譯文:終有一天回到了長安,自由而無所牽掛。置身於世俗之外,心中沒有憂愁,也沒有歡喜。
2. 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句出自誰
這個對聯是歌頌范仲淹的,是岳陽樓上的對聯。
意思是:站在岳陽樓上,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盡收眼底,天下百姓苦樂湧上心頭,即講的是范仲淹眼觀四海眾生,心憂百姓困苦,樂見民眾安和。
范仲淹寫《岳陽樓記》裡面有名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因范仲淹的這句名句,所以岳陽樓的對聯「萬家憂樂到心頭」便說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
岳陽樓地處岳陽,位於洞庭湖畔,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氣候濕潤溫和,四季分明。岳陽樓坐西朝東,構造古樸獨特,岳陽樓台基以花崗岩圍砌而成,台基寬度17.24米,進14.54米,高度為0.65米。
岳陽樓高度19米,在建築風格上,前人將其歸納為木製、三層、四柱、飛檐、斗拱、盔頂。岳陽樓是純本結構,整座建築沒用一釘一鉚,僅靠木製構件的彼此勾連。
(2)憂樂的詩句擴展閱讀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出任泰州時,征調民眾4萬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聖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橫跨通、泰、楚三州,全長約200華里,不僅當時人民的生活、耕種和產鹽均有了保障,還在後世「捍患御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地人民將所修之堤命名為「范公堤」,遺址迄今猶存。
宋建國至仁宗七十多年來,墨守祖宗家法,政尚循謹,浮華奢靡的背後潛伏著種種危機。范仲淹洞破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重視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主張文章是政治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關繫到社會風俗的醇厚訛薄、國家的興衰成敗。
在經世濟時思想的影響下,范仲淹反對宋初文壇的柔靡文風,提出了宗經復古、文質相救、厚其風化的文學思想。范仲淹的文章,立足點在於政而不在於文,在價值取向上與揚雄、王勃、韓柳以及宋初復古文論一樣,具有歷史意義和復古精神,對宋初文風的革新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