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州的古詩
⑴ 唐求最出名的詩一首
唐求最出名的詩如下:
「酬友生早秋」唐求
彤雲將欲罷,蟬柳響如秋。霧散九霄近版,日程權三伏愁。
殘陽宿雨霽,高浪碎沙漚。袪足餘旬後,分襟任自由。
「曉發」唐求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鍾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送友人歸邛州」唐求
鶴鳴山下去,滿篋荷瑤琨。放馬荒田草,看碑古寺門。
漸寒沙上雨,欲暝水邊村。莫忘分襟處,梅花撲酒尊
「客行」唐求
上山下山去,千里萬里愁。樹色野橋暝,雨聲孤館秋。
南北眼前道,東西江畔舟。世人重金玉,無金徒遠游。
「題鄭處士隱居」唐求
不信最清曠,及來愁已空。數點石泉雨,一溪霜葉風。
業在有山處,道成無事中。酌盡一尊酒,病夫顏亦紅。
唐求(約880~約907)(約公元九零六年前後在世),唐代詩人。生卒年、生平、字型大小均不詳,約唐哀帝天佑年間前後在世,稱號"詩瓢"。另有湖南大學副教授唐求。
⑵ 山中不知歲月老,壺酒棋半是黃昏詩句是哪一首詩
《張永平鎋作亭於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宋朝,魏了翁。
原句:山中不知歲月改,春洲六度聽綿蠻。
翻譯:在山中隱居,不問世事,時光很容易度過,因為每天都是一樣的清凈,大有無為脫俗的意味;而世間繁華卻早已過了很長時間。整句話可以理解為隱居深山隔絕人世,而忘了年歲的流逝,沒有時間的概念。
(2)邛州的古詩擴展閱讀:
魏了翁(1178年6月25日-1237年4月14日 [1] )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縣(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大臣。
慶元五年(1199年)進士,授簽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歷任國子正、武學博士、試學士院,以阻開邊之議忤韓侂胄,改秘書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彌遠掌權時,力辭召命,後歷知漢州、眉州、遂寧府、瀘州府、潼川府等地。
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為兵部郎中,累遷秘書監、起居舍人。寶慶元年(1225年),遭到誣陷,被黜至靖州居住。紹定五年(1232年),起復為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
端平元年(1234年),召入朝任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旋即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之職督視江淮京湖軍馬,封臨邛郡開國侯。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獲贈太師、秦國公,謚號「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