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詩詞
⑴ 巜虞美人》李煜詩詞
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堪稱絕命詞。原文: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
(1)李煜虞美人詩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詞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均作於李煜被毒死之前,為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是時李煜歸宋已近三年。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
南唐滅亡。三年後,即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這種心境下,李煜寫下了這首《虞美人》詞。
賞析:
這是一麴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語語嗚咽,令人不堪卒讀。
春花浪漫,秋月高潔,本令人人欣喜,但對階下之囚來說,卻已了無意趣了。"何時了"三字雖問得離奇,實含兩層意蘊:往昔歲月是何時了卻的?劫後之殘生又將何時了卻呢?
這表明了他對生命的決絕心態。"小樓昨夜又東風"更具體印證了春花秋月無法終了的事實。由小樓進而聯想到故國, "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語。
"月明中"既是呼應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將小樓、故國,人生等等統統籠罩在永恆的月色中,則李煜個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類之大悲哀。
換頭承故國明月,點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詞到此為止的六句,都是兩兩對照,寫出永恆與無常的巨大反差,表現作者對宇宙與人生關系的思索。
但柔弱的李煜已經不可能由此激發出進取的激情,而只能在與生命決絕前,放縱一下悲哀的心情,任憑自己沉溺在這種無邊的生命悲歌中,靜靜地等候人生終曲的奏起。
煞尾兩句自問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懷,寫出愁思之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無休無止、無法遏制。以水喻愁,李煜之前已有許多,但此句不僅新穎警辟,而且既貼切又富有力度。
遂為名句。可與李頎"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劉禹錫"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無限似儂?";秦少游"落紅萬點愁如海"等參讀。
⑵ 虞美人詩詞
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作者:南唐李煜
1、原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翻譯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二、《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
作者:宋代蘇軾
1、原文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2、翻譯
飲別後歸卧船中,只聽到淮水波聲,如拍枕畔,不知不覺又天亮了。從船篷縫隙中所見之殘月是那麼小。汴水無情,隨著故人東去,而我卻滿載一船離愁別恨,獨向西州。
竹溪的花浦之間,你我曾經一同大醉,當日歡聚暢飲時的情誼勝過別後的傷悲。誰讓我偏偏在芸芸眾生中發現了你,並與你成為朋友,這才釀成了今日分別這樣一場煩惱。
三、《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作者:宋代蘇軾
1、原文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燈初上,水調誰家唱?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2、翻譯
登高遠眺,千里美景盡收眼底。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數這里最美。你這一去,何時才能返回?請痛飲幾杯吧,但願醉倒再不離去。
看,沙塘里華燈初放。聽,是誰把動人心弦的《水調》來彈唱?當夜深風靜我們扶醉欲歸時,只見在一輪明月的映照下,錢塘江水澄澈得象一面綠色的玻璃一樣。
四、《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作者:宋代秦觀
1、原文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縈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2、翻譯
碧桃是在天上以露水栽種的,不是尋常的凡間花卉。嬌美的碧桃卻生在亂山的深處,而且旁邊池水一曲,嬌花照水,令人遐想,亦同時令人慨嘆,如此艷麗的花朵,杳無人跡來往,就算再美,又等待誰來欣賞呢?
在細雨中,這嬌美的碧桃像美人一樣更加含情,讓人無限愛憐。但是,不知道春天是難以管束的,它由不得惜花人的願望,終究要匆匆而去。就算為君沉醉一場又何妨?就怕我酒醉醒來,而花已凋殘,惜花心情交處寄託,要使柔腸寸斷了。
五、《虞美人·聽雨》
作者:宋代蔣捷
1、原文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2、翻譯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台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