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的古詩
⑴ 描寫兒童的古詩
古代兒童古詩詞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風鳶圖詩(其一) 徐渭 柳條搓線絮搓棉, 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 帶將兒輩上青天。 所見 【清】 袁 枚 牧童⑴騎黃牛, 歌聲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鳴⑹蟬, 忽然閉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花影》【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田家》【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⑵ 有關兒童的古詩
詠鵝
作者: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
項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綠
水,
紅
掌
撥
清
波。
[注釋]
1.
詠:用詩、詞來敘述或描寫某一事物。《詠鵝》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詩。
2.
項:頸的後部。
3.
掌:詩中指鵝的腳掌。
[簡析]
這首詩從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看鵝游水嬉戲的神態,寫得極為生動活潑。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艷的片語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於觀察事物的能力。
駱賓王與王勃、楊炯、盧照鄰齊名,被稱為「初唐四傑」。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駱賓王代他寫《討武檄》。檄文羅列了武後的罪狀,寫得極感人。當武後讀到「一抔土之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兩句時,極為震動,責問宰相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業兵敗後,駱賓王下落不明,有被殺、自殺、逃匿不知所終等傳說。
⑶ 有哪些古詩帶有童子的
唐代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是帶有童子的古詩。
【出處】《尋隱者不遇》——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譯文】蒼松下詢問年少的學童,他說他的師傅已經去山中采葯了。只知道就在這座大山裡,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3)童子的古詩擴展閱讀
1、《尋隱者不遇》創作背景
此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只知此詩是中唐時期詩僧賈島到山中尋訪一位隱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隱者不詳何人,有人認為是賈島的山友長孫霞。
2、《尋隱者不遇》鑒賞
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於錘字煉句,在謀篇構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這首詩就是一個例證。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采葯去了山中。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里把問話省去了,只從童子所答「師采葯去」這四個字而可相見當時松下所問的是「師往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