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的詩歌
A. 有哪些關於長征的詩詞
1、《戰城南》
唐代:李白
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內天山雪容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
野戰格鬥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2、《塞上曲》
唐代:耿湋
慣習干戈事鞍馬,初從少小在邊城。身微久屬千夫長,
家遠多親五郡兵。懶說疆場曾大獲,且悲年鬢老長征。
塞鴻過盡殘陽里,樓上凄凄暮角聲。
3、《和侯大夫秋原山觀徵人回》
唐代:楊巨源
兩河戰罷萬方清,原上軍回識舊營。立馬望雲秋塞靜,
射鵰臨水晚天晴。戍閑部伍分岐路,地遠家鄉寄旆旌。
聖代止戈資廟略,諸侯不復更長征。
4、《塞下》
唐代:張祜
萬里配長征,連年慣野營。入群來揀馬,拋伴去擒生。
箭插鵰翎闊,弓盤鵲角輕。閑看行近遠,西去受降城。
5、《塞上》
唐代:郭震
塞外虜塵飛,頻年出武威。死生隨玉劍,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仍聞酒泉郡,已合數重圍。
B. 關於長征的古詩有哪些
毛澤東《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C. 紅軍長征詩歌
一、《七律·長征》
作者:近代毛澤東
1、原文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2、翻譯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3、介紹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政府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實力,也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這首七律是作於紅軍戰士越過岷山後,長征即將勝利結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為紅軍的領導人,毛澤東在經受了無數次考驗後,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二、《十六字令三首》
作者:近代毛澤東
1、原文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2、翻譯
山,高聳入雲端。給快跑的馬兒再加幾鞭,翻越山巔未下鞍。驚詫高又險,回頭瞥一眼,離天只有三尺三!
山,起伏如波濤,浩瀚似江海,倒海翻江卷巨瀾。山勢奔騰迅猛如奔馬,好似萬馬廝殺正酣戰。
山,傲立蒼穹如長劍,刺破青天劍鋒沒傷殘。天像快要塌下來,全靠著山的支撐,天才得以鋪展於宇宙間。
3、介紹
這三首小令作於1934年到1935年間。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各軍團分別從閩西的長汀、寧化和贛南的瑞金、雩都地區出發,開始了遠離中央根據地井岡山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一路上,遭遇到數不盡的艱難困苦,除先後以鮮血和生命突破蔣介石設置的四道嚴密封鎖線外,還越過了千山萬水,不僅以舉世罕見的犧牲精神,戰勝了強敵,而且以同樣罕見的吃苦精神,戰勝了種種困難和天險。
蔣介石曾屢次妄圖憑借水的天險阻擋和消滅紅軍,例如湘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而相對來說,紅軍則對山更有感情,尤其是毛澤東,對山的感情更深。
可以說,毛澤東開辟的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割據道路,始終是以山嶺為依託的,在戰略退卻時,則更是以山嶺為掩護。山嶺是毛澤東和紅軍的好朋友,毛澤東和紅軍喜歡山,而蔣介石則在特定歷史時期里,相當畏懼紅軍喜歡的山。
在實行戰略大轉移的長征途中,紅軍不僅大多數時候都在高山峻嶺中行軍,而且也常在萬山叢中沖破蔣介石的圍追堵截,既歷盡艱辛,又充滿勝利的喜悅。毛澤東這三首小令,就是懷著喜悅的心情,在翻山越嶺的長征行軍途中寫下的。
三、《憶秦娥·婁山關》
作者:近代毛澤東
1、原文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2、翻譯
凜冽的西風正猛烈地吹著,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馬蹄聲零碎而又紛雜,軍號聲聲沉鬱低回。
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般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3、介紹
此詞寫於1935年2月,最早發表於1957年1月的《詩刊》上。
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會後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了軍事指揮小組。
為了繼續長征,紅軍經婁山關北上,准備於瀘州與宜昌之間渡過長江;但遇到阻礙,毛澤東果斷地決定二渡赤水,折回遵義,於是再次跨越婁山關。
2月25日凌晨,紅軍向婁山關挺進,在紅花園與黔軍遭遇,黔軍倉皇應戰,敗退關口,紅軍沿盤山道猛烈攻擊,傍晚時分終於把這座雄關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隊順利通過,邁向勝利的前程。由於這一仗意義重大,所以詩人心情無比激動,在戰斗結束不久即揮筆寫下此詞。
四、《清平樂·六盤山》
作者:近代毛澤東
1、原文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2、翻譯
長空高闊白雲清朗, 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 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3、介紹
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路線後,率紅一方面軍繼續向陝北根據地挺進。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入甘肅南部。
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了六盤山。此詞即是作者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
此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五、《念奴嬌·昆侖》
作者:近代毛澤東
1、原文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2、翻譯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侖山,你已看遍人世間的春秋風雲。你雪山般的身軀飛舞起千百萬冰棱,滿天被你攪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縱橫流淌,有些人或許葬於魚腹。你的千年功過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評說?
今天我要來談一談昆侖: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這么多的雪花。怎樣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寶劍,把你斬為三片呢?一片送給歐洲,一片贈予美洲,一片留給日本。在這和平世界裡,整個地球將像這樣感受到熱烈與涼爽。
3、介紹
這首詞毛澤東作於1935年。當時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後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陝北。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昆侖山脈有感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