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台灣詩詞
㈠ 贊美台灣的詩歌
贊美寶島台灣美麗風光的詩歌:
1、《寶島台灣》 作者:吉方君
狀似芭蕉貌似島,阿里山底霧氣繞。
蘭花蝴蝶魚米鄉,日月神潭島中寶。
你是女媧珍藏的一顆翡翠,你是王母牽掛的一艘小船。
阿里山的雲彩連著北京,洞庭湖的荷花映紅日月潭。
那片富饒神奇的土地啊,留下了祖先永恆的思念。
一聲聲含情啼血千回萬轉,催開的杜鵑花一片又一片。
啊,這就是母親的牽掛,這就是寶島台灣。
2、《寶島台灣行》作者 . 杜清湘
你是母親心頭的一輪月亮,你是相思樹下的一朵睡蓮。
阿里山的雲彩連著北京,洞庭湖的荷花映紅日月潭。
那片美麗可愛的土地啊,留下了祖先深情的呼喚。
一聲聲如泣如訴千杯萬盞,澆綠的甘蔗林一片又一片。
啊,這就是母親的牽掛,這就是寶島台灣。
你是眺望武夷的一道彩虹,你是回望黃崗的一道閃電。
阿里山的雲彩連著北京,洞庭湖的荷花映紅日月潭。
那片英雄不屈的土地啊,留下了祖先錚錚的誓言。
一聲聲斬釘截鐵永不改變,撐起的大榕樹一片又一片。
啊,這就是母親的牽掛,這就是寶島台灣。
(1)游台灣詩詞擴展閱讀:
台灣文化
台灣文化中以閩南人為代表的閩南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與外省人帶來的新文化在台灣共處融合。同時,還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島文化。
除此之外,由於台灣日治時期長達50年(1895年—1945年),加上當代的歐美與東亞流行文化對台灣的深刻影響,台灣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歐美等地的文化特色。
以傳統的農歷作為基礎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台灣屬於國定紀念假日。也有不少深具台灣特色的民俗慶典,如每年一度的迎媽祖北港三月十九、元宵節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鹽水蜂炮、王爺繞境儀式的中元普渡時的頭城搶孤、三峽祖師廟神豬比賽等。
由於台灣廟宇香火鼎盛,因此由大陸流傳而來的廟宇文化在台灣發揚光大,台灣的城隍,媽祖,關聖帝君等祭典活動成為台灣特殊文化,神祇陣頭結合武學和藝術的八家將、宋江陣、舞龍舞獅民俗表演變成台灣特殊技藝文化。
㈡ 十首與台灣有關的詩詞,看明清詩人怎麼寫台灣
1.《送羅子木往台灣》明 張煌言
中原方逐鹿,何暇問虹梁!
欲攬南溟勝,聊隨北雁翔。
鱟帆天外落,蝦島水中央。
應笑青河客,輸君是望洋!
2.《送人之台灣》明 盧若騰
台灣萬里外,此際事紛紜。
物力耕漁裕,兵威戰伐勤。
水低多見日,涯遠欲無雲。
指顧華夷合,歸來動聽聞。
3.《東巡台灣恆春》清 丁日昌
東瀛已是天將盡,況到東瀛最盡頭。
海水自來還自去,罡風時發復時收。
徙薪曲突知誰共,銜石移山且自謀。
飽聽怒濤三百里,何人赤手掣蛟虯!
4.《初抵台灣柬書都諫》清 六十七
茫無涯涘海天春,篷轉雲飛辨不真。
彩鷁乘風穿雁嶼,綉衣銜命跨鯤身。
番黎樂享承平久,士女歡迎氣象新。
萬里故人初把臂,相看先問近詩頻。
5.《台灣吟》清 王禮
唐人鼓楫涉風潮,坊里雜居欣共招。
雖是姓名編戶籍,算來土著正寥寥。
6.《海上望台灣》清 王松
如此江山坐付人,陋他肉食善謀身。
乘桴何用頻回首,懶學長沙論過秦。
7.《送頌臣之台灣》清 丘逢甲
題註:丙申稿,清光緒二十二年作
親友如相問,吾廬榜念台。
全輸非定局,已溺有燃灰。
棄地原非策,呼天儻見哀。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來。
8.《往事》清 丘逢甲
題註:丙申稿,清光緒二十二年作
往事何堪說,徵衫血淚斑。
龍歸天外雨,鰲沒海中山。
銀燭鏖詩罷,牙旗校獵還。
不知成異域,夜夜夢台灣。
9.《春愁》清 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
10.《台灣哀詞》清 洪繻
風雨吹頹鎮海台,江南又閱庾生哀!
乾坤欲老沈王氣,山水無靈失霸才。
暘谷煽炎焚若木,尾閭淪沒長蒿萊。
東望何處堪回首,萬里浮雲掃不開。
供參考。
㈢ 游寶島台灣詩句
寶島觀光游
台灣風光好,不愧為寶島。
炎黃子孫開,兩岩共護保。
台北標志樓,登高觀景貌。
中山紀念堂,衛兵如塑雕。
圓山大飯店,故宮藏國寶。
蔣宋舊官邸,華麗而微妙。
台中中禪寺,鍾聲悅耳繞。
日月潭水清,阿里山樹老。
高雄蓮池潭,龍入虎口逃。
台東溫泉鄉,解乏泡湯澡。
墾丁處南端,貓頭臨海邊。
眺望巴士峽,當心風折冠。
游覽太魯閣,路陡盤高山。
步穿燕子洞,險處不敢看。
花蓮阿美艷,雲霧峽谷間。
山道常落石,火車保安全。
野柳地質園,化石滄桑變。
奇石造形美,天工乃自然。
環島游七天,視野更拓寬。
同胞骨肉情,祈盼缺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