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詩句歌詞 » 詩歌按形式分

詩歌按形式分

發布時間: 2023-09-09 06:31:19

1. 詩歌按內容分類可分為什麼按形式可分為什麼

按內容可分別: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現代詩。

按音律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

一、按內容分類

1、敘事詩

敘事詩是中國詩歌的一種,初期敘事詩就是中國古代的民間敘事詩,以敘述歷史或當代的事件為內容的詩。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到了唐代,元稹和白居易等文人也開始大量創作敘事詩,與古代的民間敘事詩不同,屬於文人敘事詩。

2、抒情詩

抒情詩就是以集中抒發詩人在生活中激發起來的思想感情為特徵,主要來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詳細敘述生活事件的過程,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不具體描寫人物和景物。

3、送別詩

送別詩就是是抒發詩人離別之情的漢族詩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維,王昌齡等。送別詩抒寫離別情緒,是分離時迸發的情感火花。要把這種情感火花表達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邊塞詩

是以邊疆地區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

5、山水田園詩

源於南北朝的謝靈運和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宋代楊萬里為代表。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

6、懷古詩(詠史詩)

懷古詩是古代漢族詩詞中內容,思想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於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7、詠物詩

詠物詩是托物言志的詩歌,通過事物的詠嘆體現人文思想。詠物詩中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託了一定的感情。

8、悼亡詩

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古代漢族詩歌題材之一,始於晉代潘安。西晉文學家潘安,美姿容,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標準的美男子。

9、諷喻詩

主要是反映國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體現出對社會、對政治、對人民的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

10、現代詩

就是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於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二、按音律分類

1、古體詩

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

唐代以後,稱為近體詩,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2、近體詩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

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詩歌

2. 詩歌按內容分類可分為( )( )按形式可分為( )( )( )( )

詩歌抄按內容分類可分為(敘事襲詩)(抒情詩 )按形式可分為(格律詩 )(自由詩 )(散文詩 )(民歌 )
下列是我收集的答案:

按內容,詩歌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抒情詩主要是通過直接抒發作者內心的感受來反映社會生活,根據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詩歌內容,抒情詩又可分為頌歌、哀歌、戀歌、田園詩、山水詩、諷刺詩、史詩等等。敘事詩主要是通過對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現實生活,它以敘事為主,且以抒情的方式敘事,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人物形象。
按形式,詩歌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民歌等,它們都具體體現各自不同的形式特點
另外,還有分類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藏頭詩,藏尾詩等。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