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詩句歌詞 » 長征現代詩歌

長征現代詩歌

發布時間: 2023-09-08 21:38:22

⑴ 有關長征的詩句,越多越好!!!

1、七律·長征

現代: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譯文: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2、憶秦娥·婁山關

現代:毛澤東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譯文:西風正壯烈地吹送,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嗒嗒的馬蹄令人心碎,軍號聲聲沉鬱低回。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般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1)長征現代詩歌擴展閱讀

長征勝利的意義;

1、長征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軍長征,是震驚中外的偉大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

2、紅軍長征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總方針。長征的偉大勝利,實現了把黨中央領導全國革命的大本營奠基在西北、紅軍主力轉移到抗日前沿陣地的戰略任務,為黨和紅軍的大發展創造了條件,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3、紅軍長征的勝利,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的勝利。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沒有照抄照搬國外理論,而是立足本國實際制度、政策、方針、路線,並與盲目照抄、照搬國外理論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堅決而持久的斗爭,最終將中國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4、通過長征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確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導地位。在革命危急關頭,黨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⑵ 請寫出《長律長征》全文。

七律·長征

現代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譯文:紅軍不怕遠征的艱難險阻,把歷經千山萬水的艱難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綿延不絕,可在紅軍眼裡只不過像翻騰著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那樣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可在紅軍看來,不過像腳下滾動的泥丸;

金沙江兩岸懸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擊著兩岸高聳的山崖,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橫跨東西兩岸,只剩下十三根鐵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使紅軍欣喜的是翻過了白雪皚皚的岷山,紅軍們心情開朗,個個笑逐顏開。

(2)長征現代詩歌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實力,也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一路上,紅軍戰士擊潰了敵軍無數次圍追堵截,他們跋山涉水,翻過連綿起伏的五嶺,突破了烏江天險,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山,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最後翻過岷山,歷經十一個省,於1936年10月到達陝北,總行程二萬五千餘里,是人類史上一個偉大的事件。

⑶ 求毛澤東寫的詩詞,有關於長征的,5首或6首,越多越好

毛澤東長征期間寫的詩有《念奴嬌·昆侖》、《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七律·長征》、《清平樂·六盤山》等。

一、《念奴嬌·昆侖》

《念奴嬌·昆侖》毛澤東作於1935年冬天。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後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陝北,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昆侖山脈有感而作。這首詩毛澤東成功地表達了他的思想,好使「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1、全文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2、譯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侖山,你已看遍人世間的春秋風雲。你雪山般的身軀飛舞起千百萬冰棱,滿天被你攪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縱橫流淌,有些人或許葬於魚腹。你的千年功過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評說?

今天我要來談一談昆侖: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這么多的雪花。怎樣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寶劍,把你斬為三片呢?

一片送給歐洲,一片贈予美洲,一片留給日本。在這和平世界裡,整個地球將像這樣感受到熱烈與涼爽。

二、《憶秦娥·婁山關》

《憶秦娥·婁山關》是現代革命家、文學家毛澤東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從內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描畫了紅軍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

1、全文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2、譯文

凜冽的西風正猛烈地吹著,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馬蹄聲零碎而又紛雜,軍號聲聲沉鬱低回。

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般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三、《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描寫了長征路上的山,氣勢博大雄渾,豪放灑脫,氣韻天成,盡顯山之體勢、風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負。

1、全文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2、譯文

山,高聳入雲端。給快跑的馬兒再加幾鞭,翻越山巔未下鞍。驚詫高又險,回頭瞥一眼,離天只有三尺三!

山,起伏如波濤,浩瀚似江海,倒海翻江卷巨瀾。山勢奔騰迅猛如奔馬,好似萬馬廝殺正酣戰。

山,傲立蒼穹如長劍,刺破青天劍鋒沒傷殘。天像快要塌下來,全靠著山的支撐,天才得以鋪展於宇宙間。

四、《七律·長征》

《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毛澤東詩詞集》。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政府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實力,也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這首七律是作於紅軍戰士越過岷山後,長征即將勝利結束前不久的途中。作為紅軍的領導人,毛澤東在經受了無數次考驗後,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1、全文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2、譯文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5、《清平樂·六盤山》

《清平樂·六盤山》是現代思想家、革命家、詩人毛澤東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從眺望遠景起筆,寫了登上六盤山所見到的北國清秋的景色,回顧了長征的勝利,表達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堅強意志。

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路線後,率紅一方面軍繼續向陝北根據地挺進。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入甘肅南部。

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了六盤山。此詞即是作者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

1、全文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2、譯文

長空高闊白雲清朗, 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 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念奴嬌·昆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毛澤東詩詞

⑷ 七律長征的全文和注釋

全文:

七律·長征

近現代: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注釋:難:艱難險阻。等閑:不怕困難,不可阻止。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橫亘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逶迤: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

細浪:作者自釋:「把山比作『細浪』、『泥丸』,是『等閑』之意。」烏蒙:山名。烏蒙山,在貴州西部與雲南東北部的交界處,北臨金沙江,山勢陡峭。1935年4月,紅軍長征經過此地。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說險峻的烏蒙山在紅軍戰士的腳下,就像是一個小泥球一樣。

三軍:作者自註:「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盡開顏:紅軍的長徵到達目的地了,他們取得了勝利,所以個個都笑逐顏開。

譯文: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

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4)長征現代詩歌擴展閱讀

這首七律是作於紅軍戰士越過岷山後,長征即將勝利結束前不久的途中。作為紅軍的領導人,毛澤東在經受了無數次考驗後,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從首聯開始,全詩就展開了兩條思維線,構造了兩個時空域,一個是客觀的、現實的:「遠征難」,有「萬水千山」之多之險;一個是主觀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閑」。這樣就構成了強烈的對比反襯,熔鑄了全詩浩大的物理空間和壯闊的心理空間,奠定了全詩雄渾博大的基調。

這首詩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斗歷程,熱情洋溢地贊揚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毛澤東詩詞中與水有關的詩句達60多處,或寫景、或敘事、或明志、或喻理。他獨立於橘子洲頭,沉醉於「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清純與活力。他盛贊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被「大河上下、頓時滔滔」的靜穆與凝重深深震撼。

毛澤東總是超乎於山水之外,借山水來呈現他豐富的人生感悟與哲理思想,來寄託對祖國壯美山河的深情眷戀,來抒發自己跋山涉水的壯懷雅趣,來表達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的崇高理想,來展現不懼艱險攻堅克難的雄心壯志和戰斗豪情。

毛澤東成功地運用舊體詩詞形成,藝術地記錄了時代風雲變化,反映了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進程,謳歌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精神。毛澤東的「形象思維」、「舊詩可以寫一些」、舊體詩詞「一萬年也打不倒」等詩學觀,對新詩和舊體詩詞、尤其是給走上復興之路的當代中華詩詞創作,以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