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詩句歌詞 » 賦端午古詩app

賦端午古詩app

發布時間: 2023-09-07 23:11:08

1. 賦端午古詩的意思

《賦端午》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節逢端午粽香滋,
檐下楣前艾一枝。
競渡龍舟旗獵獵,
閑觀童叟岸依依。
詩詞解讀:
到了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包上了香噴噴的粽子;你看,每家每戶的屋檐下的門框上都插上了艾草呢;(艾草:草本植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葯;點著後能驅蚊蠅也叫艾蒿。)看龍舟比賽的龍舟船劃得多麼快啊,因此,好像都能聽見船上插著的旗子都「嘩啦啦」的響呢;在岸邊觀看的老人們和小朋友們多麼 投入啊,似乎都捨不得回家了。 相關知識:話說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甚多。老百姓對黃巢有很多誤解,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急忙忙地逃難。這一年五月,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有一天,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見一批批老弱婦孺湧出城外,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隻手卻抱著一個年紀較大的男孩。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道:「大嫂,你急急忙忙要到哪裡去?」那婦人回答:「聽說黃巢的軍隊就要攻進鄧州了。城裡的男人都被征調去守城,我們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黃巢又指著小孩問她:「你為什麼手牽小的,卻懷抱大的呢?」那婦人就說:「懷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裡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萬一情況危急時,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為大伯家留下這根獨苗。」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大嫂,好,你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裡,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端陽節,黃巢的軍隊果然攻下了鄧州城,只見城裡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著菖蒲、艾草。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地領兵離去,因而全城得以倖免於難。為了紀念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節,人們就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而且從河南一直傳到各地,幾乎傳遍整個中國。

2. 賦端午古詩翻譯。 節逢端午粽香滋

賦端午

節逢端午粽香滋,

檐下楣前艾一枝,

競渡龍舟旗獵獵,

閑觀童叟岸依依。

譯文: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上了香噴噴的粽子,每家每戶的屋檐下的門框上都插上了艾草呢,看龍舟比賽的龍舟船劃得多麼快啊,好像能聽見船上插著的旗子都「嘩啦啦」的響呢,在岸邊觀看的老人和小朋友們多麼的投入啊,都捨不得回家了。


(2)賦端午古詩app擴展閱讀:

端午的民間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

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

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

夏季是陰陽二氣相爭的時節,陽動於上、陰迫於下,午月純陽正氣,為陰邪所懼。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葯一年裡葯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採的草葯祛病防疫最為靈驗、有效。

由於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匯聚最利辟陰邪以及這天的草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辟陰邪與祛病防疫內容,如掛艾草、午時水、浸龍舟水、拴五色絲線辟邪以及洗草葯水、薰蒼術祛病防疫等等習俗。

3. 賦端午拼音

fù ān wǔ
賦端午
關於端午節的詩詞
篇一:端午日賜衣
作者: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篇二:端午
作者: 江南靖士
浴蘭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

篇三: 端午日
作者: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篇四:臨江仙
作者: 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篇五:屈原塔
作者: 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篇六: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作者: 蘇軾
銀塘朱檻麹塵波。圓綠卷新荷。
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
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

篇七:端午
作者: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篇八:澡蘭香·淮安重午
作者: 吳文英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
銀瓶露井,彩箑雲窗,往事少年依約。
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
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
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
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篇九:和端午
作者: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篇十:南歌子·杭州端午
作者: 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
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忝連昌歜,瓊彝倒玉舟。
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篇十一:浣溪沙·端午
作者: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篇十二:小重山·端午
作者: 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細纏五色臂絲長。
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
千年忠義氣,日星光。
離騷讀罷總堪傷。
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篇十三:漁家傲
作者: 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
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里黃鸝時一弄。猶瞢忪。
等閑驚破紗窗夢。

篇十四:競渡曲
作者: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旂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篇十五:賀新郎·端午
作者: 劉克庄
深院榴花吐。
畫簾開、綀衣紈扇,午風清暑。
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早已有遊人觀渡。
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致高如許。
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醑。
誰信騷魂千載後,波底垂涎角黍,又說是、蛟饞龍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