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詩句歌詞 » 佛字詩詞

佛字詩詞

發布時間: 2023-09-07 22:48:45

1. 與「佛」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宋·晁說之《閑居》

閑居豈無事,一動百艱難。水為齋僧惜,花因供佛殘。喜聞多死士,厭話小長安。香火同緣客,飢腸先永嘆。

2.宋·王義山《樂語》

移向慈元供壽佛。壓倒群花,端的成清絕。青萼玉包全未拆。薰風微處留香雪。未拆香包香已冽。瀋水龍涎,不用金爐爇。花露輕輕和玉屑。金仙付與長生訣。

3.宋·何耕《春日》

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折花修佛供,持缽乞僧餘。竟日無車騎,依時認鼓魚。九衢塵一尺,吾自有華胥。

4.宋·蘇軾《南歌子·衛霍元勛後》

衛霍元勛後,韋平外族賢。吹笙只合在緱山。閑駕彩巒歸去、趁新年。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他時一醉畫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5.宋·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 與佛相關的詩句有哪些

與佛相關的詩句有:

1、春雲深宿虛壇,磬初殘,步繞松陰雙引出朱闌。——朱孝臧《烏夜啼·同瞻園登戒壇千佛閣》

2、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魏學洢《核舟記》

3、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魏學洢《核舟記》

4、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蘇軾《屈原塔》

6、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惠能《菩提偈》

7、蘇晉長齋綉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杜甫《飲中八仙歌》

8、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宋濂《王冕好學》

9、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宋濂《王冕好學》

10、存彷佛而不見兮,心踴躍其若湯。——屈原《九章》

11、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黃景仁《雜感》

12、作書抵佛譏君王,要觀南海窺衡湘,歷舜九嶷吊英、皇。——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13、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韓愈《山石》

14、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15、周道衰,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梁、隋之間。——韓愈《原道》

3. 有關佛的詩句有哪些

禪客來問念佛理,我說此問從何起.
念佛是我我是誰,佛我究竟何為體.
水中月影鏡中面,水月鏡面從何現.
何者是假何者真,請君問取鏡中人.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鸚鵡花前弄,琵琶月下彈.
長歌三月響,短舞萬人看.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桃花欲經夏,風月催不待.訪覓漢時人,能無一個在.
朝朝花遷落,歲歲人移改.今日揚塵處,昔時為大海.
有人把椿樹,喚作白栴檀.學道多沙數,幾個得泥丸.
棄金卻擔草,謾他亦自謾.似聚砂一處,成團也大難.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世間何事最堪嗟,盡是三途造罪楂.不學白雲岩下客,一條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葉,春來從你樹開花.三界橫眠無一事,明月清風是我家.
身如菩提樹,
心似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菩提本非樹,
明鏡變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佛語有雲:寧靜而致遠
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來想如來,非如來如是如來.
十大經典佛語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
(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一旦失口,往往一絲脆
弱的牽伴都會斷掉,縱然痛惜也)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
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
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4. 和佛有關的古詩

一、關於佛的古詩《菩提偈》:

1、其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2、其二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3、其三

菩提本無(非)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4、其四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二、詩文釋義:

1、其一

本來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 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麼塵埃?

2、其二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凈,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3、其三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 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哪裡染上塵埃?

4、其四

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4)佛字詩詞擴展閱讀

《菩提偈》是六祖慧能作的偈,見載於《壇經》,因為是以菩提為題所以稱為菩提偈。共有四首。《菩提偈》是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由唐代和尚慧能所作,屬於五言絕句。其中前兩首偈是針對神秀的《無相偈》所作的,旨在說明「明鏡」的清凈。

創作背景編輯

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