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古詩
1. 關於「廉政文化」的古詩詞有哪些
1、《廉政歌》
當官至要不貪鐵,勤政心明私慾蠲。
古來多少錚錚士,先憂後樂斷俗回緣。
情系蒼生披肝膽,黎元答感激呼青天。
即今華夏騰飛日,中樞決意毓時賢。
黨員幹部講先進,「三個代表」記心田。
興利除弊人為本,科學發展思如淵。
揚清激濁開新局,和諧社會萬象妍。
2、《民心是鏡》
是貪是清?民意是秤。
是丑是美?口碑鑒證。
功過是非,天地分明。
善惡終報,民心是鏡關於廉政的詩歌。
3、《周恩來總理仙去三十周年祭》
仙去周公已卅年,至今傳頌濟時賢。
無私無畏胸懷廣,建黨建軍心志堅。
逆境猶降攔路虎,征途長奏化龍弦。
陰陽燮理功照日,大略宏圖穩著鞭。
2. 關於廉政的古詩大全
1、《石灰吟》明代:於謙
原文: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采出來的石頭,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的節操留在人世間。
2、《書端州郡齋壁》宋代:包拯
原文: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譯文:清正廉潔、正直為做人的根本,秀麗的木材最終會成為房屋,精鋼不會造成鉤。
3、《詠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隱
原文: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譯文: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
4、《招魂》先秦:屈原
原文: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譯文:我年幼時秉賦清廉的德行,獻身於道義而不稍微減輕。具有如此盛大的美德,被世俗牽累橫加穢名。君王不考察這盛大的美德,長期受難而愁苦不盡。上帝告訴巫陽說:「有人在下界,我想要幫助他。
5、《七諫》兩漢:東方朔
原文:
世俗更而變化兮,伯夷餓於首陽。
獨廉潔而不容兮,叔齊久而逾明。
浮雲陳而蔽晦兮,使日月乎無光。
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
譯文:世俗之人改清潔為貪邪,伯夷寧願守節餓死首陽。獨行廉潔啊雖不容於世,日後叔齊終得美名揚。層層烏雲遮得天昏地暗,使得日月失去燦爛光芒。忠臣堅貞欲進諫,佞人在旁讒言誹謗。
3. 關於廉政的古詩詞
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閻閭話短長。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於謙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墨梅>>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包拯
三年為刺使,飲水復食葉。
惟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
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唐.白居易
撿點行囊一擔輕,
京華望去幾多程。
停鞭靜憶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明.況鍾
一官來此幾經春,
不愧蒼天不負民。
神道有靈應識我,
去時還似到時貧。
——明.胡守安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晉.吳隱之
罷郡輕舟回江南,
不帶關中一點棉。
回看群黎終有愧,
長亭一別心黯然。
——清.蔡信芳
贊同
勤廉者平安一世,貪婪者自毀一生.
根深,狂風拔不起;心正,邪惡攻不破.
學蘇瓊,置瓜樑上,譽聲傳萬代;
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用人要公正,做人要身正,作風要清正,為官要廉政.
貪如水,不遏則自溺;欲如火,不禁則自焚.
風正一帆順,清廉得民心.
為人自私私盡名衰,做官貪財財多身亡.
樹廉潔之心,行廉潔之事,做廉潔之人.
廉潔如水,來不得半點污染;
奉公如蠶,吐不完一身正氣.
處逆境時要明志,立順境中要拒腐.
愛國奉獻明禮守信,清正廉潔勤政為民.
崇勤尚儉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潔治國順天下.
廉而正,生命如壘石積山讓後人景仰;
貪亦邪,行為似螻蟻蛀堤為世人唾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