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詩詞
㈠ 關於殘荷古詩詞有哪些
1.虞美人·扁舟三日抄秋塘路襲 宋代:陳與義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長恨拿舟晚。空見殘荷滿。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2.蝶戀花_閨怨夜月樓 元代:曾瑞
似這般,我怎謾,招處女鄰姬相玩。雲堆髻盤,釵橫鳳冠,這憔悴除他來緩。我怎觀,樵爨。殘荷颭荒涼池畔,衰柳拂斜陽樓觀。秋草比人情一般,妝點就閑愁一段。
3.集賢賓_宮詞悶登樓 元代:曾瑞
悶登樓倚闌干看暮景,天闊水雲平。浸池面樓台倒影,書去箋雁字斜橫。衰柳拂月戶雲窗,殘荷臨水閣涼亭。景凄涼助人愁越逞,下妝樓步月空庭。鳥驚環佩響,鶴吹鐸鈴鳴。
4.折桂今 元代:張可久
寫新詩紅葉胭脂,數字歸鴻,一扇涼颸。遠水空奩,殘荷老翠,倦柳荒絲。瘦嘴鼻羞看鏡子,病腰肢寬褪裙兒。間別多時,不似今年,又害相思。
5.蝶戀花 宋代:趙師俠
剪剪西風催碧樹。亂菊殘荷,節物驚秋暮。綠葉紅苞迎曉露。錦屏綉幄圍芳圃。
塵世鸞驂那肯駐。尚憶層城,仙苑飛瓊侶。能共牡丹爭幾許。惜花對景聊為主。
㈡ 斷橋殘雪詩詞
木蘭花慢 斷橋殘雪
朝代:宋作者:周密體裁:詞
覓梅花信息,擁吟袖、暮鞭寒。自放鶴人歸,月香水影,詩冷孤山。等閑。冸寒睍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間。瓦隴竹根更好,柳邊小駐游鞍。琅玕。半倚雲灣。孤棹晚、載詩還。是醉魂醒處,畫橋第二,奩月初三。東闌。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濕錦鵷斑。還見晴波漲綠,謝池夢草相關。
斷橋殘雪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為西湖冬季的一處獨特景觀。斷橋位於浙江杭州西湖白堤東端由於斷橋背城面山,正處於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上,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最佳處所。每當瑞雪初晴,如站在寶石山上眺望,橋的陽面已冰消雪化,所以向陽面望去,「雪殘橋斷」,而橋的陰面卻還是白雪皚皚,故從陰面望去,「斷橋不斷」。
斷橋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橋,是西湖三大情人橋之一。它的名字與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纏綿悲愴的愛情故事聯系在一起。白娘子與許仙相識在此,同舟歸城,借傘定情;後又在此邂逅,言歸於好。越劇《白蛇傳》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還依舊……看到斷橋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歷來催人淚下,給每個游覽斷橋的遊客以無盡追思。
據明代《西湖游覽志》所說,斷橋是由於孤山來的白堤到此而斷才得名的。宋代叫寶佑橋。元代因橋畔住著一對以釀酒為生的段姓夫婦,故又稱為段家橋。
最早記載「斷橋殘雪」的是唐朝的張祜,他的詩中的一句「斷橋荒蘚澀」,從中可知斷橋是一座苔蘚斑駁的古老石橋。大雪初霽,原來苔蘚斑駁的古石橋上,雪已殘而未消,難免有些殘山剩水之感,於是就擬出了「斷橋殘雪」這一西湖難得的景觀。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每當雪後初晴,來至斷橋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嶺一帶樓台上下,如鋪瓊砌玉,晶瑩朗澈,有一種冷艷之美。
明代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斷橋春望》稱:「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今日斷橋,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8.8米,寬8.6米,單孔凈跨6.1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說法一:
西湖大雪初霽,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銀鏈橫陳。日出映照,斷橋向陽橋面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所以稱為「斷橋殘雪」。
說法二:
因為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斷,故稱斷橋。而冬日雪霽,佇立斷橋舉目四望,殘雪似銀,凍湖如墨,黑白分隔,格外動人心魄。故而,稱其為「斷橋殘雪」。
說法三:
明末的張岱卻別立一說,他在《西湖夢尋》是寫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樹皆合抱,行其下者,枝葉扶蘇,漏下月光,碎如殘雪。意向言「斷橋殘雪」,或言月影也。
ke..com/view/42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