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節令
《九月九來日憶山東兄弟源》是描寫我國傳統節令及習俗的古詩,這個傳統節令是( 重陽 ),習俗是(登高);《元日》是描寫了我國傳統節令及習俗的古詩,這個傳統節令是(春節),習俗是(燃放爆竹,喝屠蘇酒,貼春聯和門神)……
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② 關於節氣的古詩
1、《大雪》 陸游
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
巧穿簾罅如相覓,重壓林梢欲不勝。
氈幄擲盧忘夜睡,金羈立馬怯晨興。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黃河徹底冰。
【譯文】:
未曾見過江南的大雪紛飛,今年才遇到了嚴寒冰凍。雪花輕巧穿過垂簾縫邊如相互追逐,樹林梢頂彷彿已不敵重重的雪壓。帳房裡連夜賭博無心睡眠,雪地中晨早奔馬放盪不羈。自嘲這一生功名遲遲獲取,卻懷有冰封黃河的雄才大志。
2、《觀家田》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譯文】:
春雨過後,所有的花卉都煥然一新,一聲春雷,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都被驚醒了。農民沒過幾天悠閑的日子,春耕就開始了,自驚蟄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於農活了。
健壯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幹活了,留在家裡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門口的菜園子收拾收拾,准備種菜了。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經很晚了,還得把牛牽到村子西邊的溪溝里讓它飲水。
這樣又累又餓,他們自己卻不覺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潤過的禾苗心裡就覺得很是歡喜。可是即使他們整日這樣忙碌,家裡也沒有隔夜的糧食,而勞役卻是沒完沒了。看著這些,我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奉祿卻是來自鄉里,心中深感慚愧。
3、《寒食上冢》 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譯文】:
小路可真是細長!高橋不用倚扶嗎?遠處山上的楓葉朦朧色淡,麥田邊的小屋顯得很孤獨。野草一夜間又隨風生長出來,剛過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後梨花會生長,到這個季節我很思念你。
4、《立秋》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譯文】:
小烏鴉的鳴叫著四散而去,天空如玉屏般明凈空寂,秋風習習,頓覺枕邊清新涼爽,就像有人在床邊用絹扇在扇一樣。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5、《玉階怨》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譯文】:
玉砌的台階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佇立露水侵濕了羅襪。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簾子,獨自隔簾仰望玲瓏的秋月。
③ 古詩中的傳統節日以及習俗
1。《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內家.-----中秋節
2。《容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
3。《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穠李,行歌徑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
4。《除日》:臘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書。柳覺東風至,花疑小雪餘。忽逢雙鯉贈,言是上冰魚。 -----除夕節
5。《九日齊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重陽節
6。《競渡時在湖外偶為成章》:雷奔電逝三千兒,彩舟畫楫射初暉。喧江雷鼓鱗甲動,三十六龍銜浪飛。靈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綠草斜煙日暮時,笛聲幽遠愁江鬼。---端午節
④ 關於節氣的古詩
1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3重九後風雨不止遂作小寒
宋代·陸游
病軀剩喜即新秋,殘暑無端抵死留。
風雨掃除雖一快,凋年搖落已堪愁。
4 大寒出江陵西門
宋代·陸游
平明羸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
醉面沖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
紛紛狐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
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消魂。
5 立春偶成
宋代·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6春分日
唐代·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