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墨梅圖片
1. 王冕寫的墨梅是一首什麼詩人借物為喻
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就是顏色艷麗的梅花。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出自:《墨梅》是元代詩人王冕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原文:
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譯文:
洗硯池邊生長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後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艷的顏色。
它並不需要別人去誇許它的顏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充滿在天地之間。
(1)古詩墨梅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元順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年—1350年)期間。王冕在長途漫遊以後回到了紹興,在會稽九里山有一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
此詩就作於此。此時正值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前夕,作者面對現實生活中無法解決的矛盾,借梅自喻,感慨之下作此詩。
賞析:
這是一首語言質朴,不同一般的題畫詩。梅花本是彩色的,她不會因為墨池水的澆灌而變成黑色。顯然,這墨梅不是現實中所有,而是出自於詩人的畫筆之下。
同時,這也不是對梅花外表之美的描摹,而是詩人對梅花品格的贊美。試想,那傲霜鬥雪的梅花,即便沒有那嬌艷顏色,她那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凌寒獨開的高潔品格不照樣值得我們去歌唱。
作者介紹:
王冕自幼好學,白天放牛。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
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從此以後就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
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凶惡,令人害怕。
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生,王冕於是學成了博學多能的儒生。但屢應試不第,遂將舉業文章付之一炬。
王冕行事異於常人,時戴高帽,身披綠蓑衣,足穿木齒屐,手提木製劍,引吭高歌,往返於市中。或騎黃牛,持《漢書》誦讀,人以狂生視之。
著作郎李孝光欲薦作府吏,冕宣稱:「我有田可耕,有書可讀,奈何朝夕抱案立於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東吳,入淮楚,歷覽名山大川。
游大都,老友秘書卿泰不華欲薦以官職,力辭不就,南回故鄉。隱居會稽九里山,種梅千枝,築茅廬三間,題為「梅花屋」。
自號梅花屋主,以賣畫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軒」,放於鑒湖之阿,聽其所止。又廣栽梅竹,彈琴賦詩,飲酒長嘯。
2. 王冕的《墨梅》一詩共有幾個正確的版本,請清楚地列出來。
一共兩個版本。
題畫原版本: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
版本二: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全詩釋義:
一棵虯枝盤結的臘梅,正威端地生長在我家洗硯池旁。每朵梅花上都有淡淡的墨痕,每朵梅瓣都透出幽幽淡淡的花香。不希望別人誇它的顏色艷麗美妙,只願它能散發清香的氣味在這天地之間。
賞析:
題畫原版本詩中用「只流清氣滿乾坤」而不用「只留清氣滿乾坤」,「流」與「留」並非假借字,意思不同,不可通假。留,存也:流,溢也。雲「流清氣」以「滿乾坤」,一「流」字,意境勝於「留」字。
題畫原版本詩中用「個個花開」而不用「朵朵花開」,用「不要人誇好顏色」不用「不要人誇顏色好」,按筆者理解,這似乎更能體現王冕的孤傲狂放的人生態度。
(2)古詩墨梅圖片擴展閱讀:
詩文具體注釋
(1) 墨梅:水墨畫的梅花。
(2)洗硯池: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相傳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臨池學書,頻洗筆硯,池水竟為之黧黑。浙江會稽山下與江西臨川均有洗硯池遺跡,傳說均曾為王羲之洗硯處。作者是著名畫家,以淡墨清雅寫梅,因與王羲之同姓,故稱「我家」,並暗喻其功底。
(3)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跡,指花的顏色。
(4)清氣:清香的氣味。(一語雙關:特指清高的氣節。
(5)乾(qián)坤(kūn):指天地人間。
3. 墨梅 古詩和意思
《墨梅》是元代詩人王冕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原文如下: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白話文意思是: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誇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3)古詩墨梅圖片擴展閱讀
這是一首題畫詩,是作者王冕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畫作為《墨梅圖》,紙本,墨筆,縱31.9cm,橫50.9cm。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開頭兩句「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的。「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
三、四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亮節。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並不嬌艷,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不求功勛的品格。
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一方面,墨梅的豐姿與詩人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方面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彷彿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盛贊梅花的高風亮節,詩人也借物抒懷,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