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楊貴妃荔枝的詩句
① 描寫「楊貴妃吃荔枝」的那句詩是什麼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復人知是荔制枝來。
② 唐明皇為博楊貴妃一笑,千里送荔枝的詩句是什麼
詩句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原文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二、釋義
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綉,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
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三、出處
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2)描寫楊貴妃荔枝的詩句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這三首詩是杜牧經過驪山華清宮時有感而作。華清宮是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宮,唐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那裡尋歡作樂。
二、賞析
此詩通過送荔枝這一典型事件,鞭撻了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有著以微見著的藝術效果,精妙絕倫,膾炙人口。
起句描寫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長安「回望」的角度來寫,猶如電影攝影師,在觀眾面前先展現一個廣闊深遠的驪山全景: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其間,宛如團團錦綉。「綉成堆」,既指驪山兩旁的東綉嶺、西綉嶺,又是形容驪山的美不勝收,語意雙關。
接著,場景向前推進,展現出山頂上那座雄偉壯觀的行宮。平日緊閉的宮門忽然一道接著一道緩緩地打開了。接下來,又是兩個特寫鏡頭:宮外,一名專使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後揚起一團團紅塵;宮內,妃子嫣然而笑了。
幾個鏡頭貌似互不相關,卻都包蘊著詩人精心安排的懸念:「千門」因何而開?「一騎」為何而來?「妃子」又因何而笑?詩人故意不忙說出,直至緊張而神秘的氣氛憋得讀者非想知道不可時,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兩字,透出事情的原委。
③ 關於楊貴妃吃荔枝的古詩
1、《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唐代杜甫。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白話文: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綉,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白話文: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2、《惠州一絕》,北宋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白話文: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楊梅天天都有新鮮的。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白話文: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3、《成都曲》,唐代張籍。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白話文:錦江西面煙波浩瀚水碧綠,雨後山坡上荔枝已經成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
白話文:城南萬里橋邊有許多酒家,來游的人喜歡向誰家投宿?
4、《種荔枝》,唐代白居易。
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何痴。
白話文:一顆顆紅紅的像珍珠一般的荔枝非常可愛,白鬍子的太守也太為此痴心了。
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
白話文:十年荔枝結果時候,也不知道是誰在這兒任職太守。但是他還是願意在園中種下一顆顆荔枝樹。
5、《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宋朝李師中。
子規啼破城樓月,畫船曉載笙歌發。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
白話文:在夢中被子規鳥的啼叫喚醒,抬頭向窗外望去,城樓上掛著一彎殘月,彷彿被子規鳥啼破了似的。我乘著華麗的船就要出發,江水清澈;蒙蒙的細雨,籠罩萬家。
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濕。從此信音稀,嶺南無雁飛。
白話文:在別離之時,佳人與我相對而泣,熱淚滾滾,打濕了錦衣。此去一別,天各一方,不知何日重逢。嶺南偏遠,鴻雁難以飛到,想必書信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