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古詩
㈠ 論詩 古詩原文
你這實在太大了,論詩寫的人很多,你是初中生么,如果是,想必問的是趙翼的吧。
趙翼的《論詩》對嗎
見下: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他還寫了其他四首,一並發給你,見下: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隻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詩解窮人我未空,想因詩尚不曾工。
熊魚自笑貪心甚,既要工詩又怕窮。
如果是元好問的就不發了,他寫了30首,你給多少分給你打字啊
㈡ 論詩①清趙翼 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李杜②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③數百年。
②李杜:李白和杜甫的合稱。
③風騷:《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對後世文學影響很大,所以常以「風騷」並舉,後來泛指文學。
【解釋】李白杜甫的詩篇代代誦讀流傳,時至今日已經不再感到兩鮮。每個時代都會有傑出的人才相繼出現,各自以其獨特的風格影響文壇幾百年。
【解析】這首詩語言直白,表達方式以議論為主,強調詩歌創作應具有時代特色,體現了作者追求創新的精神。
詩的前兩句,承認李白和杜甫等前輩在詩歌創作的巨大成就,但又明確指出,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去的詩歌已經有其時代局限性,詩歌創作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有所發展。後兩句強調每個時代都有才華橫溢的人才出現,他們都能在自己的時代主導著文學的發展。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創新詩歌的殷切期望,語近而旨遠,耐人尋味。
㈢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這首詩最早出自哪裡。有什麼意思呀。
出自《論詩》,此為清代學者趙翼的組詩名,這組詩為七言絕句,借議論表達了對詩歌創作的一些觀點。這句話的意思是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如今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
《論詩》是詩人為批駁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詩必稱古」「厚古薄今」的觀點而創作的。其中可以看出唐人杜甫《戲為六絕句》以及金人元好問《論詩絕句》的影響!
全詩(節選)如下: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如下: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如今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
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華的詩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名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3)論詩古詩擴展閱讀:
詩的前兩句以李白、杜甫的詩為例來說理:「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李白、杜甫的詩歌萬古流傳,無人能與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偉大的詩篇,至今也覺得不新鮮了。
可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國家代代都有有才的人出現,他們各自的影響也不過幾百年而已。作者認為詩歌應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詩人在創作上應求變創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後面亦步亦趨。
第一、二句詩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他們的詩篇也有歷史局限性。第三、四句詩人呼喚創新意識,希望詩歌寫作要有時代精神和個性特點,大膽創新,反對沿襲守舊。世人常常用這句詩來贊美人才輩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換舊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滾滾長江,無法阻攔。
㈣ 論詩 拼音
「lún shī」
《論來詩》
拼音:lú自n shī
作者:趙翼 體裁:七絕朝代:清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