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秋葉
1. 中秋夜七律古詩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2. 唐詩中秋夜的詩句
1.李白: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2.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3. 中秋夜的古詩
中秋夜
作者:李嶠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注釋
1.圓魄:指中秋圓月。
2.安知:哪裡知道。
譯文
天上升起一輪明月,都說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月色。哪裡知道遠在千里之外,就沒有急風暴雨呢?
賞析
這首詩借詠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萬物不可能完全一樣,存在著千差萬別。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意思是此時此地「圓魄」(明月)當空,又怎見得此時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呢?千里指很遠的意思,風雨可借指人生的無常和艱辛。你怎麼會知道外邊千里之外的世界,沒有風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見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變化萬千,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是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而不斷深化、發展的,一種認識的正確與否,並不取決於持這種認識的人數的多寡,即便對人人「皆言」為是的,也要敢於懷疑,不斷深入地探索。其二,認識問題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對局部、片面的現象描述替代對整體或本質的探求。見到此時此地皓月當空而想像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2]這首五言絕句,寫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風雨,意在風雨,而非賞月。李嶠其人曾三度任職宰相,對政壇的風雲變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輪明月照射大地,眾人都說今夜各處的月光都一樣明亮;可是誰能曉得千里之外,無雨驟風狂?這首詩以詠月為題,揭示了一個真理:世上的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不可能全都一樣。正如中秋夜,此處皓月當空,他處卻風雨交加。
4. 古詩中秋夜帶拼音
zhōng qiū yè
中秋夜
táng lǐ qiáo
唐 李嶠
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回
ān zhī qiān lǐ wài , bù yǒ答u yǔ jiān fēng 。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5. 唐詩中秋夜的意思是什麼
中秋夜 唐 李嶠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注釋:
1.圓魄:指中秋圓月。
2.安知:哪裡知道。
譯意:
天上升起一輪明月,都說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月色。哪裡知道遠在千里之外,就沒有急風暴雨呢?
賞析:
這首詩借詠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萬物不可能完全一樣,存在著千差萬別。
這首五言絕句,寫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風雨,意在風雨,而非賞月。李嶠其人曾三度任職宰相,對政壇的風雲變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輪明月照射大地,眾人都說今夜各處的月光都一樣明亮;可是誰能曉得千里之外,無雨驟風狂?這首詩以詠月為題,揭示了一個真理:世上的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不可能全都一樣。正如中秋夜,此處皓月當空,他處卻風雨交加。
6. 唐詩中秋夜的意思是什麼如題.就是五言絕句.李嶠寫的
《中秋夜》是初唐詩人李嶠所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出自《全唐詩》。這首詩雖短小,卻寓意深刻。
這首詩借詠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萬物不可能完全一樣,存在著千差萬別。中秋月圓人未圓,舉杯望月把親牽。獨自守著中秋夜,借酒消愁了心願。只為幸福的明天,漂泊異鄉又一年。中秋月圓之夜本是親人團聚的時候,因漂泊在外卻不能團圓。這首詞很明顯,反映了作者對家鄉思戀和對親人牽掛。 中秋月圓之夜,把酒對月訴說相思苦。這首詩以詠月為題,揭示了一個真理:世上的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不可能全都一樣。正如中秋夜,此處皓月當空,他處卻風雨交加。
全詩內容:「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意思是此時此地「圓魄」(明月)當空,又怎見得此時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呢?千里指很遠的意思,風雨可借指人生的無常和艱辛。你怎麼會知道外邊千里之外的世界,沒有風雨呢?
這首五言絕句,寫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風雨,意在風雨,而非賞月。李嶠其人曾三度任職宰相,對政壇的風雲變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輪明月照射大地,眾人都說今夜各處的月光都一樣明亮;可是誰能曉得千里之外,無雨驟風狂?這首詩以詠月為題,揭示了一個真理:世上的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不可能全都一樣。正如中秋夜,此處皓月當空,他處卻風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