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杭州故事童謠

杭州故事童謠

發布時間: 2024-12-21 20:48:10

A. 1首民間童謠

中國六大民間故事
1白蛇傳(杭州)
2麗友橋(合肥)
3牛郎織女(產地不明)
4
梁山伯與祝英台(產地不明)
5
寶蓮燈(陝西.西安)
6孟姜女(產地不明)

B. 贊美杭州的童謠(急用)

流傳在民間的杭州童謠,最多的就是生活童謠,它的表現方式也是最豐富的。讀中文專業的孫麗青,在大二的時候曾寫過一篇關於「杭州童謠」的論文,收集了不少杭州以及周邊地區的童謠,其中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民間各種版本的生活謠。

「赤膊佬,背稻草,一背北到南星橋,南星橋絆了跤,撿了一塊金元寶,金元寶接個辦,教給奶奶賣鈔票。」

「杭州童謠有個特點就是特別舒緩,慢吞吞的,而且很多有著明顯的地域特色,把一些地名融入到童謠內,既親切,又流傳得更廣。」孫麗青說道。

「一隻雞,二會飛,三個銅板買來滴,四川帶來滴,五顏六色滴,七高八低滴,酒里浸過滴,實在沒有滴!」

「一人一馬一桿槍,二人馬上磨刀槍,三氣周瑜蘆花盪,四郎探母回家鄉,武松打虎井陽岡,六文龍雙槍是虎將,七仙女下凡嫁中郎,八仙過海李成良,九九歸一唐三藏,十面埋伏楚霸王。」

「像這種童謠在杭州是最經典的。」它從一讀到十,非常有樂趣,而且還有一些歷史故事在裡面,小兒吟誦的時候,有種對知識的渴望在裡面。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請我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塊;鹽蘸蘸,少吃塊;醬油蘸蘸沒吃頭。」

孫麗青認為這種催眠式的童謠起源於蕭山,這類童謠以單緩之音作歌詞,反復輕念,聽者身體放鬆,自然入睡。

「杭州城兒,拉拉黃包車兒,拉倒齊呀兒,問問鈔票多少兒。」

「我家住在三層樓,媽媽叫我去打油,打破了瓶子打破了頭,人家叫我瘌痢頭。」

童謠很多時候來源於普通人的生活,體現的大多是一種生活場景。

「哭作貓,它牙貓。兩只黃狗來抬轎,抬了高,吃塊糕,抬了低,吃泡西。」

「哭哭笑笑,雞公上吊,黃狗戴刀鞘。」

「像這種大夥肯定聽過吧。」這種童謠往往用來將原本啼哭不止的小孩逗笑,同時配以一定誇張的動作,能使小孩破啼為笑。

「問:小官人,你到哪裡去?

答:我到外婆拉里去!

問:捺外婆啦來hang里去?

答:來hang天高頭。

問:奈那個走得上去

答:金又銀叉叉上去?

問:捺那個走得落來

答:一片荷葉飛落來。」

這種問答式的童謠也很常見,常常是母親或其他長輩提問,小孩兒來回答,或者是平輩小孩兒互相提問回答,這需要雙方的配合。

「天上飛過三隻鳥,

掉下三根毛,

毛,毛家橋。

橋,橋里土,

土,土裡糖,

糖,糖貼餅,

餅,餅果老,

老,老壽星,

星,新娘子,

子,豬戒八,

八,把油柴,

柴,石寶塔,

塔,太經地,

地,地香瓜,

瓜,瓜子肉,

肉,肉出你個wu dong gu。

孫麗青當初在收集童謠時,對這種接龍式的童謠印象特別深刻:「它看上去特別長,但很多人記得很清楚,關鍵就是它有一定的連貫性在裡面。」此謠採用連鎖的調子,從第三句開始頂真,直至最後一句,有一種回環往復的音韻效果,其中又兼用諧音的手法:「星」與「新」諧音,「八」與「把」諧音等。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