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故事
㈠ 九型人格之六型的小故事
故事一:
小學一年級學生小林
(化名)
被老師要求端正坐姿,
雙手要擺在書桌上,
不能亂動。
但小林一會挪挪身體,一會蹲到桌底下,當這些都被老師禁止後,小林開始和旁邊的人
聊天,當然最終也被禁止了。最後,小林一聲不吭地盯著同桌同學的頭發,突然把嘴裡
含著的口香糖粘在同桌同學的頭發上。
於是小林被貼上「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等
類型的標簽,直到他遇到一位心理學專家後,標簽才得以卸下。
故事二:
有一對夫妻吵著要離婚,妻子抱怨丈夫沒有把她放在心裡,從來不花時間陪她,一
整天都到外面跑,
已厭倦這樣的生活。
在一位婚姻家庭治療師的幫助下,
兩人重修舊好。
故事中的心理學專家和婚姻家庭治療師也是一名九型人格的導師—蔡敏莉老師,
蔡
老師運用九型人格讓
故事一
中的老師重新認識了小林小朋友,也讓小朋友自己重樹信
心,重拾快樂;讓
故事二
中的妻子與丈夫互相了解、接納進而包容。
故事一中的小林是九型人格中的
7
號活躍型,
或者是開心型,
一切讓他開心的他都
做,一切不開心的覺得悶的事情他都不做,讓小林端正坐在課室里,對他來說實在是太
悶了,他只好一會動動身體,一會鑽到桌底下。當這些都被禁止後,他只好選擇「嘴巴
動」——說話,只要有人在,他可以說個不停。當嘴巴被閉上後,
7
號小朋友開始發揮
想像力,天馬行空,他喜歡做實驗,不管是拿自己做實驗還是拿別人來做實驗,於是他
想,「咦,這個同學的頭發很長喔,如果把口香糖放在頭發上,能不能粘住呢?」然後
他就開始了他的實驗,
最終被貼上了「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等標簽,
正如蔡老師
所說,其實這些只是
7
號孩子的特性而已,
7
號的人天性如此。我同時想到,目前很多
家長、老師等都在那樣的情況下,以為孩子出現了什麼異常的行為,於是貼上了很多類
型的標簽,如果家長、老師等都了解不同性格類型孩子的心理狀況以及行為特徵,或許
就不至於那麼多「誤判」,那麼親子關系會順暢很多。
故事二中,妻子的副型是「一對一」,丈夫的副型是「社交」,妻子喜歡沉浸在一
對一的親密關系中,
其關注點和精力會跟隨所有涉及親密關系的事務,
如跟特定的人維
持親密關系、性關系、個人魅力、親密感、結盟及融合等,表現在夫妻關繫上,這個特
定的人就是其丈夫。而丈夫卻是社交型的,是群居動物,他的存活有賴於社會體系和團
體的作用,喜歡在團體中建立友誼,注重同伴和友好關系等。這類型的人專注焦點和精
力會隨著所有牽涉到生活圈和團隊的事務,如在團隊中的角色與地位、社會接受度、歸
屬感、參與感和友誼等。那麼妻子喜歡跟「特定的人」一起,而丈夫則喜歡參與到團隊
當中,
當他們相互能理解到各自的性格特徵後,
那麼就多了一份尊重,
尊重自己的個性,
也尊重別人的不同;也多了一份理解,理解自己的不足,也理解別人的錯誤;同時多一
份寬容與接納。蔡老師相信九型人格中,講述的人的天性,天生的性格,而不是後天培
養的個性部分。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後,就可以有相應「雙贏」的措施,關系就變得更加
融洽。
㈡ 關於高尚人格的事例
1、一諾千金的故事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
2、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裡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學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准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裡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
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裡時,老師感動地稱贊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3、晏殊誠實守信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
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贊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復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
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官後,每日辦完公事,總是回到家裡閉門讀書。後來皇帝了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高興,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贊他能夠閉門苦讀。晏殊說:「我不是不想去宴飲游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於皇上的誇獎的。」
皇帝又稱贊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朴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4、蘇武
蘇武,西漢大臣,代郡太守蘇建之子。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權新單於即位,漢武帝為了表示友好,派遣蘇武率團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准備返回自己的國家時,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並被要求背叛漢朝,臣服匈奴。
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蘇武始終不從;於是單於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5、阮籍
阮籍崇尚道教,他本人以瀟灑和不拘禮節而出名。常常待在家裡讀書,數月不出,或者出遊,數月不歸。此外他嗜酒成性,往往大醉。為了避禍,阮籍做人非常小心,曹爽曾召他為參軍,但他報病不出。
後來曹爽被殺, 司馬懿召他為從事中郎,封關內侯。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續用他為從事中郎。後來司馬昭想讓阮籍的女兒作為司馬炎的王妃,阮籍為了避免這場婚事,醉酒十天,別人無法與他對話,最後司馬昭取消了這個打算。
司馬昭派鍾會問阮籍對世事的看法,來試探他,但阮籍總是大醉,無法發表任何看法。司馬昭想進封為晉王,但假意推脫,他的士僚就讓阮籍寫一篇《勸進表》,阮籍不從,又採取了喝酒大醉的手段來推脫,但最後還是被逼寫下《勸進表》。
寫完《勸進表》後,阮籍似乎已不再留戀人世,於是跑到嵇康的墳前大哭,大醉,歸家十餘日便逝。
㈢ 名人人格的故事
中國留美女學生曲小雪維護人格和祖國尊嚴的故事: 四年前,曲小雪留學美國,到露意絲太太家勤工儉學,在多次受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侮辱之後,她決定辭工。而老太太的兒子銀行家愛德華卻蠻橫地攔住了她,並聲稱,中國人比他最看不起的黑人都不如。事關中國人的尊嚴,曲小雪不卑不亢,針鋒相對:「請不要污辱我們中國人,我可以告訴你我身邊的一個例子。在我所在的大學里,我們班有50個讀碩士學位的,可47個都是我們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而遺憾的是,你的同胞只有3個,而且還是倒數三名,但我們沒有看不起他們。」愛德華母子惱羞成怒,竟對弱小的曲小雪進行人格侮辱和毒打,致使曲小雪臏軟骨永久性挫傷、脊椎骨錯位彎曲以及嚴重腦震盪。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愛德華母子竟惡人先告狀,告她無理取鬧。無奈之下,曲小雪被迫四處求告。在以後漫長的四年裡,她忍受著病痛的折磨,法庭內外的巨大壓力以及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最後,使這場官司由地方法庭一直打到最高巡迴法庭。法庭上,曲小雪以超群的智慧擊敗華盛頓三位大律師「庭外和解」的企圖。法官被迫宣判被告5250美元,並當場向原告賠禮道歉。曲小雪半接過支票,向全場抖了抖,義正詞嚴地說:「剛才被告不得不向我公開道歉之後,你們又非常及時地在法庭上公開給我遞上這張支票,你們這樣做,是想造成一種印象:這個中國姑娘之所以曠日持久地堅持要打這場官司,無非就是為了這張支票,讓人覺得錢是這場官司的目的,也只有錢能為這場官司畫上句號。可你們錯了!至少我這個中國人,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中國人都決不會在你們的美元面前低下自己高貴的頭!我打這場官司,是為了討回我做人的尊嚴!尊嚴!美元,在我的尊嚴面前一分不值。見鬼去吧!美元。」曲小雪把五千多美元的支票一點一點地撕碎,拋向法庭的上空。 在這里,曲小雪討回的不僅是個人的公道,還有一個擁有12億人口,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偉大民族的尊嚴!
㈣ 有關人格修養的小故事。一百字左右吧。
有關人格修養的小故事:
玄奘苦學佛法。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版經原文,玄奘權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