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名人勞動的故事

名人勞動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4-12-19 00:54:36

⑴ 名人小時候勞動的故事。 不要太長!!!

1、毛澤東教岸英掃廁所

1937年,毛澤東同志帶著兒子岸英在延安鳳凰山某地居住。當時岸英只有十四五歲。

在毛澤東住的院外有個小廁所。這里以前一直由警衛班的同志打掃,可是一連很多天廁所總是在戰士們去之前就被打掃干凈了。戰士們心中很是納悶兒。

一個大雪過後的清晨,戰士們很早就起來掃雪。當警衛班長准備去掃廁所附近的積雪時,發現廁所外的積雪早被打掃完了。「是誰打掃的呢?」大家估摸著,一時卻猜不出來。忽然,班長聽廁所里有人說話:「你到爐灶里掏些灰,用筐子挑來,往廁所里撒一撒。」多麼熟悉的聲音啊,班長立刻就聽出了這是毛澤東同志和小岸英的對話。

原來,毛澤東同志為了培養岸英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特意和岸英一起來打掃廁所。從這以後,警衛戰士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小男孩打掃廁所,很少間斷過。

2、克洛克的家境並不富裕,下課的時候在一家快餐店打工。起初老闆安排他專門擦桌子,他毫無干勁兒,當天就溜回了家。

克洛克向父親訴苦:「我的理想是做老闆,不是擦桌子。」父親沒有反駁他,而是叫他先把自家的餐桌擦乾凈。克洛克拿來毛巾,在桌子上隨意擦了一遍,然後看著父親,等他驗收。父親拿來一塊嶄新的白毛巾,在桌面上輕輕擦拭了一下,潔白的毛巾立即臟了,分外刺眼。

父親指著桌子說:「孩子,擦桌子是很簡單的活兒。可是你連桌子都擦不幹凈,還能做好什麼,憑什麼做老闆?」克洛克羞愧難當。 克洛克回到了快餐店,他謹記父親的教誨,每次擦桌子都要准備5條毛巾,依次擦s遍,而且每次都順著同一個方向擦,為的是不讓毛巾重復污染桌面。

最終,克洛克得到老闆賞識留了下來,並接管了那家快餐店,做了老闆。10年後,他創立了自己的餐飲公司——麥當勞。

3、高爾基童年勞動,1868年3月28日,瑪克西姆·高爾基生於下諾夫哥羅德(曾名高爾基城)的一個木工家庭,1871年,高爾基4歲時父親去世,隨母親寄居外祖父家。 1879年,高爾基11歲走向「人間」獨立謀生,曾當過學徒、搬運工、麵包工人等。

4、1961 年11 月,彭德懷回到了故鄉——湖南省湘潭縣烏石寨。他看著童年時代就十分熟悉的家鄉的山水草木,看著闊別多年的父老鄉親,感到格外親切。回想在戰爭年代,鄉親們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承受了極大的犧牲,終於盼來了全國的解放和革命的勝利。

彭德懷來到了響塘區南谷公社的陳蒲大隊調查。午飯的時間到了,彭德懷沒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鍋飯,而是撇開隨同人員,獨自一人來到離食堂不遠的賀老伯家裡。

剛跨進屋,迎面撲來陣陣煙霧,只見賀老伯正蹲在灶下燒火做飯。彭德懷關切地湊上去問:「老伯,為什麼不到食堂去吃飯?」

5、毛澤東的「責任田」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頑固派在陝甘寧邊區周圍修築了五道封鎖線,隔斷了邊區和外界的交通,使邊區的經濟發生了很大的困難。為了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經濟封鎖,黨中央發出了「自力更生」的號召,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陝甘寧邊區開展起來了。

這天,警衛班的戰士們正在楊家嶺毛澤東住的窯洞附近召開生產動員會。會上,戰士們個個摩拳擦掌,表示要大幹一場,爭當生產模範。這熱烈的氣氛驚動了毛澤東,只見他快步從窯洞里走了出來。

(1)名人勞動的故事擴展閱讀:

從哲學高度看,勞動是主體、客體和意義的內涵集成體。

勞動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主要是指生產物質資料的過程,通常是指能夠對外輸出勞動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按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類。

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商品生產體系中,勞動是勞動力的支出和使用。馬克思給我們下了這樣的定義:「勞動力的使用就是勞動本身。勞動力的買者消費勞動力,就是叫勞動力的賣者勞動。」

⑵ 名人愛勞動的故事三十字

名人愛勞動的故事

彭德懷開田的故事
1961 年11 月,彭德懷回到了故鄉——湖南省湘潭縣烏石寨。他看著童年時代就十分熟悉的家鄉的山水草木,看著闊別多年的父老鄉親,感到格外親切。回想在戰爭年代,鄉親們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承受了極大的犧牲,終於盼來了全國的解放和革命的勝利。想到這里,彭總不由得感慨萬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鄉親們該過過好日子啦!」
彭德懷來到了響塘區南谷公社的陳蒲大隊調查。午飯的時間到了,彭德懷沒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鍋飯,而是撇開隨同人員,獨自一人來到離食堂不遠的賀老伯家裡。剛跨進屋,迎面撲來陣陣煙霧,只見賀老伯正蹲在灶下燒火做飯。彭德懷關切地湊上去問:「老伯,為什麼不到食堂去吃飯?」
老伯沒好氣地說:「有什麼飯吃!只因彭德懷要來調查,大隊才開食堂飯的,還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湊這個熱鬧,真是打腫臉充胖子!」彭德懷一聽,話出有因,順手將鍋蓋揭開,只見鍋里蒸的是糠粑耙。彭德懷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澀的糠直刺喉頭,確實難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窩里充滿了淚花。
回到故居,彭德懷召開了社員大會,他說:「我是討過飯的,是餓怕了的,可那是舊社會。如今,我們當家做了主人,我們應該抓緊時機開荒種糧,生產自救,把窮隊變為富隊,不應該再有人餓肚皮了。我這次回來是當社員的,隊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話,我就邀請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說干就干,從那以後彭德懷就與社員一起參加集體勞動,他特別提倡開田,在工余時間還動員侄兒一道去開田。侄兒望著兩鬢斑白的伯伯勸道:「你老人家年紀一大把了,還開什麼田啰?」彭德懷風趣地回答:「年老骨頭枯,正好做功夫!別說我年老,做起事來,還可以跟你們小青年比一比呢!」說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揮過千軍萬馬的手,揮鋤猛干起來,像個標準的老農。
在彭德懷的帶動下,家鄉一塊塊新田被開發出來,種上了綠油油的莊稼。
彭德懷歡歡喜喜地與鄉親們一道收棉花,種麥子,撒下了無數的汗珠。他說:「從今年起,我每年回來參加勞動一個月,別的重活幹不了,幫生產隊看牛,看湖鴨。如果不能回來,就投資一百元交隊上。」就這樣,彭德懷在家鄉立了個不計勞動報酬的特殊社員的「戶頭」。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