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論語十則成語

論語十則成語

發布時間: 2024-11-29 06:21:10

A. 《論語十則》中有哪些成語

成語:三省吾身

【解釋】:〖釋義〗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後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
【出處】:《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成語:一日三省

【解釋】: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出處】:《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成語:溫故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處】:《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成語:見賢思齊

【解釋】: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出處】:《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成語:三人行,必有我師

【解釋】: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成語:擇善而從

【解釋】: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成語:任重道遠

【解釋】: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出處】:《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成語:歲寒知松柏

【解釋】: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出處】:《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成語:歲寒松柏

【解釋】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成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解釋】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出處】《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成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解釋】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處】《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成語:學而時習之

【解釋】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出處】《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