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傳說故事
A. 有什麼關於西安城牆的傳說,故事
一、明代四門
朱元璋本意就是要藩王鎮守四方,因此作為西北龍頭的西安,肯定要格外重視,西安城牆的建設工程當然要作為重點。洪武年間修建的城牆有四座城門,分別為長樂門、安遠門、永寧門和安定門,取「長安永定」之意。
長樂門,即城牆東門,「長樂」帶有祈福大明江山長久歡樂之意,不幸的是,明末闖王從此門攻陷西安,清順治年間,對東門城門進行過重修。安遠門,即城牆北門,「安遠」意指要邊遠少數民族歸順朝廷,對他們採取安撫懷柔的政策。
永寧門,即城牆南門,作為網紅的它,想必並不陌生。但恐怕沒人注意到,南門很少打開,因為南方主火,為免火災,關閉南門,永保安寧。安定門,即城牆西門,「安定」二字寓意西北邊疆安泰康定,西門箭樓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
二、民國四門
民國時期,在已有基礎上,西安城牆又開辟四門,後來稱為「四小門」,分別為中山門、玉祥門、中正門和勿幕門,這四座門和軍政人物頗有淵源。中山門,在西安城牆東側的一座城門,即「小東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門。
玉祥門,即「小西門」,1926年,軍閥劉鎮華包圍西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解放門位置原是開於民國時期的中正門,1952年拆除,成為西安城牆一豁口,2005年重新連接,形成大跨度的橋拱式城門。
勿幕門,即「小南門」,開通於1939年,位於南城牆含光門與朱雀門之間,是民國時期新開辟的城門。為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西安勿幕門為單門洞,門內為四府街,門外為紅纓路。
三、險躲拆除
700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帶著他引以為傲的騎兵隊伍南征北戰、叱吒風雲,雖然他順利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城,直至整個中原大地,但整個過程十分艱難,尤其是那些「高大威猛」、堅如磐石的城牆,讓這支戰術靈活、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吃了不少苦頭。因此,忽必烈對城牆深惡痛絕。
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就迫不及待地推行了拆毀城牆的政策,腦補他當時的內心旁白應該是:「我堂堂大蒙古騎兵,怎能被這些黃土堆起來的破牆擋住去路,給我拆,一個都不許留。」於是,當時的元朝就像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一樣,全國都在拆城牆。
《元史》、元代方誌,以及馬可波羅的《寰宇記》中都有大量拆除城牆的記載,這場風波蔓延整個中國南方地區,所拆城牆不計其數。西安城牆很幸運地在這次風波中保存了下來。如今,我們很難考證其中原因,因此許多文獻中都忽視了這次劫難。
四、柯林頓沉迷西安城牆
1998年6月,柯林頓入主白宮後第一次訪問中國,第一站就選在了西安。
在中國眾多城市裡,西安的經濟並不算發達,但它有兩個非常霸道的武器:中國封建王朝的起源,以及眾多保存完好的文物。中國四大古都中,北京、南京把那些值錢的家當拆的拆,丟的丟,洛陽在封建王朝中又不佔主流地位,唯有西安還保持著十三朝古都的韻味,值得細細品嘗。
俗話說,想要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就要知道這個國家和民族是從哪裡來的。中國歷史源遠流長,這西安,便是了解中華民族的最佳起點。柯林頓選了西安,他很睿智。縱觀整個西安,雖然文物古跡眾多,個個都是價值連城,個個都能驚艷世界,但最適合做大型接待活動的,非西安城牆莫屬。
也正是這座連世界文化遺產都沒進入的城牆,讓柯林頓冒著耽誤外交行程的風險,在上面多吹了1個小時冷風。當時,柯林頓對接待他的中國官員說:「我參加過世界上很多歡迎儀式,但是今天晚上,在古城牆腳下,你們有悠久歷史內涵的這種儀式,我會終身不忘。」
五、護城河
西安城牆的前身是唐長安城的皇城,因為是內城,修建時並沒有挖護城河。唐朝快滅亡時,唐昭宗李曄把都城遷到了洛陽,唐長安城的地位迅速下降。這時,留守長安的節度使韓建決定把城市的范圍縮小,拆掉了最外圍的郭城不說,中間的宮城也被拆除,只留下孤零零的皇城。出於軍事防禦需要,當然要先挖一條護城河。
古人對於護城河是十分重視的。韓建挖河的時候,戰火紛爭,挖出的河並不是很好用,常常淤堵,因此後來五時期,經常對此河進行疏浚,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這條護城河才算煥發生機。
1374年,也就是642年前,朱元璋任命宋國公馮勝「往陝西修城池」,西安城牆的格局在此時奠定,護城河的規模也被擴大。馮勝主持這項工作花了8年,拓展出的護城河深6.4米,寬2.56米,環城一周。又在護城河的內沿修了高1.92米,厚0.64米的壕牆,這第一道防線,足以讓敵人生畏。
B. 西安的傳說故事和風俗習慣
西安的傳說故事:
1、西安城民國時期被圍城八個月,城中男女老少餓死一大半。馮玉祥帶兵來救。後來西安人為了紀念馮玉祥,特在城牆上開一門,名為玉祥門。
在今日長安城牆西北處。此事,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有過描述。
2、朱雀大街曾是盛唐時期長安城的中軸線,寬一百五十餘米。
順著朱雀大街一直向南走,有個地名叫做明德門。此地雖說今日只是一個地方而已,然而明德門是長安城中軸線的主門,據說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門。
3、盛唐時,長安城內有大小學習巷兩巷。供西域之人學習漢文與經文。今日西安城牆內有一大片回族聚居區,便是以這大學習巷為中心,向四周發散。
而來源,則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西域人士在此地學習漢文之緣故。
4、阿倍仲麻呂的故事就不多說了。中日恢復建交之後,西安與奈良在兩城各建一座紀念碑,為阿倍仲麻呂紀念碑。西安城的在東郊興慶宮內。
5、盛唐時,京都直接從長安搬去了長安城的城市規劃。然後將京都城一分為二。左邊叫長安,右邊叫做洛陽。後來由於長安這片地勢比較低,常常積水。
慢慢的年久失修,這片也就荒廢掉了。於是京都只留洛之名。而在日語中,上洛,去洛似乎也是去首都的意思。玩過織田信長的人應該都知道。
6、據說長安城的龍脈,南從秦嶺發源,一直到今日中部偏北一個叫做龍首的地方。這便是西安城的龍脈。大前年西安地鐵二號線貫通之時,西安城整整下了三個月的雨。幾乎從未間斷。
西安地鐵二號線也是走南北中軸線,過龍首原。有人說,這場雨,是因為挖地鐵挖斷了龍脈的緣故。
7、有未統計過的數據顯示,西安人分辨東南西北的能力明顯比其他城市的人要高一點。原因無它,在這座城市裡,路都是橫平豎直。只要心中能想到鍾樓的地方,就能分清楚東南西北。
9、西安城牆是可以環繞一圈的,這在中國還有城牆的大城市中,只有西安是這樣。
10、西安的路名,除了類似於「解放路」、「紅專路」或是「東大街」這種明顯帶有泊來意的名字外。
很多路名傳了上千年是不足為奇的。像上文提到的學習巷,自是一例。除此之外,有個地方叫做端履門。是唐時期大臣上朝前,要在此地整理著裝之地。
還有你所背誦過的「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螞陵下住。」你看這蝦螞陵,即是下馬陵。意思是騎著馬,到了此地,就要下來了。這事情,是源於漢武帝騎馬至董仲舒墓前下馬的緣故。
因為關中人本就將下(xia)念成(ha)。所以這蝦蟆陵才有了(ha)(ma)(ling)之音。久而久之,就將這下馬寫成了蝦。
而從董仲舒之時,算到今天,算算也兩千年了。類似路名的傳說,還有很多,幾乎能寫一本書出來。
11、小雁塔與地震的故事
曾經有一次地震,把小雁塔從中震開了一個口子。頂上震掉了兩層,一直未修。於是你看今日的小雁塔,頭上有個疤。腦袋掉了,碗大個疤。
西安的風俗習慣:
面條像褲帶
歌謠:
三秦面條真不賴,擀厚切寬像褲帶。面香筋道細(寬像褲帶)又白,爽口耐飢燎的太。
解說
陝西關中地區自古盛產小麥,因此,自古以來關中地區人們以麵食為主,一天到晚三頓飯,天天離不開麵食,其中以面條和饅頭為主。
一般在陝西關中地區農村,女孩子長大成人,首先不是會縫一件衣服、綉一朵花,而是會擀上滿滿的一案板的面條,這樣以後女兒出嫁,才能得到婆家的賞識。
關中地區的面條就是個實在。其厚、寬、長超出人們的想像,其形狀如同腰間所系的褲帶。然而,您可別被它雄渾的外表所嚇倒。
當您捧上一老碗正宗的陝西關中地區的面條,再調和上紅彤彤的油潑辣椒、紅褐色醬油、醋、雪白的鹽、撒上綠瑩瑩的芫荽(即香菜)和蔥花,上面再卧上金燦燦的荷包蛋。
那麼,這碗面條簡直就是藝術品了,讓您不忍心下箸去破壞這美妙的面條了。
您看,端上來的這碗面條,紅、白、綠、黃四色相間,寓意春、夏、秋、冬四季,美不勝收;聞起來,淡香撲鼻,連天上的神仙也會搖三搖;吃起來,入口軟如糯米,嚼起來又筋如牛皮。
只要這一碗面條下了肚,準保您看到山珍海味以後,也絕對沒有什麼胃口了。
碗盆難分開
歌謠
老陝飯碗特別大,面條菜餚全盛下。一碗能把肚填飽,老碗會上把話拉。
解說
關中地區把飯碗不叫飯碗而叫老碗。由此可見,這個「老」字並不是代表了老碗的歷史多麼悠久,而是碗中「老大」的意思。其實老碗在飯碗當中,老碗絕對也是碗家族中當之無愧的「老大」。
說起這老碗,產地耀縣(今銅川市耀州區),屬於青花粗瓷。雖然,這老碗表面打眼一瞅有點愣頭愣腦。
但是,骨子裡卻透著一種朴實和憨厚勁兒,這就像關中人的秉性一樣。正宗的關中地區大老碗,碗深而圓,其容量起碼有一般吃飯用的小碗七八個之多。
關中人吃飯無論是青壯年、老人、孩子還是婦女,一律都用老碗。用這樣的碗絕對省事,一次就能盛夠,絕對不會再來第二次。
關中人吃飯圖得就是個熱鬧勁兒,他們喜歡一起扎堆兒吃飯,人們把這叫做「老碗會」。有時候,誰家的飯好吃,都會給別人家孩子毫不吝惜的盛上一碗。
比起那些關上大門,在自家裡偷偷地享受的美食的南方人來說,關中人則顯得豪爽和灑脫了幾分。
當一群人三三兩兩地蹲在大門外,各個捧著自己的老碗,一邊曬著暖洋洋的太陽,一邊山南地北諞著閑傳。
而今,生活好了起來,人們平時吃的副食也多了起來,所以人們的飯量也沒有以前那麼大了,飯碗也越來越小了。因此,陝西關中地區的老碗逐漸成為了歷史。
手帕頭上戴
歌謠
陝西農村老太太,花格帕帕頭上戴。防曬防塵又防雨,潔手擦汗更風采。
解說
當您漫步在關中地區農村鄉間的小道上,時不時地看到頭頂手帕的老太太手拄著拐杖,邁著三寸金蓮慢悠悠的踱步。頭頂的手帕,成為關中地區老太太區別與其他地方老太太最顯著的特徵。
要說這老太太頭頂手帕的歷史可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是陝西關中地區由來以久的風俗。由於關中地區地處北方,這里日照強烈,乾旱少雨,而且風沙天氣較多。
所以農村婦女在辛勤勞作的時候,都要頭頂著手帕。說起這一方小小的手帕的作用,那可是大發去了。
手帕既可以防止強烈的日光對皮膚的侵害,又能阻止塵土進入到頭發,而且頭發也不能被風吹亂。當在外勞作,沒有隨身攜帶毛巾的話,手帕又可以擦汗抹灰,實在既實惠有美觀。
其實,老太太們帶手帕也是和以前的生活聯系起來,由於以前生活比較窘困,人們沒有錢來買美麗的帽子。
所以便宜實惠的手帕,就成為勤勞朴實的農村婦女的必然選擇。今天,當人們生活富裕起來以後,千奇百怪的帽子逐漸取代了手帕。手帕也成為古老的歷史中一道風景。
房子半邊蓋
歌謠
鄉間房子半邊蓋,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風擋雨又耐寒,冬暖夏涼好運來。
解說
在關中地區農村處處可見半邊蓋的房子。俗稱:揭北子。其實這是陝西關中地區獨有的民居特色,這與陝西關中地區的風土人情是分不開的。
由於關中地區地處內陸,屬於典型的大陸性乾燥氣候,因此關中一帶天氣乾旱、風沙大,加之當地木材稀少。所以,人們根據當地的條件,就發明了半邊蓋的房子。
建造這樣的房子,用的材料當然就地取材,用當地黃土和成泥,打成高40厘米、長50厘米、厚10厘米的泥胚,涼干以後用來砌牆,條件好的話燒製成青磚以後,關中地區把這叫做「糊葺」。
真有點「胡砌」的意思了。但是,這樣的房子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木材和磚瓦,而且省下了人工。省工省材的半邊房子絕對不是意味著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其實,每一處房子都是主人多年的心血和汗水換來成果,同時,這也是以後子孫幾代的庇護所。
由於房間的面積縮小了,因此保暖性和透氣性相對較好,比起大瓦房來更顯得冬暖夏涼。因此,經濟而又實惠的半邊房成為陝西關中地區農村的首選。
今天,在關中地區半邊蓋的房子已經成為歷史,隨著人們生活改善,當地的農民也住上了水泥鋼筋的樓房。
姑娘不對外
歌謠
長安建都十幾代,人傑地靈春常在。風調雨順生活好,陝西姑娘不對外。
解說
陝西關中自古人傑地靈,土地廣袤肥沃。因此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衣食無憂,所以長久以來養成的封閉意識,關中地區的保守在全國是出了名的。
關中地區對於自家姑娘的保守意識,那更是出了名的。自古就有關中地區姑娘不對外的傳統。關中人絕對不讓外人占著半點便宜的。
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說,關中人自家的姑娘只限於在關中地區內部交流,而很少和外地人通婚。
關中地區的姑娘一般就比較傳統和守舊。同時由於長安十八代帝王在此建都,所以天子腳下的臣民,就更顯得牛氣了一點,底氣更足了一點。
再加之,平日辛勤地耕作足以溫飽無憂,盡情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天倫之樂。因此,關中人更願意在自我封閉的小圈子裡面,享受著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為了事業,離開家鄉而四處闖盪。
關中地區的姑娘由於生活在這樣相對封閉的環境里。於是,結婚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一般都是靠著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關系,四處打聽,然後選擇一個比較滿意的人家將閨女嫁過去,這樣也是作到知根知底了。
但是,那段歷史已經是以前的老黃歷了,在新時代的青年,更有他們自己的選擇,已經打破舊婚姻的樊籠的年輕人。
積極地爭取自我的自由幸福的婚姻,走出陝西,走向了世界,和外國人也談婚論嫁了。
不坐椅蹲起來
歌謠
老陝脾氣真古怪,有凳不坐蹲起來。問他為啥不坐著,他說這樣很自在。
解說
陝西關中地區喜歡蹲(圪蹴)在凳子上吃飯、抽煙、聊天,在別人看起來很遭罪的事情,但是在關中人看來這是關中地區的享受。
在關中地區的農村,在閑暇時候,一般上年紀的老人都喜歡不穿襪子,光腳穿著布鞋,嘴裡叼著一根哈煙袋,手裡掐著收音機,蹲在凳子上,一邊喝茶,一邊抽煙。
在這樣的氛圍中,他們感覺到的是一份自在和歡暢,遠遠比那些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人幸福的多。因此天性隨意的關中人更願意自在地蹲著,做一個快樂無憂的鄉下人。
也不願意很拘束的坐在凳子上,去享受陽春白雪的高雅生活。
也許關中人天生與黃土地的親密地接觸,使他們更願意接近和親近黃土地。
睡覺枕石塊
歌謠
三秦大地莊稼漢,不愛軟枕愛石塊。冰涼堅實有奇效,醒腦提神金不換。
解說
關中人不喜歡柔軟的枕頭,而選擇木製的枕頭和石制的枕頭。這是和關中人憨直的秉性分不開的。
在關中地區,當夏季酷熱難耐的時候,莊稼漢晚上睡覺的時候,更願意枕著一塊磚頭或者石頭當作枕頭,枕在上面而酣然高眠。
而且,關中人親切地把它叫做:「金不換」,意思就是用金子也不換的寶貝,足以見得關中人對於這個頭下石塊和木塊做的枕頭,其依戀和痴迷的程度是何等真切了。
秦腔不唱吼起來
歌謠
民風淳樸性彪悍,秦腔花臉吼起來。台下觀眾心歡暢,不怕戲台要震翻。
解說
在十大怪中,最怪就是秦腔吼起來。秦腔產生於民間,生動的反映出人民的願望、愛憎、痛苦和歡樂,反映他們的生活和斗爭。
秦腔的很多劇目都是表現我國歷史上反侵略戰爭、忠奸斗爭、反壓迫斗爭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題材。
由於秦腔音樂反映了陝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因此秦腔有著深厚的根基。
在陝西關中地區的農村,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對於辛勤勞作一年的人們來說,最大的享受就是聽一場秦腔。
如果有老人在過大壽時候,兒孫們要是能請上一個戲班子,美美地唱上那麼一回,那可是莫大的榮耀了,這可得讓十里八村鄉親起碼能嘮叨好幾個月。
秦腔並不是陽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都可以親近的藝術,當人們辛勤勞作,高興的時候,可以放開嗓子吼上一段,高亢的吼聲激盪長空,回盪四野,讓人心中豪邁之極。
如果在悲傷的時候,悲憤地吼一段秦腔,蒼涼悲戚,低沉婉轉,山川為之動顏,草木為之悲戚。
秦腔就像一根臍帶,一頭連接著秦人的未來,一頭連接著秦人的過去,為生活在這片黃土地的人們,提供著思想的乳汁。
秦腔的唱腔、道白、板路、臉譜、身段、角色門類自成體系。秦腔也稱「亂彈」,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點。
秦腔演出地點最好是選在露天的場所,那樣才能有秦腔的味道,更體味到秦腔的精髓。正是因為秦腔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所以吸引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秦腔的唱腔,用寬音大嗓,直起直落,給人以高亢激越、粗獷朴實之感。看秦腔時候,尤其看到秦腔中的「黑頭」吼聲地動山搖的時候,你才會此刻真正認識到秦腔的豪放,這也是關中人的血性。
如果婉約秀麗的江南,那裡是永遠不會發出這樣雄渾的聲音。即使是在僅僅秦嶺相隔的陝南地區,民間戲曲的唱腔曲調都柔美婉轉得多。
在那片方圓天地,台下一聲聲地叫好,更激起了台上演員的表演慾望,尤其是演員的水平得到觀眾的一致認定,觀眾就會自發在台下鳴鞭放炮,給演員批上紅綢緞。
這可是對演員最高的褒獎了,於是在這樣熱烈的氣氛中,一個接著一個的高潮連續不斷……
新中國成立後,秦腔除以本劇種長期演奏用的樂器為基礎外,還吸收了其它一些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以豐富其音樂的表現力。
秦腔角色分老生、須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凈、毛凈、丑等十三門。秦腔的表演朴實、粗獷、細膩、深刻,以情動人,富有誇張性。
在臉譜(如秦始皇的金色正三塊瓦花臉、帶一字須)、身段(如趟馬、拉架子、擔柴擔、水擔等)、化妝(如改包頭為梳水頭)、特技(吐火、吹火、踩蹺),以及語言聲韻(秦腔是十四韻,內有入聲)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記得在我兒時記憶深處,最讓我迷戀的就是丑角,演者將一盞油燈點著,置於頭頂,耍各種動作。秦腔《三進士》的丑角常天保因賭博被其妻處罰頂燈。
常天保頭頂油燈,跪地、行走、仰卧、鑽椅、鑽桌、上桌等,均很自如,並能使油燈不掉、不灑、不滅。這全憑演員脖頸的平衡技巧。
秦腔丑角演員劉省三、晉福長和漢調桄桄演員王半截、趙安學及漢調二黃演員蔡安今等,均擅長此技。王半截還能自己將頭頂之燈吹滅。
秦腔也是多個劇種的鼻祖。秦腔可分為東西兩路,西路入川成為梆子;東路在山西為晉劇,在河南為豫劇,在河北成為梆子,所以說秦腔可以算是京劇、豫劇、晉劇、河北梆子這些劇目的鼻祖。
秦腔所演的劇目多是取才於「列國」、「三國」、「楊家將」、「說岳」等說部中的英雄傳奇或悲劇故事,也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劇目超過1萬本。
劇目之豐富,居我國三百多劇種之首,因時代久遠,佚散頗多,據統計,截至2013年僅存約4700多個,而且,這些劇目還正以驚人的速度繼續流失。
時代在飛速發展,而今的「十大怪」有的早已消失,而流傳下來的也逐漸減少。但這仍是陝西關中地區的傳統風俗,承載著關中地區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