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成語的啟示

成語的啟示

發布時間: 2024-11-23 15:10:38

『壹』 有哲理和啟示的成語

含有人生哲理的成語

1)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牽一發而動全身——部分對整體有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理性認識要依賴於感性認識。

3) 屠龍妙術;紙上談兵——割裂實踐和認識、理論和實際的辯證關系,不把理論運用於實踐。

4) 一念之差——錯誤的意識會把人的實踐引入歧途。

5) 因風吹火;順藤摸瓜;順水推舟;皰丁解牛——認識和把握事物的規律,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6) 放之四海而皆準——真理的客觀性;科學認識對事物發展起推動促進作用。

7) 抱殘守缺;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學的靜止的觀點看待問題,不求進取。

8) 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問題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9) 諱疾忌醫——迴避和掩蓋矛盾,否認矛盾的客觀存在。

10) 守株待兔——錯把偶然當必然,誤把現象當本質。

11) 抱薪救火;揚湯止沸;飲鴆止渴——不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對待,必然事與願違。

12) 杞人憂天——否認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片面地看問題。

13)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唇齒想依;唇亡齒寒——事物聯系的普遍性。

14) 人生如夢;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悲觀主義的、消極的人生價值觀。

15) 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相互儲存、相互轉化的,我們應把集 ......

『貳』 我國成語故事中的哲學道理有哪些

成語故事中的哲學

1、一枕黃粱

相傳,古代有個姓盧的書生,家境貧窮潦倒,卻貪圖享樂,官迷心竅。有一次,在旅店裡道士呂翁給盧生一個枕頭,並對他說:『『只要枕著它睡覺,一切就會稱心如意。」當時旅店的人正熬黃粱(即小米粥),盧生便枕著呂翁給的枕頭睡去。沉睡之中,他夢見自己被封官拜相,並娶了一個聰明美麗的妻子,從此兒孫繞膝,人丁興旺,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盧生高興極了,以致一驚而起,只見呂翁仍在身旁,鍋中黃粱尚未煮熟,剛才只不過是作了一個短暫的美夢罷了。

這個故事說明,不從實出發的想法、慾望終歸要消失。它告訴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應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2、杯弓蛇影

?
西晉的時候,河南有個地方官叫樂廣,一次他有個朋友病了,便親自登門看望。樂廣見他朋友病情很重,便問其什麼地方不舒服,那朋友支支吾吾地不願說。樂廣再三詢問,他才說了實情。原來有一天他在樂廣家裡飲酒,剛要舉杯時,突然看到酒杯里有條蛇,隱隱約約地在蜿蜒蠕動。頓時受驚,一股厭惡冒上喉嚨。但因同坐的有幾個朋友,他說也不便說出,更不便退席。硬著頭皮喝完後,感到肚子很不舒服,回到家便病倒了。

樂廣聽後很奇怪,「酒杯里怎麼會有蛇呢?」他反復考慮這件事。回到家中走到大廳,終於找出了原因。他派人把老朋友請來,仍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命侍從斟上滿滿一杯酒,對朋友說:「你湊近看,酒杯里還有怪物嗎?」朋友一看,同上次看見的一樣,一條蛇在杯中擺動。樂廣哈哈大笑指,指著牆壁上一張硬弓說:「那蛇是弓的影子啊!」原來如此,那朋友豁然開朗,舒眉展眼笑了,多日的病也頓時痊癒。

樂廣的朋友把弓的影子當作是蛇,結果病倒了,這說明意識對客觀事物有反作用,對反映客觀實際的歪曲的反映,會給客觀事物帶來消極的作用。它啟示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3、按圖索驥

據說,伯樂年老的時侯,曾將自己多年積累起來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寫成一本書,名叫《相馬經》。書上還由他畫了插圖,配合文字勾畫出小馬的形態。伯樂的兒子很想把父親這項技能繼承下來,他就抱著《相馬經》讀得很熟,自以為學到相馬的本領,就按著書本上說的去找好馬。由於他沒有實際知識和經驗,又死搬硬套,不從實際出發,找了好些時侯也沒有找到一匹好馬,而且還鬧出了一個笑話。《相馬經》上說:「千里馬是額頭隆起,雙眼突出,蹄如壘起的酒葯餅」。有一天,他按照這條要求去找馬,在道旁見到一隻癩哈蟆,就用紙包起來,趕回家對父親說:「我找到了一匹好,額頭和雙眼跟你的書上說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是壘起的酒葯餅。」伯樂一聽,本來很生氣,但他知道兒子愚笨,就笑著

說:「此馬好跳,不堪御也。」意思是說,你找到的這匹好是好,就是愛跳,你是駕馭不了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反對從主觀出發。伯樂的兒子沒有從實際出發,而是照搬書本,結果弄出了笑話。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使主觀與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4、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從前有個地方,城門下面有個池塘,一群魚兒自由自在地在那裡生活著。有一天忽然城門上燃起了大火,一條魚兒看見了大聲叫道:「不好了,城門著火了,我們趕快逃跑吧!」但是,其它魚兒不以為然,認為城門失火,離他們居住的池塘很遠,用不著大驚小怪。結果,除了那條魚外,別的魚都設有逃走。

這時,人們趕來救火,他們從池塘里舀水往城門上潑,不一會,火被熄滅了。由於舀幹了池塘里的水,沒逃走的魚全遭了殃。

因為城門失火,導致沒有逃走的魚遭了殃,說明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系的,如果割斷聯系就要受到懲罰。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5天翻地覆

蔡文姬名琰(音ran),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其父左中郎將邕(音yong擁),是漢末的著名學者,以文章馳名於世。文姬自幼聰穎,博學多才,精通音律。後來,在董卓之亂中,匈奴入侵,公元196年為匈奴人虜獲,做了左賢王的王後,在匈奴留居十二年,生了二子。直到中原地區為曹操統一後,公元208年曹操才派人把她接回。蔡琰在匈奴十二年,飽嘗艱辛,她懷念祖國,思念親人,曾作了《胡笳十八拍》來傾訴自己思親思國的感情。後來,劉商擬作的《胡笳十八拍》對蔡文姬嫁到匈奴後的遭遇和心情也作了描寫。其中有這樣兩句詩:

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詩的意思是說:蔡文姬到匈奴後,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好像天地都倒了個個兒,連北斗星都轉到南面去了。

這個故事說明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它啟示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要正確地認識事物、分折問題,就必須用發展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

6、拔苗助長

戰國時期魯國鄒(今三東鄒縣)人孟子,名軻,字子輿,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受業於子思的門人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有「亞聖」之稱,著有《孟子》七篇。他的文章氣勢磅礴,語言流暢,辯論深入,有說服力。

有一次,孟軻跟他的學生公孫丑講了一個故事: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說:宋國有一個農夫,嫌地里的禾苗長的太慢。有一天,他到地里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回到家裡,疲勞不堪地對家裡的人說:「今天

可把我累壞了,我叫禾苗長高了好幾寸。」 他的兒子聽了,趕快跑到地里去看,只見禾苗全部枯槁了。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如果蔑視客觀規律,違背客觀規律,不僅辦不好事情,而且必然遭到失敗。「揠苗助長」的故事就是對違背客觀規律者的嚴重警告。我們應從中得到啟發,在認識和改造世界中,切記要按客觀規律辦事

7、諱疾忌醫

扁鵲,戰國時期著名的醫學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鄭(今 河北任丘)人。他反對巫術治病,曾學醫
於長桑君,擅長各種醫術,遍游各地行醫,有豐富醫療實踐經驗。正因秦越人的醫術高明,又肯熱心幫大家治病,所以人們都把他比作傳說中的神醫扁鵲,尊稱他為扁鵲大夫。

有一次,扁鵲去見蔡桓侯。他在旁邊閑呆了一會兒,便對桓侯說:「君王您有病了,現在病還在皮膚表淺部位,如果不趕快醫治,病情會加重的。」蔡桓侯笑著說:「我那有什麼病喲!」扁鵲轉身出去了,桓侯又對左右地人譏諷地說:「醫之好不病以為功。」意思是說:這些醫生總是醫治沒有病的人來顯示自己醫術的高明。

過了十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侯,驚恐的說:「君王你的病已 經進入肌肉血脈里,如再不醫治,病情將會更重。」蔡桓侯很不高
興,仍然以為自己沒病,根本不理睬扁鵲。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次見蔡桓侯,說他的病已進入腸胃裡,再
不醫治就來不及了。桓侯仍不理睬他。再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侯時,對他望瞭望,扭頭就往回走。蔡桓侯覺得很奇怪,就派人去問扁鵲這是什麼緣故。

扁鵲對來人說:「病要是在皮膚里,肌肉里,腸胃裡,不論針炙或服葯,都還可以醫治。現在君王的病已經深入到骨髓里去了, 再也沒有辦法治療了。」
果然,五天以後蔡桓侯渾身疼痛,急忙派人去請扁鵲,但扁 鵲已經逃往秦國去了。蔡桓侯不幾天就死掉了。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客觀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既不會因為人們否認它、迴避它而消失,也不會因為人們任意誇大或縮小它而改變。因此,我們要想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首先就必須敢於實事求是地承認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迴避和掩蓋矛盾。蔡桓候諱疾忌醫,就非常生動表明了掩蓋矛盾、迴避矛盾的危害。我們應從中吸取教訓,在現實生活中,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正確對待矛盾、認真分析矛盾,妥善地解決矛盾。

8、樂極生悲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叫淳於髡(音kun坤)的人,是齊國的外交人才,齊威王都稱他為先生,對他相當尊重。淳於髡是個關心國事,對君主有了缺點或過失,敢於進諫的忠貞之士。但淳於髡進諫
時,十分注意方法和效果,不採取容

易得罪君主直諫的方法,多採用用諷喻來進諫。因而,向齊威王諷諫了三次,都收到了好的效果。

第一次,是齊威王執政之初,通夜喝酒,不理朝政,淳於髡用

隱語進諫,把齊威王比做三年不飛又不鳴的大鳥,逼著齊威王振作君起來,革新朝政,使齊國變弱為強;第二次,是在公元349年(威王八年),楚軍壓境,齊威王派淳於髡到趙國去請救兵,給他金百斤,,,,車十輛。這樣的外交使節,在當時來說是很寒傖的,難以達到求救的目的。淳於髡怕得罪威王,不便向他提出更多要求,就用講寓言來進諫,也收到了好的效果。第三次,是緊接前次,淳於髡到趙國以後,說服了趙王請來趙兵十萬,戰車千乘,嚇退了楚兵之後,齊威王高興地召淳於髡到後宮飲酒。淳於髡見齊威王通夜喝酒的老毛病沒有完全改掉,就在飲酒時進行諷諫。

齊威王問淳於髡,說:「先生能飲幾何而醉?」

淳於髡回答說:「我喝一斗也醉,喝一石(十斗為一石)也醉。」

齊威王被弄得莫名奇妙,又問:「你喝一斗就醉了,怎麼能夠喝得了一石呢?」

淳於髡解釋說:「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

這段話的意思是:喝酒的多少,要看場合和心情而定。如果大王賜酒,又有大臣相陪,我心裡驚恐,俯首伏地而飲,那一斗也就醉了,如果無拘無束,男女混雜,行為又很放盪,心裡最歡樂的時侯,就能喝一石。所以古語說:「酒喝過了分,行為就失去了控制;歡樂過了分,便會招致悲傷之事。」什麼事情都是這個道理啊!

齊威王聽了淳於髡這番話,說:「好!你說得太好了。」從此就不再通夜喝酒。

樂極生悲的故事說明,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這就是說,樂與悲,在一定條件下向它對立面轉化。歡樂過了分,便會招致悲傷。它啟示我們,要實現劣勢向優勢、失敗向勝利、消極向積極等此類的轉化,必須善於分析導致失敗、劣勢、錯誤和挫折的原因,吸取教訓,並且在實際中加以改正。

9、因地制宜

楚國的大大伍奢的兒子伍員,在楚平王的迫害下,歷盡艱辛逃到了南方的吳國,受到了吳王闔閶的重用。有一次,吳王同伍員討論治理國家的良策,闔閶說:「我想使國家強盛起來,不知你有什麼好辦法。』伍員回答說:「要想國家富強,遠近的國家都服從大王的指揮,首先」要把城市防禦工事修好,城牆要修得堅固高大;其次要把武器造得既多又好;再有,要發展農業生產,把糧倉裝得滿滿的。」
一心想做霸主的吳王,聽了伍員的話,非常高興,他對伍員說, 你的建議很好,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去搞好修築城牆、

加強戰備、廣積糧草這幾件事,要不然能說這是上天的定數就能征服鄰國的嗎?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倘若不去分析具體矛盾的不同特點,不管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搞一刀切,結果矛盾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會給工作帶來不應有的損失。一心想做霸主的吳王,根據本國的實際因地制宜地搞戰備,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充分體現。我們在一切實際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基本的方法。

10、擒賊先擒王

在安祿山叛亂前的天寶年間,有一年,西北邊境的少數民族入

侵,唐王朝起兵出征。戰事雖然發生在邊關,然而卻牽動著遠在千

里之外杜甫的心,他接連寫下了一組詩共九首,稱《出前塞》詩。其中有: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詩的大意是說,出征的戰士啊!弓要選用力量大的強弓,箭要用鋒利的長箭。要消滅敵人的騎兵先要消滅胯下的戰馬,要打敗敵軍先要擒住敵方的首領。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包含許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種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它就是主要矛盾。我們在看問題、辦事情時,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或抓不住中心,就不可能把事情辦好。擒賊先擒王就是抓主要矛盾的具體表現,是制勝敵人的關鍵。

11、不以一眚掩大德

公元前628冬天,晉國的國君晉文公死了,晉襄公繼承了王位。秦穆公想趁晉國大喪之機,出兵去遠征晉國的盟友鄭國。老臣蹇叔聽說後,就對秦穆公說:「調動大軍去偷襲很遠的國家,這樣的事,我從來沒聽說過。行軍路程這么長。這能瞞得過誰啊!偷襲不成,白白地興師動眾,就會毫無所得。」秦穆公不聽蹇叔的勸告,便派孟明、西乞術、白乙丙三人做主將,帶領軍隊從京都的東門悄悄地出發了。蹇叔流著眼淚對他們說:「孟明啊,我眼看大軍出發,可不能看到他們回來了!」

到了次年的春天,偷襲鄭國的秦軍來到滑國境內,就被鄭國的國君鄭穆公知道了。孟明無可奈何地只得停止前進,消滅了滑國,准備取道崤山(今河南西部)回國。沒料到,秦軍一到淆山就遭到晉軍的伏擊,被打得大敗,孟母、西乞術、白乙丙三員大將被晉軍活捉。晉襄公的後母文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在她的要求下,晉襄公才同意放回了秦國的三員敗將。

當孟明等人回到秦國的時候,秦穆公穿上喪服,在城外迎接他們。他對著回來將士們流著眼淚說:「我沒有聽從蹇叔的意見,害得你們打了敗戰,受了侮辱,這都是應當由我來負責的。」他沒有把孟明革職,並且說:「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意思是說,這是我的過失,你有什麼罪呢?而且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個人有點小小過失,就抹殺他們過去建立的大功績。

熱點內容
地主與長工的故事 發布:2024-11-23 19:31:31 瀏覽:93
骨如成語 發布:2024-11-23 19:30:34 瀏覽:838
關於功成語 發布:2024-11-23 19:20:08 瀏覽:115
以裂的成語 發布:2024-11-23 19:15:19 瀏覽:367
憨八龜的故事第二部 發布:2024-11-23 18:58:14 瀏覽:847
小狗的童話故事 發布:2024-11-23 18:16:13 瀏覽:984
月亮女神的故事 發布:2024-11-23 18:16:12 瀏覽:790
手機的小故事 發布:2024-11-23 18:02:35 瀏覽:392
樞成語 發布:2024-11-23 18:00:23 瀏覽:558
暗珠成語 發布:2024-11-23 17:37:47 瀏覽: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