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詞牌故事

詞牌故事

發布時間: 2024-11-22 23:56:59

① 起始20分~~~求一些詞牌名的典故,越全面越好

所謂詞牌,就是指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詞牌數目,大約有八百七十多個(包括少數金、元詞調).
詞的內容多數已與詞牌的意義無關。事實上,從北宋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意。

至於各詞牌的出處,只有少數是可以考證的,絕大部分已無法弄清其來歷了.

但一般而言,詞牌的產生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原來的樂府詩題(如"烏夜啼","長相思"等)
⑵唐代教坊樂曲的名稱(如"浪淘沙","西江月"等)
⑶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如"臨江仙"----原寫水仙,"雙雙燕"----原詠燕子等)
⑷取別人詩句中幾字(如"醉春風"----李白"絲管醉春風","看花回"----劉禹錫"無人不道看花回"等)
⑸取某些歷史故事(如"解連環"----出《莊子》"連環可解也","塞翁吟"----出《淮南子》塞翁失馬等)
⑹取本詞幾字(如"憶秦娥","占春芳"等)
⑺詞人自製,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們作的曲自己填上詞,再根據詞意自定;
⑻用原有詞牌,增字數後改稱(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
⑼根據詞的字數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
⑽有綜合兩個詞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
⑾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
⑿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等)
⒀用樂調(如"角招","四犯令"等)
... ...
當然,還應該注意到詞牌名的四種情況:
⑴調同名異,也就是一調數名(其中一個是本名,其餘皆為別名)。如"念奴嬌"是本名,"百字令"、"大江東去"、"酹江月"等皆為別名;
⑵調異名同,也就是幾個調同名。如"菩薩蠻"又名"子夜歌",而另外還有"子夜歌"的正調,完全與之不同;
⑶調異句同,即有些詞調字句全同,但譜入音樂時的腔調並不相同,不容混淆也。如"解紅"、"赤棗子"、"搗練子"三調,均為五句,兩句三字,三句七字,排列全同,而且都是平聲韻。但每句的平仄安排卻不盡相同,不能把它們視為同調;
⑷調同句異,也就是一調數體。一個詞牌之下,有數種不同的詞體,當然,其中有正格和別格(異體)之分.如"念奴嬌",辛稼軒的"書東流村壁"為正格,蘇東波"大江東去"則為別格。

1:暗香 詞牌名。從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紹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個月,石湖拿出詩箋,向作者索要詞章新作,作者填寫了兩首詞。

2: 卜運算元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運算元」。

3:採桑子 原唐教坊大麴中有《採桑》,後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慢詞,《採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4:釵頭鳳 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5:長相思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6:丑奴兒 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麴《採桑》,所以,通稱《採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7:搗練子 詞牌名。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

8:定風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10:風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風入松》歌,後取用為詞調。

11:花犯 詞牌名。周邦彥自度曲。「犯」:意為「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減字浣溪沙 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這首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此詞最早創於唐代劉禹錫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取蘇軾《念奴嬌》中「一樽還酹江月」。

15:六丑,周邦彥自創。後人覺《六丑》不雅,易名為《個儂》。傳說當年名妓李師師為宋徽宗唱了這支曲子,徽宗覺得這首曲詞圓婉好聽,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說: 「這曲子叫《六丑》,周邦彥寫的新調。」徽宗召見周邦彥時問:「為何取名《六丑》?」周邦彥答道:「因為它沖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最好聽的章調,可是要唱好它並不容易。昔日高陽氏有子六人,富才華 而貌

② 詞牌的來歷、典故和故事。

所謂詞牌,就是指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詞牌數目,大約有八百七十多個(包括少數金、元詞調).
詞的內容多數已與詞牌的意義無關。事實上,從北宋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意。

至於各詞牌的出處,只有少數是可以考證的,絕大部分已無法弄清其來歷了.

但一般而言,詞牌的產生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原來的樂府詩題(如"烏夜啼","長相思"等)
⑵唐代教坊樂曲的名稱(如"浪淘沙","西江月"等)
⑶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如"臨江仙"----原寫水仙,"雙雙燕"----原詠燕子等)
⑷取別人詩句中幾字(如"醉春風"----李白"絲管醉春風","看花回"----劉禹錫"無人不道看花回"等)
⑸取某些歷史故事(如"解連環"----出《莊子》"連環可解也","塞翁吟"----出《淮南子》塞翁失馬等)
⑹取本詞幾字(如"憶秦娥","占春芳"等)
⑺詞人自製,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們作的曲自己填上詞,再根據詞意自定;
⑻用原有詞牌,增字數後改稱(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
⑼根據詞的字數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
⑽有綜合兩個詞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
⑾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
⑿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等)
⒀用樂調(如"角招","四犯令"等)
... ...
當然,還應該注意到詞牌名的四種情況:
⑴調同名異,也就是一調數名(其中一個是本名,其餘皆為別名)。如"念奴嬌"是本名,"百字令"、"大江東去"、"酹江月"等皆為別名;
⑵調異名同,也就是幾個調同名。如"菩薩蠻"又名"子夜歌",而另外還有"子夜歌"的正調,完全與之不同;
⑶調異句同,即有些詞調字句全同,但譜入音樂時的腔調並不相同,不容混淆也。如"解紅"、"赤棗子"、"搗練子"三調,均為五句,兩句三字,三句七字,排列全同,而且都是平聲韻。但每句的平仄安排卻不盡相同,不能把它們視為同調;
⑷調同句異,也就是一調數體。一個詞牌之下,有數種不同的詞體,當然,其中有正格和別格(異體)之分.如"念奴嬌",辛稼軒的"書東流村壁"為正格,蘇東波"大江東去"則為別格。

熱點內容
里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4-11-23 05:48:50 瀏覽:967
明字猜成語 發布:2024-11-23 05:43:20 瀏覽:585
劍靈劇情故事完整版 發布:2024-11-23 05:40:31 瀏覽:556
人去的成語 發布:2024-11-23 05:27:48 瀏覽:871
嘴雞的成語 發布:2024-11-23 05:24:22 瀏覽:849
成語一馬 發布:2024-11-23 05:21:19 瀏覽:141
yao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11-23 04:58:16 瀏覽:743
帶音的成語 發布:2024-11-23 04:45:50 瀏覽:114
王維故事 發布:2024-11-23 03:58:41 瀏覽:724
雞腿成語 發布:2024-11-23 03:37:36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