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改革開放的故事

改革開放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4-11-17 09:09:26

A. 改革開放的小故事

1、聯產承包責任制

這是發生在1982年春天的一個小故事。那時,縣里派來了工作組,任務是推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第一次群眾大會就在生產大隊的院子里舉行。

工作組幹部傳達了上級文件之後,用通俗的語言做了講解。多數農民聽了後都紛紛表示堅決響應上級號召,投身改革。但有一位60多歲的農民卻哭著說:「這不是分田單干嗎?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我想不通。」

改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很快,聯產承包責任制這場聲勢浩大的改革在筆者任教的小村子全面推進,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春潮滾滾,農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年後,那位想不通的農民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逢人就說:「還是聯產承包責任制好,繳足了集體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地還是那片地,人還是那些人,但生產出來的糧食卻比以前多了,肚子飽了,日子好了,干勁足了。」

2、「雇傭工人」引爭議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維西縣城冒出了彭天慧等一批萬元戶。當時的萬元戶可不簡單啊,你想想看,工齡在10年左右的普通幹部月薪也就是60多元,一年下來才有720多元,十年才7200多元。

萬元戶冒出來了,生產規模越來越大了,從事生產的勞動力不夠,需要雇傭工人了。當時,維西縣城以釀制白酒為業的個體戶施老闆僱傭了3個農村青年,也沒有簽訂什麼勞動合同,吃住外,每月每人48元的工資。

一時間,施老闆僱工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人們的議論。有人說:「這是在搞資本主義,搞剝削。」有人說:「施老闆就是資本家,他僱工就是搞剝削!」

但更多人說:「僱傭農村剩餘勞動力從事第二產業是大好事,一方面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快了工商業發展,繁榮了經濟。」

爭議歸爭議,改革大潮洶涌澎拜,非公經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成為拉動維西經濟增長,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的強大引擎,其經濟總量占據了縣域經濟的「半壁江山」。

(1)改革開放的故事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的實質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進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

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

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點之一,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B. 改革開放小故事

1、王有德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黨員,1953年9月出生,寧夏靈武人,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原書記、局長。他帶領職工大力推進防沙治沙,營造防風固沙林60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有效阻止毛烏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擴,呈現出人進沙退的可喜局面。

探索形成「寬林帶、多網路、多樹種、高密度、喬灌混交」防沙治沙模式,實現了「沙漠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斗目標,為全國防沙治沙提供了寶貴經驗。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治沙英雄」「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熱點內容
以a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11:07:46 瀏覽:238
天下3的故事 發布:2024-11-17 10:23:39 瀏覽:432
九字開頭成語 發布:2024-11-17 10:20:55 瀏覽:625
行走故事 發布:2024-11-17 09:53:03 瀏覽:351
成語馬和車 發布:2024-11-17 09:41:06 瀏覽:691
言瘋狂猜成語 發布:2024-11-17 09:41:04 瀏覽:785
包容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09:41:03 瀏覽:777
成語古文 發布:2024-11-17 09:29:45 瀏覽:764
李維斯故事 發布:2024-11-17 09:11:56 瀏覽:536
成語大全故事視頻 發布:2024-11-17 09:09:27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