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故事
『壹』 莫言在諾貝爾獎的演講中的三個故事分別是什麼含義
1、第一個故事說的是莫言小時候去參加一個苦難展覽,莫言哭了,而當時有一個孩子沒有哭,為此莫言還向老師打了「小報告」。多年之後,莫言深表愧疚,他悟出一個道理: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2、第二個故事講是的莫言當兵時逞口舌之快,讓自已的老長官面紅耳赤,回憶起這件事來,莫言深表愧疚。
3、第三個故事說的是泥瓦匠的故事,一群人以近乎占卜的方式決定將要接受上天懲罰的那個人,結果最後活下來的恰恰是這個本來要被上天懲罰的人。
(1)第三個故事擴展閱讀:
莫言說,他起初的創作之路並不平坦,因為他沒有意識到自己「二十多年的農村生活經驗是文學的富礦」。
莫言的創作受到美國的威廉·福克納和哥倫比亞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啟發,對此莫言的體會是:「一個作家之所以會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響,其根本是因為影響者和被影響者靈魂深處的相似之處。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莫言表示,「不管小說起源於夢境或是發端於現實生活,但最終都必須和個人經驗相結合。」有的小說起源於夢境,譬如《透明的紅蘿卜》,有的小說則發端於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件,譬如《天堂蒜薹之歌》。
莫言表示,文學發端於事件但要超越事件的關鍵在於,「小說家在寫作時,必須站在人的立場上」。在寫作《天堂蒜薹之歌》這類逼近社會現實的小說時,面對著的最大問題,其實不是我敢不敢對社會上的黑暗現象進行批評,而是這燃燒的激情和憤怒會讓政治壓倒文字,使這部小說變成一個社會事件的紀實報告。
『貳』 莫言在諾貝爾獎的演講中的三個故事分別是什麼含義
第一個故事:自來由。道德綁架(或者源意識形態控制)下的自由,以及作為綁架者(或者被控制者)扼殺自由之後的自責。
第二個故事:人類都很自以為是,他是對自以為是的自責。
第三個故事:看似道德的、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往往是最不道德的。另一層意思,集體利益不能綁架個人利益。還一層意思,一幫不道德的人卻扮成了衛道士,扼殺無罪的人遭來滅頂之災。
『叄』 《馮諼客孟嘗君》講了哪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抄(第1、2、3、4、5自然段),寫馮諼為孟嘗君「焚券市義」,即第一窟。
第二個故事(第7、8自然段),寫馮諼為孟嘗君設計留相位,即第二窟。
第三個故事(第8、9自然段)馮諼為孟嘗君經營第三窟,「薛立宗廟」。
(3)第三個故事擴展閱讀:
作品背景
這是《戰國策》的又一名篇。屬《戰國策·齊策四》。戰國時期,列國紛爭,宗法制度遭到破壞,諸侯國王和貴族等領主勢力受到削弱,他們迫切需要大量的擁護者和謀劃者,於是王侯將相爭相養士,從而出現了「士」這一特殊階層。
這段時期,風行養士(食客)之風,尤以四大公子為甚。如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及呂不韋等。這些士大多是能辯善謀,有一定的政治見解,或有一技之長,甚至身懷絕技者。
「食客三千」已經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士階層,是當時的特殊階層,有著一定的社會勢力。他們依附於君主,不斷地獻計獻策,為他們擴大政治影響,鞏固權位。這人中,龍蛇混存,既有雞鳴狗盜之徒,也不乏有非凡膽識的人才,本文主角馮諼就屬後者。文中即通過馮諼展現了戰國時代士的才乾和智慧,也反映了那個時期的政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