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故事
『壹』 有關土地的故事
1、土地公——福德正神本名張福德,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清廉正直,體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許許多多善事。一零二歲辭世。死後三天其容貌仍不變,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過了不久,即由貧轉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祀之。亦有說在他死後,接任的稅官上下交征,無所不欲,民不堪命。這時,人民想到張福德為政的好處,念念不忘,於是建廟祭祀,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
2、《左傳》記載了重耳逃亡的故事:日夜兼程、疲餓交加的重耳,向田間一位耕作的老農乞討食物,老農捧起一把泥土遞給他,一言不發。重耳正要發怒,卻被隨從勸阻,並耳語了幾句。重耳突然跪倒在地,叩頭感謝上蒼,然後鄭重地捧起一把土,放到車上,繼續逃亡……
原來隨從他的大臣趙衰告訴他:你有了這塊土地,就代表你有了社稷,就有了國家,你就有了王位和權力了。因此,重耳捧起土地,如獲至寶。這就是我們古代的土地倫理:土地是社會的全部——財富、權力和社稷。
3、有個埃及國王,請來幾位西方勘探者測量土地,勘探結束,國王親自接見,並送了許多金銀珠寶,但告訴他們:離開埃及時要脫掉鞋子,把裡面的塵土倒掉...
4、滄海桑田
從前有兩個仙人,一個叫王遠,一個叫麻姑。一次,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席間,麻姑對王遠說:「自從得了道接受天命以來,我已經親眼見到東海三次變成桑田。剛才到蓬萊,又看到海水比前一時期淺了一半,難道它又要變成陸地了嗎?」王遠嘆息道:「是啊,聖人們都說,大海的水在下降。不久,那裡又將揚起塵土了。」
5、相傳三千年前,兩個歐洲人率部乘船向愛爾蘭進發,事先約定,誰的手先摸到愛爾蘭的土地,誰就是愛爾蘭的國王。晝夜疾行,接近岸邊時,落後的一方情急之下,揮劍砍下自己的一隻手扔到岸上,搶先摸到愛爾蘭的土地,結果他做了國王。所以至今愛爾蘭的國徽上有一隻紅色的手......
(1)土地故事擴展閱讀:
土地神也是道教神話傳說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他是一方土地上的守護者,是與那方土地形成共存的神,所以在那方土地的土地公才會什麼都知道。作為地方守護神,盡管地位不高,卻是中國民間供奉最普遍的。以前為他們建立的神廟幾乎遍布每個村莊。傳說土地也可以隨意上天,但是為了百姓而留了下了。
通常土地神是以一對老年夫妻的形象出現的,男的稱為"土地公公",女的稱為"土地婆婆"。對土地神的崇拜實際上來源於古代的土地崇拜,後來,這種自然崇拜開始走向人格化,逐漸出現了一些真實的人物來充當這一角色,被人們稱為"土地爺"。
由於中國境內有無數的土地神,所以真正有姓名的不是很多。一般為他們建立的神廟規模很小,被稱為"土地廟",裡面供奉並排坐著的一對老年夫妻。到明朝(1368-1644年)對他們的崇拜開始興盛,而且這種崇拜還流傳到了其他民族中去。
在中國,過去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節日聚會,對該神進行祭祀,到後來這種聚會就演化成為中國最有特色的現象——廟會,成為一種重要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