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曾的故事

曾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4-11-11 02:12:17

⑴ 曾子的故事

1、嚙指痛心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二十四孝》)

2、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豬)。」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3、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4、曾子居衛

曾子居衛,縕袍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拎而時見,納屢而踵決,曳繼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莊子》


(1)曾的故事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夏禹之後

黃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禹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國號夏後氏。 夏朝建都於陽城,即今河南登封縣的東南部。

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為甑子爵,在甑建立鄫國,曾姓自此發源。鄫國歷經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前567年被莒國滅。太子巫出奔魯國南武城定居。其後代用「鄫」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離開故城,不忘先祖,稱為「曾」,玄孫即曾子。

⑵ 閱讀曾子的全部故事

1/《說苑疏正 建本》里有一則關於曾子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曾子家裡,曾子(名參,是孔子的學生)在田裡幫父親曾皙(也是孔子的學生)鋤草,不小心把瓜苗給斬斷,父親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頭蓋臉打來,曾子牢記孔子的教誨,決心當一個孝子,來了個「電閃雷鳴何所懼,泰山壓頂不彎腰。」作為父親的曾皙也不點到為止,一棒子就把他打昏在地。過了好一會兒,曾子才慢慢蘇醒過來,起來第一件事情趕快到父親的跟前,問候道:「以往參得罪於父親大人,父親大人用力教訓兒子,不知父親有沒有閃了腰?」見父親不語,便退到屏風後面,彈琴唱歌,來平息父親的不滿。 孔子聽到這件事後,告訴門衛,「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來!」曾子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沒有罪啊,趕快請人跟孔子解釋。孔子說:「你沒聽說過瞎眼睛老頭有個兒子叫舜,他是如何服侍父親的:隨時要使喚他,舜總不離左右;想要殺了他,舜總是逃得無影無蹤。如果看到父親拿個小樹條,便站在那兒,等著父親來教訓;若是父親拿個大木棒,那就趕快逃之夭夭,以避免暴虐之事發生。如今你挺身而立,以待暴怒,若是你的父親真的把你殺了,你就陷你父親於不義,這難道不是大不孝嗎?你難道不是天子之民嗎?你父親殺天子之民,他又該當何罪?」就像曾子這樣的孔門高足,都無法把握孝與義,弄不好,不光是行孝喪命,還要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看來惟有孔子能夠游刃有餘,可惜他的父親不知為誰?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和倫理世界中尊尊親親、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等都是等級制度的體現,所謂的孝是單向度的,沒有人格尊嚴,沒有平等博愛,只有「父教子死子不敢不死,君教臣亡臣不敢不亡」的愚孝和愚忠。這可能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歷史原由吧。後世為了宣傳孝道,還樹立了二十四個孝的榜樣,大多是荒誕不經或背離人道主義的。 讀了這則故事後,我不禁要向孔子發問:「孝」讓人怎麼去把握? 2、曾子的故事: 曾子殺豬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導,不但學問高,而且為人非常誠實,從不欺騙別人,甚至是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是說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著叫著要和母親一塊兒去。於是母親騙他說:「乖孩子,待在家裡等娘,娘趕集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信以為真,一邊歡天喜地地跑回家,一邊喊著:「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裡等媽媽回來,村子裡的小夥伴來找他玩,他都拒絕了。他靠在牆根下一邊曬太陽一邊想像著豬肉的味道,心裡甭提多高興了。 傍晚,孩子遠遠地看見了媽媽回來了,他一邊三步作兩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邊喊著:「娘,娘快殺豬,快殺豬油,我都快要饞死了。」 曾子的妻子說:「一頭豬頂咱家兩三個月的口糧呢,怎麼能隨隨便便於工作殺豬呢?」 孩子哇的一聲就哭了。 曾子聞聲而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後,二話沒說。轉身就回到屋子裡。過一會兒,他舉著菜刀出來了,曾子的妻子嚇壞了,因為曾子一向對孩子非常嚴厲,以為他要教訓孩子,連忙把孩子摟在懷里。哪知曾子卻徑直奔向豬圈。 妻子不解地問:「你舉著菜刀跑到豬圈裡幹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殺豬」。 妻子聽了撲哧一聲笑了:「不過年不過節殺什麼豬呢?」 曾子嚴肅地說:「你不是答應過孩子要殺豬給他吃的,既然答應了就應該做到。」 妻子說:「我只不過是騙騙孩子,和小孩子說話何必當真呢?」 曾子說:「對孩子就更應該說到做到了,不然,這不是明擺著讓孩子學著家長撒謊嗎?大人都說話不算話,以後有什麼資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聽後慚愧地低下了頭,夫妻倆真的殺了豬給孩子吃,並且宴請了鄉親們,告訴鄉親們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雖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卻教育出了誠實守信的孩子。曾子殺豬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他的人品一直為後代人所尊敬。 3、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陳禕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幾個哥哥聽父親講授《孝經》第一章。 父親說:「古人沒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們授課,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講著講著,他忽然提了個問題,叫他的弟子曾子來回答。曾子見老師要他回答問題,趕緊站起來,往邊上一站,垂下雙手,畢恭畢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問……」 「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們明白了嗎?」 幾個哥哥都說明白了,只有陳禕站了起來,整理好衣襟,站到邊上,畢恭畢敬的說:「明白了。」 後來陳禕出家當了和尚,法名玄奘。 4、 曾子是一個有名的孝子,他從來不惹母親生氣,對母親知寒問暖,十分體貼。母親也愛他,視若掌上明珠。 有一天,曾子要離開家鄉到齊國去。他告別母親說: 「我要到齊國去,望母親在家裡多保重身體,我一辦完公事就回來。 母親對他說: 「我兒出去,各方面要多加小心,說話做事,千萬注意,不要違犯人家齊國的一切規章制度。」 曾子說: 「母親放心就是了,兒子一定遵命。」 曾子走後,母親每日在窗前織布,常常抬頭向窗外瞭望,盼望兒子在齊國平安無事,早日回來。 曾子到齊國不久,齊國有個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打架斗毆殺死了人,被官府抓了起來。 曾子的一個同鄉,聽到這個消息,也不問個清楚,就跑去告訴曾於的母親說: 「了不得啦,曾子在齊國殺死人了,」 曾子的母親聽了這個消息,不慌不忙地回答說: 「不可能,我的兒子是干不出這等事來的。」 那位同鄉,因為自己也是聽來的消息,又沒有把情況弄清楚,聽曾子的母親這么一說,也覺得拿不出什麼根據,便半信半疑地走了。 他走後,曾子的母親仍舊安心織布,心裡沒有半點疑慮。 過了不大一會兒,又有一位鄰居跑來,慌慌張張他說, 「曾於撞下大亂子了,他在齊國殺了人啦。」 曾子的母親仍舊沒一點兒驚慌的樣子,一面織布,一面說: 「不要聽信謠言,曾子不會殺人的,你放心吧。」 那人很認真地說:「不哪裡是謠言,他明明成了殺人犯,已被齊國官府給抓起來了!」 曾子的母親還是照樣織自己的布,頭也不抬地說。 「我知道自己的孩子,他不可能闖這么大的亂子。」
這個報消息的人還沒有走,門外又來了一個人,他還沒進門,就大呼小叫地嚷道: 「曾子殺人了,你老人家快躲一躲吧!」
曾子的母親見一連三個人來報告這可怕的消息,有些沉不住氣了。她想道: 「三個人都這么說,恐怕城裡的人都嚷嚷開這件事啦,要是人家都嚷嚷,那麼,曾子一定是真的殺人了。」 她越想越怕,耳朵里好似已聽到街上哄哄吵吵,官府來抓殺人犯的母親啦。 於是,她忙扔下手中的梭子,離開織布機。在那兩位鄰居幫助下,從後院逃跑了。
對一個人來說,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動搖自己正確的信念,不作無這是一則很有名的古人家庭教育故事。故事講的是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兒子哭鬧著也要跟著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回去等著我回來殺豬讓你吃肉。」 曾妻剛從街上回來,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殺豬,她急忙阻攔道:「我只不過是跟孩子說著玩哄他的。」曾子說:「同小孩子是不能開玩笑的。孩子年幼沒有知識,處處會模仿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今天你欺騙他,就是教他學你的樣子騙人。做母親的欺騙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啊!」於是,曾子殺了那頭豬,煮了肉給孩子吃。 這個故事告訴父母: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欺騙孩子。因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孩子都要跟著學。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行為要特別慎重。在這里,說明曾子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言傳身教的特點,家長的以身作則是教育子女成功的保證。我們有些父母認為,跟小孩子說話何必當真,這種想法是不懂得家庭教育,是很有害的。
根據的懷疑,那是多麼不容易呀。

熱點內容
水滸傳宋江故事 發布:2024-11-25 02:50:32 瀏覽:722
我字成語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11-25 02:28:31 瀏覽:254
猜成語月花 發布:2024-11-25 02:12:45 瀏覽:247
孔孟的故事名稱 發布:2024-11-25 02:06:16 瀏覽:865
南北什麼成語 發布:2024-11-25 02:04:48 瀏覽:641
十眼的成語 發布:2024-11-25 01:35:50 瀏覽:363
什麼什麼什麼中的成語 發布:2024-11-25 01:31:34 瀏覽:425
兔子的尾巴故事 發布:2024-11-25 01:30:45 瀏覽:83
英文短篇鬼故事 發布:2024-11-25 01:28:33 瀏覽:486
含哲的成語 發布:2024-11-25 01:24:20 瀏覽: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