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成語陰謀

成語陰謀

發布時間: 2024-11-09 17:02:59

1. 關於三十六計的成語三十六個

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

欲擒姑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走為上計

1、瞞天過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天知道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麼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

2、圍魏救趙

本指圍攻魏國的都城以解救趙國。現借指用包超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3、借刀殺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4、無中生有

本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現形容憑空捏造。

5、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東西。現比喻乘人之危,撈一把。

(1)成語陰謀擴展閱讀

來歷:

《三十六計》的作者是無法考證,它是百家兵法所長集合成為的一部獨立的兵書,它與孫武的《孫子兵法》以及孫臏的《孫臏兵法》關系都是比較完善的兵法,統一的兵法體系但作者並無關聯,都是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三十六計》一書由來推斷:迄今為止尚無准確的考證,可以斷定其產生的年代。至於說作者方面,更是杳無線索,難具結論,這些都無形之中給該書的存在,渲染上 了一層神秘色彩,愈發顯現出它在中國兵學著作史上的獨特魅力。

「三十六計」一語,始見於《南齊書·王敬則傳》,其謂「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文中的檀 公,據推測應為南朝時宋之名臣檀道濟,此公乃身經百戰之輩,功績十分矯人,且善用計,多有妙算。

2. 三十六計里的成語

瞞天過海、打草驚蛇、調虎離山、 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等。
1、瞞天過海
【解釋】:用欺騙的手段在暗地裡活動。
【出自】:清·無名氏《三十六記》:「瞞天過海。」
【譯文】:用欺騙的手段在暗地裡活動。
2、打草驚蛇
【解釋】: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出自】: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譯文】:王魯為當塗縣令,由於資產為目標,在部民連狀訴主簿貪污受賄在縣尹。魯國就判說:「你雖然打草,我已驚蛇。」
3、調虎離山
【解釋】: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須是親自用調虎離山計,一戰成功。」
【譯文】:子牙公須是親自用調虎離山計,一戰便成功。
4、 欲擒故縱
【解釋】:擒:捉;縱:放。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鬆戒備,充分暴露,然後再把他捉住。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大人這里還不要就答應他,放出一個欲擒故縱的手段,然後許其成事。」
【譯文】:人這邊還沒有重要到答應他,釋放出一個想抓獲故縱的手段,然後允許他成功。
5、釜底抽薪
【解釋】:釜:古代的一種鍋;薪:柴。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出自】:漢·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譯文】:我聽說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熱點內容
公主故事集 發布:2024-12-22 21:19:32 瀏覽:912
成語三遷 發布:2024-12-22 21:08:16 瀏覽:625
鵝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2 20:53:02 瀏覽:286
石鳥打一成語 發布:2024-12-22 20:48:29 瀏覽:545
拼音短故事 發布:2024-12-22 20:35:40 瀏覽:437
猜成語病 發布:2024-12-22 19:40:22 瀏覽:491
什麼什麼手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2 19:35:59 瀏覽:705
有蚌的成語 發布:2024-12-22 18:51:51 瀏覽:225
成語雞狗雲 發布:2024-12-22 18:48:36 瀏覽:769
圖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4-12-22 18:29:22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