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數學
『壹』 故事中的數學閱讀體會三百字
《故事中的數學》讀後感
打開《故事中的數學》這本圖文並茂的書,一個個故事頓時把我吸引了進來。
先來看看書中的七個章節吧,傻小子用數學、小說中的數學、笑話中的數學、成語中的數學、俗語中的數學、童話、寓言中的數學和計謀中的數學。哎呀,我都快讀得喘不過氣來了,原本以為數學只在我們的課本上,原來,它無處不在呀!細細讀了之後,才發現里邊的題還真夠難的,好多我都不會算。就拿成語中的故事來說吧,《鶴立雞群》不但告訴我們這個成語的意思,還幽默的引出薛仁貴「鶴立雞群」被王寶釧一眼相中的故事,接著又由拋綉球這件事引出某大國公主拋綉球選對象,儀式如下:公主17歲,在適合的求婚者中選出10人,圍著公主站一圈,由公主選一人做起點,按順時針方向,數到17的這個人即被淘汰,如此繼續進行下去,直到剩下最後一個人就是公主的丈夫。你能算出來嗎?這位公主採取實驗的辦法,用十枚金幣代替活人最終使自己如願以償。
怎麼樣?不簡單吧?這些題呀,每一個都把我給難倒了,我這才知道,自己的知識太少了。其實,數學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產生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它和生活中的人文景觀,天文氣象,金融理財等方面的知識有許多不解之緣。正如書的編者所說:「某一學科的自身發展離不開數學這門工具;數學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下面,我想把有關專家對這本書的評價呈現給大家: 做這些智力題,可以鍛煉人的思維能力,培養人的思維方法。使我們從錯綜復雜的現象中找到事物的本質,從紛繁的因素中找到事物變化的主要原因,使事物呈現出條理性。
《故事中的數學》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哦,多看這種書對我們的智力開發是很有效的,我建議大家要「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相信大家一定會成功的!!!
一切發現、發明、創造,都離不開科學的思維方法。但是,要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單純看教科書、聽老師講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思維方法是抽象的,它不像1+1=2那麼簡單,只有通過自己的想像,親自動手操作,經歷失敗,才能逐步形成。多做一些有趣的智力題,對於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非常有益
『貳』 短的數學小故事 4個
①我乘坐的雙層巴士中,1層連我在內一共有25名乘客,售票員告訴我2層的乘客人版數是1層的40%。那權么這輛車上總共有多少人呢?
②有隻猴子從森林裡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離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搬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饞,每往前走1米要吃1根香蕉,問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幾根香蕉?
③如果讓你擲兩顆骰子24次得到一個「雙六」,你覺得可能性大於50%嗎?
④有A、B、C三人。
A說:「我有1個哥哥,3個妹妹。」
B說:「我有2個哥哥,2個妹妹。」
C說:「我有3個哥哥,1個妹妹。」
實際上這3人都同為兄弟姐妹,那麼他們兄弟姐妹總共有幾人呢?
另附答案①、37
②、25
③、17世紀時,一個熱衷賭博的法國貴族安東·戈姆伯·切維利爾·德·梅爾懷疑賭博的機會一直不利於他。於是他寫信把自己的懷疑告訴了數學家布萊斯帕斯卡和皮埃爾·德 費馬。他們發現,擲24次得雙六的概率是35/36的24次冪,大約是0.49。這意味著玩很多次後總的來說是輸的。戈姆伯的小要求標志著概率論的誕生。
④、6
『叄』 五年級數學趣味故事
1、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蘇聯的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在返回大氣層時,突然發生了惡性事故——減速降落傘無法打開。蘇聯中央領導研究後決定:向全國實況轉播這次事故。
當電視台的播音員用沉重的語調宣布,宇宙飛船在兩小時後將墜毀,觀眾將目睹宇航員弗拉迪米·科馬洛夫殉難的消息後,舉國上下頓時被震撼了,人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電視上,觀眾們看到了宇航員科馬洛夫鎮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帶微笑叮囑女兒說:「你學習時,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小數點。聯盟一號今天發生的一切,就是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即使是一個小數點的錯誤,也會導致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壯告別。
2、一個故事引發的數學家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獃子」的雅號。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3、數學家的「健忘」
我國數學家吳文俊教授六十壽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運算和公式中。有人特地選定這一天的晚間登門拜門拜訪,寒暄之後,說明來意:「聽您夫人說,今天是您六十大壽,特來表示祝賀。」
吳文俊彷彿聽了一件新聞,恍然大悟地說:「噢,是嗎?我倒忘了。」 來人暗暗吃驚,心想:數學家的腦子里裝滿了數字,怎麼連自己的生日也記不住?
其實,吳文俊對日期的記憶力是很強的。他在將近花甲之年的時候,又先攻了一個難題——「機器證明」。這是為了改變了數學家「一支筆、一張紙、一個腦袋」的勞動方式,運用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數學證明,以便數學家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4、華羅庚的故事
同學們都知道,華羅庚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數學家。他僅有初中文憑,因一篇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得到數學家熊慶來的賞識,從此華羅庚北上清華園,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
1936年,經熊慶來教授推薦,華羅庚前往英國,留學劍橋。20世紀聲名顯赫的數學家哈代,早就聽說華羅庚很有才氣,他說:"你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可是華羅庚卻說:"我不想獲得博士學位,我只要求做一個訪問者。
兩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壘素數論,並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哥德巴赫問題發表18篇論文,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數學家出眾的智慧與能力。
5、動物中的數學天才
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組成底盤的菱形的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銳角為70度32分,這樣既堅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誤差極小。由此可見,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