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飛奪瀘定橋故事

飛奪瀘定橋故事

發布時間: 2024-11-01 03:59:42

⑴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120公里,終於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

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號手們吹起沖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22位英雄拿著剝殼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跟在他們後面的戰士們,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當突擊隊剛剛沖到對岸,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後的勝利,沖呀!」

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城裡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餘的都狼狽地逃跑了。

(1)飛奪瀘定橋故事擴展閱讀: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長征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1師第1團一部在 四川省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後,蔣介石急調川軍2個旅增援瀘定橋。

中央軍委為迅速渡過大渡河,挫敗國民黨軍前後夾擊紅軍的企圖,決定紅1軍團第1師及幹部團由安順場繼續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火速奪占瀘定橋。

一橋系安危,紅軍能否渡過大渡河,關繫到紅軍能否北上抗日,關繫到紅軍的生死存亡,關繫到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

27日晨,右路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2師第4團,由團長黃開湘(又名王開湘)、政治委員楊成武率領從安順場出發,沿途擊破川軍的阻擊,經2晝夜強行160公里,29日晨佔領了瀘定橋西橋頭。

飛奪瀘定橋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這次勝利體現了紅軍無限忠於人民革命事業的大無畏精神。

⑵ 強求巧渡金沙江和飛奪瀘定橋的故事。(全部)

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3日,軍委幹部團的同志們接受了搶奪皎平渡的任務。他們二話不說,翻山越嶺180里,當天夜晚就來到了金沙江邊。在渡口,他們幸運地找到了兩條船。 原來這兩條船是送探子來南岸探查情況的,探子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然後,他們乘坐這兩條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敵人的哨兵以為探子回來了,不以為意。他們來了個突然襲擊,一舉消滅了一連正規軍和一個保安隊,控制了皎平渡兩岸渡口。後來,他們又找到了五條船,動員了36名艄公。

與此同時,紅一軍團趕到了龍街渡口,紅三軍團趕到了洪門渡口,但這兩個渡口都沒有船隻,加上江寬水急無法架橋。軍委命令他們迅速轉到皎平渡過江。

在7天7夜的時間里,紅軍主力就靠這7隻小船從容地過了江。擔任後衛的9軍團在南渡烏江以後奉軍委命令一直繞圈子,忽南忽北,牽制了敵人部分兵力。

1935年5月6日,他們到了雲南東川與巧家縣之間,並於1935年5月9日在渡過了金沙江。兩天以後,敵人的追兵才趕到南岸。可紅軍早已毀船封江,無影無蹤地走了,體現出了將士們的機智與勇敢。

飛奪瀘定橋

當時百餘米的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約八十餘米的橋板,並以機槍、炮兵各一連於東橋頭高地組成密集火力,嚴密地封鎖著瀘定橋橋面。中午,紅四團在沙壩天主教堂內召開全團幹部會議,進行戰斗動員,組織了由連長廖大珠、指導員王海雲率領的22名奪橋突擊隊。

下午四點,22名勇士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三名戰士在王友才的率領下,緊跟在後,背著槍,一手抱木板,一手抓著鐵鏈,邊前進邊鋪橋板。當勇士們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放起大火、妄圖以烈火阻擊紅軍奪橋。

勇士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烈焰,廖大珠一躍而起踏上橋板,撲向東橋頭,勇士們緊跟著也沖了上來,抽出馬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此時政委楊成武率領隊伍沖過東橋頭,打退了敵人的反撲,佔領了瀘定城,迅速撲滅了橋頭大火。

整個戰斗僅用了兩個小時,便奇絕驚險地飛奪了瀘定橋,粉碎了蔣介石南追北堵欲藉助大渡河天險將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

(2)飛奪瀘定橋故事擴展閱讀:

飛奪瀘定橋簡介:

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東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240里。

終於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第2連連長和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牆密布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並與東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

巧渡金沙江簡介:

金沙江位於長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邊界的深山狹谷間,江面寬闊,水急浪大。如果紅軍過不去,就會被敵人壓進深山狹谷,遭致全軍覆滅的危險。當紅軍大隊人馬向金沙江挺進時,蔣介石如夢初醒,認定紅軍的目的地既不在貴陽,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無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達命令,控制渡口,毀船封江。就在紅軍抵進金沙江前夕,江邊的敵人已將所有船隻掠到北岸了。

⑶ 紅軍長征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1935年5月27日,紅一軍團二師四團出發,原定3天後抵達160公里外的瀘定,結果在28日清晨接到命令,限令必須於29日奪取瀘定橋,也就是說,四團必須在一天之內走完剩下的120公里。如果要完成這一任務,即使按照急行軍的速度,也得24小時不間斷地奔跑才行。

時任團政委的楊成武在著作《憶長征》中如此記錄:隊伍在前進著,在快速前進,真是快如風,一行行排列整齊的隊伍像腳下裝了輪子一樣,嗖嗖地從我身邊超越,一陣風卷過,又一陣風卷過。28日傍晚7點,距離瀘定橋還有60公里。

暗夜中的急行軍,沒有照明,星月無光。閃電突然劃過山谷,暴雨傾盆。濕滑崎嶇山路上,一腳踏空就會跌下深淵。每個人的體力透支幾乎都到了極限。一旦倒下,就有可能再也站不起來。這時候,所有黨團員把繩子綁在身上,拖拽著體力不支的戰士,渴了,抬頭喝雨水,餓了,嚼一口濕漉漉的生大米。

夜更深了,雨勢稍緩,大渡河對岸突然出現了一條火把長龍,這是川軍38團周桂三營長所帶的一個營,也在急行軍趕往瀘定增援,王開湘、楊成武二人商議:我們何不也點火把,對面要問,就讓俘虜回答,說是退下來的川軍好了。

於是,暗夜中,大渡河兩岸火把通明,兩條火龍齊頭並進。跑出幾十里之後,北岸川軍的火龍突然不見了。原來川軍宿營休息了。此時四團則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跑去。天色逐漸亮了,前面就是瀘定橋了。

此刻,百餘米的橋面上木板已被拆去約90米,敵軍盤踞北岸橋頭,機槍正對鐵索。29日下午4點,進攻開始了。幾十個沖鋒號同時吹響,槍彈像旋風般刮向敵人陣地,守軍別說探頭了,連槍都伸不出去。

眼見著幾十名紅軍戰士從鐵索上爬過來,勢頭不好,敵軍下令:放火燒。那些被拆下來堆在橋頭的橋板正好是燃料,一時間,火光熊熊,籠罩了橋頭。但這怎能擋住紅軍,沒有任何可以選擇的出路,只有迎著槍林彈雨強行沖過十三根寒光凜冽的鐵索。傍晚時分,紅軍勇士沖上了瀘定橋橋頭堡陣地,取得了奪橋勝利。

(3)飛奪瀘定橋故事擴展閱讀:

飛奪瀘定橋從命名到傳播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1935年5月29日,長征中的紅軍驚險奇絕地奪取了瀘定橋,突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當時擔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宣傳科長的彭加倫以一篇題為《飛奪瀘定橋》的短文記述了這段戰事,收錄在1937年2月於延安編成。

1942年正式出版的《紅軍長征記》中。936年6月至10月,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進入陝北革命根據地采訪,隨後撰寫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曾專章深入細致地介紹了當時紅軍的情況以及長征。斯諾說,他在延安采訪時曾見到《紅軍長征記》正在編的部分稿子。

但他在該書述及大渡河畔戰事時取題為「大渡河英雄」,「飛奪瀘定橋」一名並未借斯諾的著作得到傳播。《紅軍長征記》因戰爭年代的條件限制,印數和影響都很有限。1955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20周年,人民出版社以《紅軍長征記》為主體編輯出版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

廣大讀者才知道了彭加倫以飛奪瀘定橋命名記述的長征戰事。值得注意的是,該書結尾附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概述,在敘述中已經用了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等後來慣用的表述,但在述及奪取瀘定橋時卻說強佔了瀘定橋天險,可見飛奪瀘定橋此時還沒有成為慣用表述。

1959年,劉伯承元帥在《八一雜志》第20期發表著名的《回顧長征》一文時談及我軍攀援鐵索沖過大渡河,也未用飛奪瀘定橋一詞。

1964年9月,空政文工團以中國民族藝術團的對外名義出訪蒙古、蘇聯、匈牙利、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緬甸六國,進行交流演出。演出節目中就包括經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審查通過的舞蹈《飛奪瀘定橋》。由此,飛奪瀘定橋的故事以藝術的方式在國際上得以傳播。

熱點內容
路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11-01 09:15:19 瀏覽:874
兒童西遊故事 發布:2024-11-01 09:15:19 瀏覽:704
老梁故事匯畢福劍 發布:2024-11-01 09:08:02 瀏覽:763
瘋狂猜成語十 發布:2024-11-01 09:00:56 瀏覽:764
胸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11-01 08:51:42 瀏覽:499
植樹造林的故事 發布:2024-11-01 08:45:38 瀏覽:60
我的故事手抄報 發布:2024-11-01 08:38:19 瀏覽:271
勵志故事大全下載 發布:2024-11-01 08:38:18 瀏覽:192
論字成語 發布:2024-11-01 08:36:56 瀏覽:329
手指幼兒故事 發布:2024-11-01 08:36:55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