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成語
Ⅰ 誅字開頭的成語
以誅開頭的成語:
誅盡殺絕、誅求不已、誅求無厭、誅求無已、誅求無度、誅鋤異己、誅不避貴、誅凶殄逆、誅暴討逆誅求無時誅意之法誅故貰誤誅心之律誅凶討逆誅一警百誅心之論
Ⅱ 誅的成語有哪些
帶誅字的成語有很多,比如誅鋤異己、誅求無厭、天誅地滅、天地誅戮、不教而誅、比屋可誅、誅暴討逆、罪不容誅、斧鉞之誅、天地誅滅、誅故貰誤、筆伐口誅、誅求無度、禁暴誅亂、賞立誅必、死有餘誅、誅求無已等。
一、誅鋤異己
【解釋】:誅:殺;鋤:鏟除。指消滅和清除在政治上反對自己或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
【出自】:《梁書·止足·陶季直傳》:「齊武帝崩,明帝作相,誅鋤異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頗忌之,乃出為輔國長史、北海太守。」
白話文:「齊武帝逝世,明帝做宰相,鏟除異己,陶季直不能奉承,明帝很忌諱的,於是出任輔國長史、北海太守。」
【示例】:而鎮壓人民的反對,竟不惜採用最卑劣無恥的手段來誅鋤異己。——郭沫若《悼聞一多》
【近義詞】黨同伐異
二、誅求無厭
【解釋】:誅求:需索。指勒索詐取沒完沒了。
【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經敝邑褊小,介於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
白話文:「經過敝國狹小,夾在大國,索求沒有時間,因此不敢安居。」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近義詞】誅求無己、貪得無厭
【反義詞】心滿意足
三、天誅地滅
【解釋】:誅:殺死。比喻罪惡深重,為天地所不容。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神明鑒查。」
白話文:「我等六人中只要有私心的人,天地滅,神靈鑒查。」
【示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剝削階級的人生觀。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天理難容、不得善終、天地誅滅
【反義詞】天經地義
四、天地誅戮
【解釋】:猶天誅地滅。比喻為天地所不容。同「天地誅滅」。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回:「若有瞞昧,天地誅戮。」
白話文:「如果有欺矇,天地所不容。」
五、不教而誅
【解釋】: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出自】:《荀子·富國》:「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白話文:「所以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就刑罰繁多而邪惡不能戰勝;教而不懲罰,那麼邪惡的人不受懲罰。」
【示例】:大人限他們三個月叫他們戒煙,寬之以期限,動之以厲害,不忍不教而誅。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用於書面語
【近義詞】仁至義盡、引入歧途、不教而殺
【反義詞】諄諄教誨、誨人不倦、諄諄告誡
Ⅲ 與誅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與誅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
口誅筆伐、
罪不容誅、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天誅地滅、
人人得而誅版之、
不測之權誅、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誅意之法、
誅凶殄逆、
筆誅墨伐、
誅一警百、
誅鋤異己、
斧鉞之誅、
誅凶討逆、
誅暴討逆、
賞立誅必
Ⅳ 看圖猜成語誅字開頭的
以誅開頭的成語:
誅盡殺絕、誅求不已、誅求無厭、誅求無已、誅求無度、誅鋤異己、誅不避貴、誅凶殄逆、誅暴討逆、誅求無時、誅意之法、誅故貰誤、誅心之律、誅凶討逆、誅一警百、誅心之論
Ⅳ 帶誅的四字成語
口誅筆伐、
罪不容誅、
天誅地滅、
不測之誅、
誅意之專法、
誅凶殄逆、
筆誅墨伐、
誅一警百、
誅鋤異己、
斧鉞屬之誅、
誅凶討逆、
誅暴討逆、
賞立誅必、
綉斧之誅、
誅故貰誤、
天地誅戮、
不教而誅、
誅心之論、
赦事誅意、
伏法受誅、
誅不避貴、
重賞嚴誅、
誅心之律、
朋坐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