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從成語看

從成語看

發布時間: 2024-10-10 06:03:01

1. 成語中的哲學

成語中的哲學道理

1、畫蛇添足

「畫蛇添足」是一個比喻做多餘的事、反弄巧成拙的成語。這個成語揭示了深刻的哲理。成語說的是:楚國有一個貴族人家,一次祭禮完畢後,把所用的一杯酒貨給了幾個門客。幾個門客面對著一杯酒,一時不知怎麼辦才好。後來有個門客想出了一個主意,說:「我有個辦法,咱們在地上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杯酒。」眾門客一致同意,於是就開始各自畫蛇。轉眼之間,其中一人首先畫好了一條蛇。他拿起酒杯正想喝,看見別人還沒有畫完,便左手拿杯,右手握筆,得意忘形地說:「看這條蛇沒有腳,讓我給它添上幾只。」正當他在給蛇添足時,另一個門客的蛇已經畫完,於是從第一個人手裡奪了酒杯,大聲說:「蛇本無足,你為什麼給它添上?」說罷,舉杯一口飲盡。畫蛇腳的人,張口結舌,說不出一句話來。

蛇本來沒有腳,可那個自作聰明的人硬給它添上幾只腳,結果,從勝利者變成了失敗者。這里所包含的哲學道理就是,客觀事物原本怎樣,人們就應該如實地反映它,否則,人為地或主觀任意地添枝加葉,歪曲了事物的實際面貌,就必然得到相應的「懲罰」。從廣義上說,客觀事物的規律是怎樣的,人們就應該如實地反映,在反映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差錯或認識不足,但決不能主觀地、任意地歪曲它。「畫蛇添足」雖是一個久遠的故事,但在我們現實工作中有時也會遇到類似的情形。有些人在處理問題時,不是如實地反映客觀實際,不是依據實際情況訂計劃、想辦法,而是自作聰明,任意標新立異,硬把自己的空想強加於客觀實際,從而招致工作失誤。這與「畫蛇添足」實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採用主觀任意性代替客觀實際的哲學思維方法。我們應該屏除或盡力避免這種思維方法。

2、荊人循表

說起思想僵化,在《呂氏春秋察今》中的「荊人循表」的故事,可謂是典型了。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有一次楚國和宋國作戰。楚國打算偷渡瀋河,襲擊宋國。於是派人到河岸邊,在可以渡過的淺水地方作了標記。後來河突然漲水,已不能徒步渡河了。但是楚國的軍隊不顧情況的變化,仍然按照原定計劃,在深夜裡順著灤河岸邊作了標記的地方徒步渡河。河水又湍又急,一下子淹死了1000多人。士兵們驚慌失措,好像房屋倒塌下來一樣,大吵大嚷,亂作一團,真是「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這個故事形象地刻畫了楚國軍隊的死板。河不是「死水一潭」,其深淺緩急不會常駐不變,但楚軍卻只顧循表,當然會鑄成大錯了。其實任何事物,都是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的,事物出現一定的相對穩定的狀態是有條件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條件的改變,原有的狀態就會改變。孫武說得好:「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說來,即具體事物的存在狀態,會隨著條件變化而改變。如果人們的思想不注意事物存在的具體條件的變化,不隨其改變作出相應的調整,就會使思想脫離實際,造成思想僵化,從而在具體行動中出錯。

思想僵化的危害是極大的。人們做事情總是有一定的計劃的,而正確的計劃只有來自對客觀事物的准確的分析和判斷,這實質上就意味著對客觀事物的存在狀態和條件有個正確的認識。但是,客觀事物總是變化的,這就要求人們在思想上作出相應的改變,否則就會造成指導思想過時,從而使行動的後果與自己的願望背道而馳。無論個人和國家都是這樣的,就拿國家處理經濟問題來說:市場的供求矛盾總是隨著具體的條件變化出現各種具體情況,有時是供不應求,有時卻是供過於求。如果不注意這些具體的變化,或把針對供不應求採取的經濟政策用於供過於求的矛盾狀況,或把針對供過於求採取的經濟政策用於供不應求的矛盾狀況,都會造成經濟決策上的重大失誤。當然,解決各種問題要靠各種專業知識,但是,從上述所講的思想僵化的危害性來看,說明掌握正確的哲學思想,可以使人們在思維方法上既唯物又辯證地看待問題,從而避免犯一般性的思想方法的錯誤。

3、貓羊相及

眾所周知,我國有個成語叫「風馬牛不相及」。此典故出自《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下相及也。」意思是說,你住在北邊的齊國,我住在南邊的楚國,兩地相距十萬八千里,即使馬牛走失,也達不到對的境內。後人沿用此語作比喻,來說明毫不相乾的東西是扯不到一塊去的。而這里卻說「貓羊」相及,說怪也不怪,貓和羊可相及,可以聯系在一起,這是達爾文的偉大發現。「食物鏈」,是達爾文在論述生物進化的觀點時曾提到的一項著名而有趣的發現。他在研究生物時觀察到,在養貓愈多的地方,羊也養得愈多。貓和羊有何相干呢?原來羊吃一種三葉草,這種草是靠丸花蜂授粉的,而田鼠為吃這種蜂蜜又往往會破壞蜂窩,所以,田鼠多了,蜂就少,從而三葉草傳粉的機會也就少。相反,養貓愈多,田鼠就愈少,丸花蜂因而也就愈多;三葉草傳粉機會多了,就能獲得好收成;三葉草愈多,牧草充足,喂的羊也自然就愈多了。因此,「貓一田鼠一丸花蜂一三葉草一羊」之間就形成了一根相互聯系的生物的食物鏈。

達爾文所發現的「食物鏈」,揭示了生物界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規律。它表明有許多事物看起來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卻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實,在客觀世界中,不僅有食物鏈,而且還有其他相互聯系的「鏈條」。從宇宙星繫到微觀粒子,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從自然到人類社會,從客觀世界到主觀世界,無不處在普遍聯系的相互影響和制約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說:「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植物生長總是和一定的陽光、溫度、雨露、水分、土壤等相聯系。一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與一定的社會、學校、家庭影響相聯系。人的有機體的各部分也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人體的各個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及其功能都是互相聯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約的。

總之,依據客觀事實,用唯物辯證的眼光觀察和思考問題,就能使看來互不相及的事物聯系起來。當然,這不是人為地創造的,而是客觀事物原本如此,只不過是被人們正確地認識到了。

4、庖丁解牛

戰國時期,魏 國的國君魏惠王有一次來看庖丁宰牛。庖丁是魏國著名的廚師,他解剖牛的時候,手、腳、肩膀、膝蓋的動作和刀的響聲。同音樂一樣有節奏,他毫不費力地把牛的骨頭和肉分割開來,手起刀落,干凈利索。魏惠王看後十分驚嘆、佩服,便問他:「你的手藝怎麼這樣高啊?」 庖丁答道:「其實,這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我對牛的肉和骨頭的結構已經很熟悉了。開始,我眼中所看見的,都是一頭頭完整的牛。學了三年之後,我看到的就不是一頭整牛,哪裡是關節,哪裡是筋骨,從哪裡下刀,需要用多大力氣,全部心中有數,我順著肉和骨頭相接的地方,一刀一刀地把它們分開,毫不費力。」他接著說:「一般宰牛人用的刀,一個月就得換一把,因為他們的刀刃經常碰到骨頭,宰牛的能手可以一年換一把刀,因為他只用刀來割內。可是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幾年,解剖了幾千頭牛,還像新刀一樣的鋒利,因為肉與骨頭之間有一條縫,我看準了它輕輕地把刀插進去,肉就一塊一塊地落下來。當然,遇到復雜的結構,我也要聚精會神,認認真真,小心翼翼,才能萬無一失。」

庖丁解牛,在他的眼中不僅是完整的牛,而且還看到了牛的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在客觀事物中,聯系是非常普遍的,有內部的,有外部的,有必然的、有偶然的,有本質的,侖非本質自。之和事物內部的、穩定的、必然的、本質的聯系就是事物的規律性。這種規律性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存在的特點和發展的趨勢,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管我們承認與不承認,認識到與沒有認識到,對我們有利還是有害,只要條件存在它就必然發揮著作用。因此,我們在工作過程中一定要正確地認識規律,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辦容。這是唯物主義一元論的要求,同時,在規律面前人們並不是完全的消極被動,我們又可以認識規律,利 用規律來取得改造自然和社會的良好效益,這就是正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問題。

庖丁自覺不自覺地在實踐中遵循這一基本原理,他知道解牛必須按牛自身的構造出發,不能蠻干,要遵循解牛的規律,而要想解好牛就必須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實踐,去認識。經過20年的實踐,他終於清楚地了解了牛各器官的位置及骨路的特點,認識到了解牛的規律性,於是才能游刃有餘,毫不費力地把牛的骨頭和肉分割開來了。

5、歧路亡羊

戰國時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叫楊朱。有一天,他的鄰居跑丟了一隻羊,於是全家出動尋找,又來請楊朱的奴僕幫助尋找。楊朱問道:「僅僅丟了一隻羊,為什麼需要這么多人去找?」鄰居說:「村外的岔路太多了,所以人去少了不行。」於是楊朱就讓奴僕和鄰居一起去找羊。過了半天,找羊的人陸續都回來了。楊朱問鄰居:「羊找到了吧沖鄰居垂頭喪氣地說:「跑丟了,沒有找到。」楊朱又問:「怎麼會找不到呢?」。鄰居答道:「岔路太多了,岔路之中又有岔路,誰知道羊跑到哪裡去了?所以找不到了。」「原來是這樣。」楊朱沉思了好久,半天沒有笑容。他的學生見他這樣,感到非常奇怪,不解地問:「丟了一隻羊,並不是一件大事,況且又不是老師的,角為什麼這樣悶悶不樂呢?」楊來回答說:「我並不是為了一隻羊,而是由這件事聯想到我們學習和研究學問的事。如果另們在學習方面,東抓一把,西抓一把,不能專心致志,也會像在岔道上找羊一樣,結果一無所獲。」

在這里楊朱闡述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哲學原理,也就是識在我們做任何一件工作中,都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在同一個事物之中也存在著眾多的矛盾,在復雜的矛盾群體中,各種矛盾力量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在事物的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及發展方向。這一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決定和影響著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與此相反,其它的、處於次要地位的矛盾則是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展不起決定性作用,但是,它也會反過來影響主要矛盾的發展和解決。由於容物發展過程中各種矛盾力量的關系處在不斷的變化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區分不是凝固的、僵死的,在一定條件下,它們的地位會發生轉化。這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以及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主要矛盾決定著事物的存在和發展.因此我們在工作中就一定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而次要矛盾又影響著主要矛盾的解決,所以在把側重點放在主要矛盾的同時,還要兼顧次要矛盾的解決。不論是在學習上,還在工作上都是如此。在歧路之羊的典故中,有那麼多的岔,如果不分主次,平均分配人力,結果只能徒勞而返。如果分析一下各條路的情況,看看羊最可能從哪條路上跑有重點地去找,找回來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6、紙上談兵

古人說得好,「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這就是中國古代樸素的知行觀。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說就是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如何看待知與行,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反映了不同的哲學思想。「紙上談兵」就是片面強調理論,而忽視實踐的形而上學的錯誤做法。《史記廉頗商相如列傳》是這樣講的: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有個兒子,叫趙括,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真可謂熟讀兵法。其實,他的父親早已看穿了他,認為趙括只是死啃書本教條,如果真叫他帶兵,「破趙軍者必括也。」相如也看出了這一點,說趙括只是徒然能背他父親的兵書,並不知結合實際運用。可惜趙王不聽勸說,還是以趙括為將,抵抗秦軍。果然,因趙括死搬教條指揮作戰,使40萬大軍全部覆沒,趙括也死於亂箭之中。

這一故事生動地說明了理論脫離實際的危害性。知道或懂得理論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只是知,而不知怎樣行,則會貽害無窮。有的人只會靠嘴巴賣弄自己的學識,一碰到具體問題就束手無策,於事無補。在范鎮的《東齋記事》中就有一個「費鐵嘴」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一天,蜀國國王聞知宋朝天兵要進攻蜀國,非常恐懼。朝中的大臣們都在物色能去抵抗天兵的人。此時有一個外號叫「費鐵嘴」的人,走到國王面前答話。大家都以為他不光有「識」,而且還有膽量。仔細聽著,他卻說:「這個事兒,我可絕不敢幹。」於是,大家都笑著退朝了。「費鐵嘴」只能說.不能幹,有什麼用呢?所以大家譏笑他。

人類掌握知識或理論的目的在於在實踐中發揮作用。這樣的理論和知識才具有生命力。人們只有根據復雜多變的具體條件靈活地運用理論和知識,並通過實踐進步深化,才能使它成為人類的寶貴財富。再好的理論如果不和實踐相結合,就只能是紙上談兵。趙括就是因死讀兵書,而不懂得如何應用,而兵敗身亡的。

7、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是《三國演義》.上的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曹操帶兵打仗,行軍途中,士兵口裡冒煙,渴得要命,但是又找不到水。曹操見此情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用馬鞭往前面樹林一指,說道:「前面就是梅林,樹上結了許多又大又酸的果子,可以用來解渴了。」士兵一聽是梅子,嘴裡分泌出許多唾液,也就不渴了。

這個望梅止渴的故事,更確切地講應該是聽梅止渴,因為事實上沒有梅林,大家自然也看不到梅林,只不過聽了曹操的一句話。這里所反映的是人的消化系統與梅酸的聯系,曹操利用了這種聯系,巧妙地為士兵們減輕了乾渴的威脅。而這種聯系可以用條件反射來解釋。

不管人還是動物,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反射活動進行的,反射分為條件反射和無條件反射兩種,無條件反射是人及其它一切動物生來具有的反射,是遺傳的本能。而條件反射是以無條件反射為基礎的,由動物自身活動的經驗而建立起來的,或者說是後天學習來的。比如,食物能引起狗的興奮,會立即分泌唾液,這是無條件反射。但是如果每次餵食時都給狗以燈光刺激,那麼久而久之狗一見到燈光就會分泌唾液。這時感覺到燈光的興奮點與感覺到食物的興奮點溝通了起來,這種反射叫條件反射。不管是條件反射還是無條件反射,都是人與其它動物共同具有的。人與其他動物在反射問題上的差別並不在於此。

條件反射是接受外界刺激之後而引起的反射活動。在建立這種反射的時候必然要經過一定的途徑。經過眼、耳、鼻、舌、身這樣的感覺器官將外界刺激傳導到腦所引起的反射,被稱為是第一信號系統,這是人與其它動物共同具有的。但是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創造性的活動,人的意識所需要反映的東西.無論從深度、廣度都遠遠超過了其它動物。第一信號系統不能滿足這種反映的需要,因而出現了第二信號系統。也就是藉助於語言這一反射的信號所引起的反射活動。語言抽象地表達了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因此人的這種反射的廣度、深度都達到了其它動物無法比擬的高度。第一信號系統約反射是具體形象的反射。而第二信號系統的反射則是抽象概括的理性的反映。

人在看到梅林、酸梅時分泌唾液,這是第一信號系統基礎上的反映。而當人們聽到別人講到梅林,酸梅,通過語言這一途徑,引起了反射,分泌了唾液,這是在第二信號系統基礎上的反映。這是人與其它動物的本質區別。難怪士兵一聽到曹操謊稱有梅林便不覺那麼乾渴了。

8、胸有成竹

北宋時期有一位著名畫家叫文與可,他特別擅長畫竹子,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清秀逼真,非常出色。文與可學畫非常認真,為了畫好竹子,他在窗前種了許多青竹,每天都仔細觀察竹子的枝葉狀態和生長情況,了解竹子在不同季節和不同天氣里的形態變化。經過長期的種竹實踐和觀察、揣摩,他不僅對竹子的特性了如指掌,而且在腦海里形成了各種各樣竹子的形象。正因如此,在他動筆作畫之前,要畫什麼樣的竹子,怎樣構圖、著墨,他心中早就有了輪廓,不必費盡心思,反復琢磨,而能一揮而就,揮灑自如,出色地面出各式各樣的竹子。因此他的一位朋友贊揚他說:「與可畫竹時,胸有成竹。」意思是說文與可在畫竹子的時候,完美的竹子形象,早就在他的心裡構思好了。

文與可畫竹之所以揮毫潑墨自如,方面是由於他本身的國畫功底;另一方面則是他長期的觀察、實踐,這裡面就體現著人類對事物的認識從必然向自由的發展。必然指的是客觀事物的規律,也就是客觀事物內部的、本質的、穩定的聯系。自由是指人們對於必然規律的認識以及對於客觀世界的改造。自由不在於擺脫客觀規律而獨立,而在於認識這些規律,利用這些規律來改造客觀世界。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我們能否認識到,也不管我們是否喜歡它,需要它,只要條件具備,規律都要發揮作用。在人們還沒有認識到某種規律時,在某方面就處於盲目的被支配地位,沒有任何自由可言。一旦人們認識了某種規律,就可以自覺地運用它來改造客觀世界,這時人們就掌握了自由。從整個社會的情況來看,原始人對客觀規律知之甚少,所以幾乎沒有什麼自由,現代人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規律,社會規律,就有了較大的自由。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將會有越來越大的自由,但是由於客觀世界發展的無限性,絕對的、徹底的、脫離必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文與可畫竹就有著這樣一個從必然向自由的發展過程。他開始畫竹時也不是得心應手的,只是機械地臨摹竹子的外形。那時對於畫竹他還是處於必然王國。為了畫好竹,他又種竹又觀竹。不僅竹子的一般形態已牢記在心,就是對不同季節竹子枝葉的變化,不同種類竹子的特徵也都丁如指掌。這時他對竹的了解就由必然王國進入了自由王國,畫起竹來自然得心應手,胸有成竹了。

9、刻舟求劍

戰國時候,有一個楚國人坐船渡江。船正在江中行駛著,他一時疏忽,「撲通」一聲,將隨身所帶的寶劍掉到江里去了。他馬上在船舷上落劍的地方.,刻下一個記號,並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劍就是從這里掉下去的。」船在江中行駛了好久,終於靠了岸。他急忙從船上刻著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尋找寶劍。結果,撈了半天什麼也沒撈到。

這就是著名的「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船是不停地向前走的,劍落在了江心,距離船停靠的岸邊已經很遠了。在船上刻上記號怎麼能找到劍呢?從這里我們必須正確地把握運動和靜止的辨證關系。

物質世界是處在永恆的運動、變化、發展之中的,絕對的靜止,脫離運動的靜止都是不存在的。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從無機界到生命有機界直到人類社會,都沒有不運動的事物。就運動的基本形式來說,即包括簡單的位置移動,場所變更的機械運動,也包括物理運動,化學運動;有各個生物體自身變化的新陳代謝運動,也有以社會基本矛盾的出現、激化、解決為標志的社會運動。運動是普遍的,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承認與不承認這種絕對的運動是唯物辨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之一。

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那麼對於一個具體的物質形態來講又有靜止的一面,比如一個人就其外形來看,一段時間內看不出有什麼變化。一件傢具放在屋子裡與其它東西相比較也沒有位置的變化。我們坐在船里船在動而我們沒有離開座位半步。承認這種一定條件下的靜止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就無法使我們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但是這種靜止只是相對的,是絕對運動的一種特殊形態。雖然一個人在一段時間沒有大的變化,但這只不過是沒有質變,量的變化總是有的;一件傢具放在屋裡沒有位置的變化,但它有內部的分子運動;我們坐在船上相互之間沒有位置移動,但相對於岸上的參照物仍然在運動。因此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這個楚國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以為只要自己坐的位置不動,其它條件也一定不動,結果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寶劍了。

10、鄭人買履

春秋時期,有個鄭國人打算到集市上去買鞋穿,於是,他先把腳的長短量了一下,記下了一個尺碼,可是他在臨走時粗心大意,競把尺碼忘在家中。到了集市上找到賣鞋的地方,正要買鞋;忽然想起尺碼的事,於是就對賣畦的說:「我把鞋的尺碼忘在家裡了,等我回家把尺碼拿來再買。」說完就往家裡跑。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碼,又急急忙忙地返回集市上時,天色已晚,集市已經散了。他白白地跑了兩趟卻又沒有買到鞋子。有人知道了這件事,覺得非常奇怪,就問他:「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偏偏要回家去拿尺碼呢?」他卻振振有詞地答道:「我量的尺碼是非常準的,用腳哪有尺碼准確呢?」

這個「鄭人買履」的寓言故事非常深刻地諷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條而不顧客觀實際的人。在實際工作中的教條主義主要是不理解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的關系,而把理性認識絕對化。我們認識事物的時候,開始只是接觸和了解這一事物的表面聯系和外部特徵,這是感性認識,是直觀的、片面的。在我們不斷地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感性認識不斷積累和反復,於是對這一事物的認識不斷深化,正確反映了這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這個認識就是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單憑感官無法完成的.認識,這個認識已不是對於事物表面的外部聯系的認識;而是能夠指導實踐活動的經過抽象思維而形成的認識了。在我們的實踐活動中,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成功率極低,但如果只注重理論而不從實際出發,不相信產生理性認識的實際,那就會步入教條主義的歧途。這個鄭國人白白地跑了兩趟,只相信自己量出來的尺碼,卻不相信產生這個尺碼的自己的腳,實際上就是犯了這種教條主義的錯誤。實際生活中,仍然有人在重犯鄭人買履的錯誤,他們輕視或否認感性認識,不從實際出發、不調查研究,只是從本本出發。不是把馬列主義當作行動的指南而是當作教條,當成包醫百病的葯方,不問時間、地點、條件而生搬硬套,而對於本本上沒有提到的事情則一籌莫展。這種教條主義實質上抽去了馬克思主義的靈魂,扼殺了真理,是必須屏棄的。

2. 帶有看字的成語有哪些

冷眼靜看、刮目相看、看破紅塵、霧里看花、另眼相看。
一、冷眼靜看
白話釋義:形容從旁冷靜而仔細地觀察。
出處:·《上盧三拾遺以言見黜》:「冷眼靜看真可笑,傾懷與說卻為冤。」
朝代:唐
作者:徐夤
譯文:從旁冷靜而仔細地觀察發現真可笑,傾盡心意說的話還是被冤枉了。
二、刮目相看
白話釋義: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來看待。
出處:《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朝代:晉
作者:陳壽
譯文:離開三日,就應該用新的眼光看待。
三、看破紅塵
白話釋義:看透人世間的一切,指對生活不再有所追求。
出處:·《鏡花緣》:「看這話頭,他明明看破紅塵。」
朝代:清
作者:李汝珍
四、霧里看花
白話釋義:比喻老眼昏花、模糊不清。
出處:·《小寒食舟中作》詩:「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朝代:唐
作者:杜甫
譯文:春天的時候乘坐水船像在天上坐一樣,老年的時候看花像在霧中看一樣。
五、另眼相看
白話釋義: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多指把某個人(或某種人)看得不同於一般。
出處:·《初刻拍案驚奇》:「我等一實對,便把我們另眼相看。」
朝代:明
作者:凌濛

熱點內容
什麼什麼長什麼成語 發布:2024-10-10 08:11:34 瀏覽:572
萬象的成語 發布:2024-10-10 08:10:23 瀏覽:663
各有所長的故事 發布:2024-10-10 08:02:14 瀏覽:638
挪的成語 發布:2024-10-10 08:02:12 瀏覽:965
看故事的 發布:2024-10-10 07:57:28 瀏覽:196
瘋狂成語鼠 發布:2024-10-10 07:48:34 瀏覽:882
小故事野戰 發布:2024-10-10 07:47:58 瀏覽:455
每字的成語 發布:2024-10-10 07:47:17 瀏覽:227
含有方的成語 發布:2024-10-10 07:28:28 瀏覽:435
成語什麼遮 發布:2024-10-10 07:02:43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