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關於感恩故事

關於感恩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9-10 11:16:15

1. 感恩節感人的經典小故事有哪些

感恩的小故事(一)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
感恩的小故事(二)
愛情使者丘比特問愛神阿佛洛狄:「LOVE的意義在哪裡?」
阿佛洛狄說:
「L」代表Listen(傾聽),愛就是要無條件無偏見地傾聽對方的要求,並且予以協助。
「O」代表Obligate(感恩),愛需要不斷的感恩,付出更多的愛,灌溉愛的禾苗。
「V」代表Valued(尊重),愛就是展現你的尊重,表達體貼,真誠的鼓勵,發自內心的贊美。
「E」代表Excuse(寬恕),愛就是仁慈的對待,寬恕對方的缺點和錯誤,接受對方的全部。
愛神對於愛的意義的詮釋如此深沉厚重,我們只有用心聆聽對方的心聲,才能感受對方的心跳,也才能彼此進駐對方的心裡;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面對對方,面對生活,你就會享受到愛的快樂,愛的幸福;尊重對方也就是尊重自己,你人生的境界才會曠達,致遠;寬恕對方,包容對方的一切,你的愛才會深遠。
我們都想要一份長久的愛,所以要永遠學會-傾聽對方,感謝對方,尊重對方,寬恕對方。
感恩的小故事(三)
在阿拉伯傳說中,有兩個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他們吵架了,一個還給了另一個一記耳光。被打的覺得受辱,一言不發,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們繼續往前走。直到到了肥沃的田野,他們就決定停下。可是,被打巴掌的那位不小心掉進水裡差點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來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的朋友好奇地問說:「為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要刻在石頭上呢?」另一個笑了笑回答說:「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幫助,我們要把它刻在心裡的深處,那裡任何風都不能抹滅它。

2. 名人感恩故事或勵志故事

1、孫中山患肝癌不忘感恩

有一天,孫中山先生病了,住院治療。當時,孫中山已是大總統、大元帥了,對醫務人員仍很尊重,講話很謙遜。

平時,無論是早晨或是晚間,每當接到護士送來的葯品,他總是微笑著說聲:「謝謝您。」敬誠之意溢於言辭。

1925年,孫中山患肝癌,彌留之際,當一位護理人員為他搬掉炕桌時,他安詳地望著她,慈祥地說:「謝謝您,您的工作太辛苦了,過後您應該好好休息休息,這陣子您太辛苦了。」

聽了這番話,在場的人都泣不成聲。世界上,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和等級差異,尊重每一個職業,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孫中山做到了。

2、八吊錢,一輩情

梅蘭芳能成為京劇大師,除了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他的背後還有個特殊的智囊團。成員多是京城名流,因為酷愛京劇,自發組織起來。

為他出謀劃策、創作劇本、聯系演出,出錢出力,事無巨細,幾乎無所不包。這些人都是梅蘭芳的超級「粉絲」,因此被形象地稱為「梅黨」。

李宣倜便是「梅黨」中人。清末時他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回國後任三品御前侍衛,人稱「三爺」。梅蘭芳出身貧寒,幼年喪父,跟隨祖母生活。

他自幼入科班學藝,10歲起登台演出,自此嶄露頭角。李宣倜對梅蘭芳極為賞識,幫他修改過不少唱詞,還接濟過梅家,兩個人由此結下了一世情緣。

梅蘭芳15歲那年,不幸染上了白喉病,仍每日帶病堅持演出。當時的醫療水平可想而知,若治療不及時,白喉病會危及生命。

李宣倜得知情況後,不由得心急如焚,馬上跑去梅家,找到梅蘭芳的祖母質問:「小孩都病得這么重了,干嗎還讓他登台演出,,這不是要孩子的命嗎?」

祖母頓時淚下,嘆息道:「三爺,您有所不知,我們全家都靠這孩子每天唱戲賺的8吊錢來養活。他一天不唱,一家人就揭不開鍋,我也是迫不得已啊!」

李宣倜當即吩咐:「那好,從明天起,你每天派人到我家去取8吊錢來,馬上送孩子去治病,治好了為止。」對於貧病交加的梅家而言,這無異於雪中送炭,梅蘭芳的祖母大為感激。

果然每天到李家去取8吊錢。全家的生活來源有了保障,梅蘭芳就不必再去演出,每天待在家裡安心養病。40天後,梅蘭芳病情痊癒,重新登台。

李宣倜接濟梅家,完全是出於愛才心切,以他當時的顯赫地位,自然沒把這300多吊錢放在心上,但梅蘭芳卻對此番恩情終生不忘!

歲月沉浮,人生的際遇總是很難捉摸,更何況是在亂世之中。兩人在晚清時結識,經歷了清朝覆滅、民國建立,後來抗日戰爭爆發,梅蘭芳蓄須明志,拒絕與日本人合作。

李宣倜卻在汪偽「南京國民政府」任職。抗戰勝利後,梅蘭芳名滿天下時,李宣倜已淪為「漢奸」,妻離子散,窮困潦倒。他蝸居在上海的一間小公寓里,無依無靠,晚景凄涼。

富貴時的朋友早已消散,別人對他唯恐避之不及,但梅蘭芳從不避嫌,不光每月資助他200元生活費,還經常派上海的弟子去陪他聊天解悶。

梅蘭芳每次到上海演出,必先把李宣倜接來吃飯,依然畢恭畢敬,喊一聲「三爺」。1961年,李宣倜病重,彌留之際,梅蘭芳侍奉床前,緊握住他乾枯的雙手。

動情地說道:「三爺,您放心,身後之事,我一人承擔。」老人聞言,潸然淚下,不久之後安然辭世。他生前是「漢奸」,幾乎沒有朋友,身邊也沒有親人,全部後事均由梅蘭芳親力親為。

操辦妥當。兩個月後,梅蘭芳也溘然長世。後來,篆刻大師陳巨來在回憶錄中提起此事,感嘆「苟梅先死二月,則李屍臭矣!」陳巨來和梅蘭芳、李宣倜是同時代的人。

與兩位當事人都有過交往,算是這段往事的見證人。他的話也許過於直白,卻更讓人對這段情義升起敬重。梅李二人的情分,因賞識而起,以報恩而終,有始有終,像極了戲文里的故事。

頗有些人生如戲的味道。李宣倜當年給梅家每天8吊錢時,斷然想不到日後之事,而梅蘭芳卻始終謹記在心,用一生來回報。

民國是大師輩出的時代,卻獨有「梅黨」,足可見梅蘭芳的魅力所在。他留給世人的,不只是燦爛奪目的藝術,還有熠熠生輝的品格。

3、陳毅孝母

陳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陳毅還是一個非常孝敬父母的好兒子。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在路過家鄉時,他就抽空去探望已經身患重病的老母親。陳母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看見陳毅進了家門,母親非常高興,陳母剛要向兒子打招呼。

忽然想起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於是她趕緊示意身邊的人把尿褲藏到床下。陳毅見了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長問短。

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知道瞞不過去了,只好說出了實情。

陳毅聽後,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這時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來,搶著去洗。

陳毅急忙擋住他們,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

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每天都有繁忙的公務在身,但他卻不忘家中的老母親。

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雖然陳毅元帥為母親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

但從這些平常的小事,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母親濃厚的愛。他不忘母親曾為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知道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兒女學習效仿。

4、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

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

成就了一番霸業。《陸羽棄佛從文》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

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

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

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5、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

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

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3. 關於感恩的小故事 20至30字

1.漂母的一飯之恩

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拚命習武,卻仍然無以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飢一頓飽一頓。

淮水邊上有個為人家漂洗紗絮的老婦人,人稱「漂母」,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深受感動。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

2.知遇之恩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奏琴弦,鍾子期擅長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遇暴雨滯留岩下,寂寞之餘,拿出古琴彈了起來。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鍾子期聽到後,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隨後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二人因此結為知音,並約好來年再相會論琴。

可第二年伯牙來會子期時,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3.士為知己者死

這是春秋末期晉國著名刺客豫讓說的,強調感恩報恩。因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認為「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決心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第一次攻擊失敗以後,他用漆瘡爛身體,吞炭弄啞聲音,殘身苦形,使妻子不識,然後尋找接近趙襄子的時機。

第二次行刺仍以失敗告終,但是被捕的豫讓說:「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義。」他請求趙襄子借衣服讓他砍一刀。趙襄子脫下了貴族的華服,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後伏劍自殺。

4.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

終於在同州(今山西大荔)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朱壽昌棄官尋母的孝行,受到王安石蘇軾等人的贊美。

5.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對母親的生活仍照顧得體貼入微。黃母生病多年,庭堅日夜守護在母親身邊,喂湯喂葯、端屎端尿、衣不解帶。因母親愛干凈,他每夜必親自為母親洗涮便桶,以安母心,沒有一刻放棄盡兒子的孝道。

熱點內容
甜鴨子成語 發布:2024-09-17 15:07:04 瀏覽:347
搞笑故事劇本 發布:2024-09-17 14:13:09 瀏覽:242
道姑故事 發布:2024-09-17 14:13:03 瀏覽:290
什麼打什麼什麼的成語 發布:2024-09-17 13:48:52 瀏覽:781
漢字有趣的故事 發布:2024-09-17 13:39:50 瀏覽:686
鬼故事錄音 發布:2024-09-17 13:39:50 瀏覽:363
窺字的成語 發布:2024-09-17 12:48:20 瀏覽:629
准備成語 發布:2024-09-17 12:33:05 瀏覽:801
名字打一成語 發布:2024-09-17 11:55:53 瀏覽:361
眼鼻成語 發布:2024-09-17 11:55:50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