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故事
㈠ 愛護鳥類的動人故事(越短越好)
1、暑假的一天,小明和小剛出去玩。突然,從樹上掉下來一隻小鳥。小明捧著受傷的小鳥,往上一看,原來是樹上的鳥巢破了。樹太高了,夠不著,怎麼才能幫助小鳥把巢修好呢?
聰明的小明和小剛想出了好辦法,小明讓小剛坐在自己的肩膀上,把小鳥放回了巢里,並用樹枝將鳥巢重新修好,才走了。小鳥的爸爸回來了,看到安然無恙的小鳥很高興,他們追著小明和小剛鳴叫著,好象在說:「謝謝你們!」
2、1991年2月,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汪營鎮的一位居民,在山中將一隻被獵槍子彈擊傷的貓頭鷹雌鳥抱回家中,並且進行了20多天的醫治,使它恢復了健康。然而,這只貓頭鷹卻像一隻被馴化了的家禽,不肯離開鍾家,攆都攆不走。
這位居民只好到離家很遠的一個山林中將其放飛。誰知沒過幾天,這只雌鳥就又飛進了鍾家,而且還帶來了一隻雄鳥。不久,這對「夫妻」便開始築巢產卵,孵化出了7隻雛鳥。從此以後,每年春天,這對貓頭鷹都要來到這里繁殖後代,到第六年時,已經先後成功地孵化出33隻雛鳥。
3、1996年5月1日,一隻被頑童擊傷左翅的貓頭鷹被江蘇省東台市廉貽供銷社一位女會計救護,3個月後放飛。沒想到同年10月4日,離開62天的這只貓頭鷹卻突然飛了回來,直落到女會計的左臂上,並且安靜而乖巧地讓其撫摸其痊癒的左翅。
當時正值女會計的兒子結婚,有近百名賓客目睹了這一人鳥奇緣。從此以後,這只貓頭鷹便經常飛到她家,特別是1997年 1月6日,因意外跌傷而致右手腕骨折的女會計在家休養,這只貓頭鷹又及時到來,並且落在她受傷的右臂上,用堅硬的喙殼輕輕地吻撫著她的傷處,整整停留了10分鍾才依戀不舍地飛走。
拓展資料:
保護鳥類的措施:
1、首先,施工前做好保護鳥類的宣傳活動。樹立各種保護鳥類的宣傳牌,鳥類的一般習性及如何保護好鳥類的措施,提高市民對鳥類保護的意識,自覺保護鳥類的活動,抵制不利於鳥類保護的行為,發動鳥類保護志願者和愛好者積極參與到鳥類保護工作中來。
2、其次,在於施工時間的確定上。大部分鳥類的繁殖時間在春天,容易受到刺激,施工的聲音及頻繁的活動會嚴重影響到其繁殖,所以在擴建時間的選擇上應該在春天鳥類的繁殖期過後開始。還有,一般鳥類的習性是白天活動,晚間歸巢棲息,所以施工應該在白天進行,傍晚前停工,以免施工時的聲音驚嚇到大鳥類。
3、再次,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鴿子麻雀在白天活動十分活潑,頻繁採食飲水,其取水地點大部分會在人工湖及附近其他水源。擴建工程容易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在施工期間更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對於水質的保護,不能亂排放,應該建個污水管道連通到最近的下水道排污,對於固體垃圾之類的,應該定時統一收集處理。
4、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鴿子麻雀在白天活動十分活潑,頻繁採食飲水,其取水地點大部分會在人工湖及附近其他水源。擴建工程容易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在施工期間更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對於水質的保護,不能亂排放,應該建個污水管道連通到最近的下水道排污,對於固體垃圾之類的,應該定時統一收集處理。
㈡ 關於鳥的故事有哪些
1、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是《山海經》記敘的一則故事,說的是中國上古時期一種叫精衛的鳥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經》記述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精衛。精衛原來是炎帝寵愛的女兒,有一天她去東海玩,可是突然風暴襲來,她死了。女娃變成了鳥,名字就叫作「精衛鳥」。精衛鳥去西山銜來石子兒和樹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東海填平。晉代詩人陶淵明寫詩說:「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後來人們常用「精衛填海」這句成語,比喻按既定的目標堅毅不拔地奮斗到底。《精衛填海》也是38集大型古裝神話劇的名字。
2、望帝啼鵑
相傳戰國時蜀王杜宇稱帝,號望帝,為蜀治水有功,後禪位臣子,退隱西山,死後化為杜鵑鳥,啼聲凄切,後常指悲哀凄慘的啼哭。很顯然,既然是杜宇自己主動讓位給臣子的,那麼他死後憑什麼要化鵑悲鳴呢?也就是說,他沒受任何冤屈,死後化鵑鳴屈是毫無道理的。
3、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孔雀東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辭》並稱「樂府雙璧」及「敘事詩雙璧」。後又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庄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治舒縣,漢末遷皖縣,均在今安徽境內)的一樁婚姻悲劇。
這個是化為鴛鴦的結局,所以應該也算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