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孔子有關的故事

孔子有關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9-05 03:39:58

❶ 孔子關於學習的小故事

1、孔子學琴

孔子學琴,鍥而不舍,學習一首琴曲,不單會彈,還要深入到更深的層次里。即使師襄子說可以了,要進一步教孔子別的,但對孔子來說,還不算真正學會。

於是,孔子不斷深入,從會彈,到掌握技巧,又進一步到了解它的意趣,進而,再去領會曲子所描述的人物。看到孔子如此專心一致、刻苦鑽研的學習態度與那鍥而不舍的求學精神時,真是讓我們深受感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習需要用心專一,深入其中。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徹底,就很難領悟到其中更深的道理。

而且學習也不是為別人學,是為我們自己學,為更好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服務社會而學。因此,真正有志於學習的人,會用心投入,深入下去,不會輕易帶過或是半途而廢。

2、以漁夫為師

一天,孔子與學生在樹林里休息,孔子聽到河邊的漁夫說的話很有深度,立刻走到漁夫面前,尊敬地拜了拜他,說:「我從小就開始求學,現在都69歲了,還沒聽過如此高深的教導,因此來向您請教。」

漁夫亳不客氣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孔子聽了很受啟發,不斷地點頭。最後,孔子謙卑地對漁夫說:「遇到先生真是我的幸運,我願意做你的學生。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識,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4、學習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5、拜見老子

老子見孔子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問孔子:「你已經得道了吧?」孔子說:「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沒有得到啊。」初次會話之後,老子又引孔子訪大夫萇弘。並且引領孔子觀祭神的典禮,考察宣教的地方,察廟會禮儀,使孔子感嘆不已,獲益不淺。

孔子說:「我見到老子,覺得他的思想境界就象遨遊在太虛中的龍,使我干張嘴說不出話,舌頭伸出來也縮不回去,弄得我心神不定,不知道他到底是人還是神啊。老聃,真吾師也!」

❷ 與孔孟有關的成語故事

和顏悅色、學而不厭、舉一反三、守望相助、守身如玉
一、和顏悅色 [ hé yán yuè sè ]
【解釋】:顏:面容;悅:愉快;色:臉色。臉色和藹喜悅。形容和善可親。
【出自】:戰國 孔子《論語·季氏》:「善柔,謂面柔,和顏悅色以誘人者也。」
【譯文】:「所謂的溫柔,是指臉上的溫柔,和善可親讓人放鬆的原因」
二、學而不厭 [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釋】: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出自】:戰國 孔子《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譯文】:默默地記住的,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
三、舉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
四、守望相助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
【解釋】:守望:防守瞭望。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災禍,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譯文】:出入都以朋友的關系相稱,互相援助,有了疾病相互扶持。
五、守身如玉 [ shǒu shēn rú yù ]
【解釋】:保持節操,象玉一樣潔白無瑕。也泛指愛護自己的身體。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離婁上》:「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譯文】:誰不為守?愛護身體,是保持節操的根本。

❸ 有關孔子的故事 (只要故事的名字)急~~~

一、滿而不覆

孔子到廟堂參觀,看到一種傾斜易覆的器皿,守廟的人說是宥坐之器。

孔子說:「我聽說宥坐之器,虛則欹(傾斜),中則正,滿則覆。明君常將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讓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嘆道:一切事物哪有滿而不覆的道理呢?」

弟子問:「敢問有保持滿而不覆的辦法嗎?」

子曰:「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道也。」

二、善與人交

晏嬰是與孔子同時代的政治家,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嬰的車夫回家後,他的妻子要求離婚,車夫不解。

其妻說,「我今天在門縫中看到你駕車經過門口,晏嬰那麼矮,做了宰相,名震諸侯,還是那麼朴實無華、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僕役,卻意氣揚揚、傲氣沖天,你這樣沒有出息,所以我要離婚。」

車夫聽了這番話,就謙虛謹慎、發奮圖強。晏嬰知道後,也努力培養他,後來車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禮,別人也越尊重他,從而能做到全始全終,所以孔子由衷地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三、君子之態

孔子弟子公孫赤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穀米。

孔子說:「給她六斗四升。」

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說:「再給她二斗四升。」

冉求認為太少,給了公孫赤母親更多。

孔子說:「公孫赤到齊國去,肥馬輕裘,威風凜凜。我聽說過,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幫助他人周急不濟富,對年輕人救急不救窮,這是君子的態度。

四、失人失言

孔子說,可以和他人說的事但不說,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說的事,卻和他說了,這是失言。

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鄉里間,貌溫恭謙,表現得像個不善言辭的人;當他在祭祀宗廟和議論朝政時很善於明辨,對答如流;

與上大夫談話時,中正而有諍辯,敢於說實話;與下大夫交談時,侃侃而談,和氣而又歡樂;君視朝時,恭恭敬敬,但又威儀中適,不張不弛。根據人的性格特徵和場合說話,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氣。

五、自強不息

孔子離開曹國到宋國後,就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練習禮儀。宋國的司馬桓魋想要殺掉孔子,就把大樹給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說:「咱們快點走吧。」

孔子說:「上天既然使我具備聖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樣呢?」

順境不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心存正義、自強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對手。

熱點內容
有關黃河的民間故事 發布:2024-09-16 04:31:18 瀏覽:835
四什麼如什麼成語 發布:2024-09-16 03:59:39 瀏覽:421
龍生九子故事 發布:2024-09-16 03:57:56 瀏覽:614
平淡成語 發布:2024-09-16 03:49:24 瀏覽:719
首的成語 發布:2024-09-16 03:49:24 瀏覽:893
老虎故事 發布:2024-09-16 03:44:28 瀏覽:571
成語若什麼若什麼 發布:2024-09-16 03:44:26 瀏覽:632
枷鎖成語 發布:2024-09-16 03:42:55 瀏覽:404
猜成語一隻 發布:2024-09-16 03:28:04 瀏覽:231
形容珠寶的成語 發布:2024-09-16 03:08:10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