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神獸故事

神獸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7-02 20:36:18

A. 關於中國古代神獸傳說的

中國古代神獸分為4層,
4靈:麒麟、鳳凰、龜和龍
4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4凶:混沌、窮奇、檮杌、饕餮
四神
【朱雀】
鳳凰在中國來說,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等...又有說是佛教大鵬金翅鳥變成的。鳳凰神話中說的鳳凰是有雞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又請鳳是有五種品種,以顏色來分的:紅是鳳、青是鸞鳥、白是天鵝、另有黃和紫的鳳凰又可說是朱雀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也和其它三種一樣,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聯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
【玄武】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白虎】
在中國,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青龍】
青龍,亦作「蒼龍」,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於天,威澤四方,龍就成為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中國的象徵,而比較明確的定形是在漢代,從大漢朝開始,龍就被確定為皇帝的象徵與代表。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話里,龍更像是長翅膀的蜥蜴。
四靈
【麒麟】
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麟」,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 被稱為聖獸王。且是神的坐騎。
鳳凰】
大家很熟悉的神鳥了,頭像雞,頷像燕,頸像蛇,胸象鴻,尾像魚。五德之鳥。
據《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倫,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安寧。」。《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
四凶
【檮杌】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
相傳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它還有名字叫做傲狠,難訓,由這幾個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為了。和窮奇一樣,檮杌後來也成了四凶之一。
【窮奇】
據《山海經?海內北經》所載,指窮奇外貌像老虎,長有一雙翅膀,喜歡吃人,更會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是一頭凶惡的異獸。可是,同樣在《山海經》中,〈西山經〉一篇卻提到窮奇的另一種形象,該篇中的窮奇,外貌像牛,長著刺蝟的毛發,與〈海內北經〉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別。不過二者都是喜歡食人的凶獸,這方面則沒有分別。
【饕餮】
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怪物。古代鍾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以為裝飾。《呂氏春秋·先識》:「 周 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強者奪老弱者,畏羣而擊單,名曰饕餮。」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二六:「 紹聖 初,先人官 長安府 ,於西城 漢高祖 廟前賣湯餅民家,得一白玉奩,高尺餘,遍刻雲氣龍鳳,蓋為海中神山,足為饕餮,實 三代 寶器。」
除了古代神獸外,游離與古書之外的上古神獸也為人所稱道
【水麒麟】
品性仁慈、妖力強大的生物,諳悟世理,通曉天意,可以聆聽天命,王者的神獸。
【赤焰獸】
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本是神農氏後裔,
【白澤】
昆侖山上的神獸,著名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 (另一說法是白色的馬)
【重明鳥】
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一名雙晴言在目。

【畢方】
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
【年獸】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獨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獬豸】
古代神裁製度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發,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抵觸。後世常將普通羊飼養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
【鬼車】
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此疑為個例)
《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古風》有載。
【鑿齒】
人形獸,齒長三尺,其狀如鑿,下徹頷下,而持戈盾(應有一定智能)。曾為羿於壽華之野射殺。
《山海經(海外南經)(大荒南經)》、《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橫公魚】
生於石湖,此湖恆冰。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卻邪病。
《神異經(北方荒經)》有載。
【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
《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九尾狐 】
省稱「九尾」,亦稱「九尾禽」。傳說中的異獸。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說始見於先秦,至漢傳為瑞祥之獸,象徵王者興。又,天下太平則現,象徵王者子孫繁息。
《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白虎通》:「德至鳥獸則九尾狐見。」
【吼】
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 《偃曝餘談》有載。【三足烏】
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行的使者。中國古代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烏,人們敬仰太陽,三足烏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徵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烏一共有十隻,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後羿將所有三足烏射殺,結果後羿射落九隻、留下一隻,從此太陽只有一個並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夔】(kui)
《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傳說中國東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體和頭象牛,但是沒有角,而且只有一條腿,渾身青黑色。據說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鳴般的叫聲,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會引起暴風。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黃帝捕獲了夔,用它的皮製作軍鼓,用它的骨頭作為鼓槌,結果擊打這面鼓的聲響能夠傳遍方圓500里,使黃帝軍士氣大振、蚩尤軍大駭。
夔與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隻 以上是第一隻 第二隻乃秦始皇所殺 但秦始皇沒有黃帝的功業 所以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沒那麼神奇了。
【化蛇】
水獸。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英招】
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當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飛廉】
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說其為風伯。但我覺得應該是操縱風力大氣的神獸更合理。《楚辭(離騷)》有載。
【角端】
傳說中祥瑞之獸名。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其說始見於漢。
《宋書·符瑞志下》:「角端者,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之事,則奉書而至。」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幾種龍
【應龍】1.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2.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
《辭源》說「應龍」是有翅膀的千年龍,五百年的被稱為角龍。龍是不凡之物,壽命奇長,應龍更是龍中之貴(當然,也有人認為應龍可指遠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我國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劃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螭龍】天成軒
關於螭龍有兩種說法:一說中國傳說中的龍的來源之一。也稱蚩尾,是一種海獸,漢武帝時有人進言,說螭龍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議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二說是龍九子中的二子,古書中雲:「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根據以上的說法,螭龍的原形應該是我們生活中的壁虎。
這種龍的特點是無鱗有鰭
【蛟龍】
又如:蛟虯(蛟與虯。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角的小龍。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龍。螭:傳說為蛟龍之屬的一種動物);蛟兕(蛟龍與兕牛)
又有古書說是無角龍
蛟,龍屬。無角曰蛟。――《韻會》
主流看法是無角龍

【虯龍】
拼音 qiú lóng
解釋 1.古代傳說中的有角無須的小龍。屈原《天問》:「虯龍負熊」。宋《瑞應圖》:「龍馬神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長頸骼,上有翼,修垂毛,鳴聲九音。有明王則見。」虯龍則是傳說中的瑞獸,「神馬」,「馬八尺以上為龍」,「兩角者虯」。
【鉤蛇】
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水經注(若水)》有載。
【並封】
類豬,黑色,前後皆有頭。述盪則是左右有頭。《山海經(海外西經)(大荒西經)》、《周書(王會)》有載。:
【夫諸】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三經)》有載。
【山蜘蛛】
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南部新書》有載。
【鳴蛇】
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見則大旱。《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南海蝴蝶】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須足,仍有八十斤,極其鮮美。《嶺南異物志》有載。
【幽安鳥】
類似有條紋的小猴子,經常發笑,看見人則躺倒,因叫聲得名。《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狸力】
豬狀獸,腳後有突起,聲音就像狗叫。應該是有操土之能。《山海經(南次二經)》有載。
《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
【馬交】
類馬,白身黑尾,頭有一角,利齒,四足為爪,發音如鼓聲。以虎豹為食。一說可御兵。《山海經(海外北經)(西次四經)》、《管子(小問)》、《周書(王會)》有載。
【孰胡】
馬身鳥翼,人面蛇尾(與英招類似)。喜歡載人。《山海經(西次四經)》有載。
【媼】
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在地下食死人腦,能人言。用柏枝插其頭方可殺之。《搜神記》、《晉太康地誌》有載。
【患】
身長數丈,類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腳於土中,雖在動卻不移開。唯灌酒能消。因為其為憂傷之氣所聚,酒能忘憂,所以可消。《搜神記》有載。
【九嬰】
水火之怪,為羿所殺。《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奚鼠】
巨鼠,居於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為禦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聲可以傳千里,它的毛發可以召集鼠類。《神異經》有載。
【傲因】
類人,穿著破爛衣服,手為利爪。襲擊單身旅人,喜食人腦。舌頭暴長,有時伸出盤在地上休息,用燒燙的大石擲之,可殺。《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三角獸】
傳說中瑞祥之獸名。頭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則此物至。帝王儀衛有繪其像之旗。
《元史·輿服志二》:「三角獸旗,赤質,赤火焰腳,繪獸,其首類白澤,綠發,三角,青質,白腹,跋尾綠色。」
【九嬰 】
傳說中怪獸名。能噴水吐火,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於北狄凶水之中。其說始見於漢。
《淮南子·本徑訓》高誘註:「九嬰,水火之怪,為人害……北狄之地有凶水。」
【山犭軍】
亦稱「hui子」。傳說中怪獸名。狀如犬而人面,見人則笑,其行如風。其現為大風災之兆。其說始見於先秦。
《山海經·北山經》:「獄法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面,善投,見人則笑,其名山hui,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
【土螻】
字面意思常被誤認為一種蟲子,其實它是一種凶獸,形狀似山羊,四角,能吃人。
《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諦聽】
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又稱「獨角獸」,「地聽」,「善聽」,乃九華山鎮山之寶。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有諦聽晝夜相隨,處處逢凶化吉,終成佛法。佛教尊稱諦聽為神犬,後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
諦聽集群獸之瑞像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形態別致,想像豐富。世人珍之為「鎮宅之寶」、「廟堂之尊」、「天地精靈」和「萬獸征物」,廣泛納為收藏。

B. 古代四神獸以及關於他們的故事有哪些

【青龍】 ——四神獸之一,守護東方的聖獸,也掌管著大地所需的水量;其身形是由蛇頭、鷹爪、鹿角、虎掌、牛眼、馬鬃、魚鱗等九種動物的特徵組成的 【白虎】 ——四神獸之一,守護西方的聖獸,四聖獸中唯一真實存在的動物;傳言看到白色的老虎是吉利的徵兆,白虎能隨意的操控風攻擊敵人 【玄武】 ——四神獸之一,守護北方的聖獸,之前玄武原為一大海中的兩魔物─青龜、赤蛇,後來被玄天上帝成道前所收服並將赤蛇纏繞於青龜身上,踩在腳下;最後被命為守護北方星空的聖獸。 【朱雀】 ——四神獸之一,守護南方的聖獸,在古中國的思想上四聖獸是由四靈獸演變而來的,而朱雀則是由鳳凰變化而成的;最早聖獸是依照五行去安排的,除了四方位之外還有中央方位的黃龍;當朱雀出現之時就是代表此國度將有太平聖世了。 關於龍的傳說有很多,龍的出處也有很多的說法,有的說是由印度傳入的、有的說是中國星宿變成。印度本身是在龍神的說法的,但龍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實物的-蟒蛇。 在五行學說盛行的年代裡,慢慢的也開始流傳著有關青龍的故事;五行家們照著陰陽五行給東南西北中配上五種顏色,而每種顏色又配上一個神獸與一個神靈;東為青色,配龍,西為白色,配虎,南為硃色,配雀,北為黑色,配武,黃為中央正色。 在四方的神靈中,根據山海經的說法,「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東方有句芒,身鳥人面,乘兩龍。」;「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兩龍。」,比較有趣的一點是,在山海經中的龍都是用騎乘的,而跟他同類的蛇則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繞頸,顯示出兩者的不同來;不過在五方的五神卻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樣,這里就不再詳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龜蛇,武是龜蛇之意)、青龍、白虎又分別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龍是東方的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而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在中國四聖獸中,另外一個常常跟龍相提並論的就是——虎;虎,為百獸之長,它的威猛和傳說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變成了屬陽的神獸,常常跟著龍一起出動,「雲從龍,風從虎」成為降服鬼物的一對最佳拍檔。 而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鳳凰是神鳥,百鳥之王,古人說,雄的叫鳳,雌的叫凰。以後,鳳凰合稱;再以後,龍鳳相配,鳳便成了宮廷後妃的代稱。根據神話傳遞,鳳是在東方殷族的鳥圖騰演化而成。《山海經。大荒西經》提到有一種五彩鳥,有三種名稱,叫皇鳥、朱雀及鳳鳥。 《山海經。南次三經》記載一種鳥,樣子像雞,有五彩的花紋,叫鳳凰。說明鳳凰的形象一開始便是很美麗的。以後,它也跟龍的形象一樣,愈往後愈復雜,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龍紋、龜身、燕子的下巴、雞嘴。(見《淮南子。覽冥》)非梧桐不棲息,非竹實不吃。(見《詩。大雅。卷阿》)它自歌自舞,見到它意味天下太平。為群鳥之首,追隨者以萬計。鳳凰死在一座山上,群鳥每七、八月到這里來吊念它,過十七、八天才散去,故此山叫「吊念山」。(見《水經注異聞錄。鳥吊》)鳳是百鳥風採的結合與升華,它的原形不外是陽鳥、鷹、孔雀和雞四大類。 中國北方民族對禽中之王——鷹很崇拜。 鳳的定型化和規范化,是在遼、金、元以後,使我們原以雞、雀為基本形態的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那一對強勁的翅膀,鷹姿突出。我們現在在藝術品上常見的鳳,實際是清代以後的形象,集雉尾、雞身、雞冠、鷹目、鷹爪、鷹頸、孔雀翎、鴛鴦羽等於一身。它的基調不似龍那麼恆久、穩定。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袓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它和其它三靈一樣,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變成的:斗、牛、女、虛、危、室、壁。 而古時後的人對玄武它的解釋有以下的數種,「玄武」即龜。《禮記。曲禮上》雲:「行,前朱鳥而後玄武……」「玄武」乃龜蛇。《楚辭。遠游》洪興祖補註:「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玄武」為蛇合體、龜與蛇交。 但玄武被後世的道士們升級做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有別於其它三靈。其它的青龍和白虎,只做了山廟的門神,而朱鳥就成了又天玄女。

C. 關於饕餮的神話故事

饕餮(taotie)是古人們想像出來的一種神秘怪獸,並把它任命為龍的第五個兒子,它長相醜陋怪異,頭和嘴特別大,很貪吃,見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了,最後被活活撐死。還有的民間傳說說它把世上所有能吃的東西東西都吃光了以後,竟然吃了自己的身體,最後吃的只剩下了頭,,所以落下個「有頭無身」的名聲。後人們漸漸把它用來形容特別貪婪、特別貪吃的人。古人們把它鑄造在烹煮器皿的蓋——鼎上。再往後人們賦予了饕餮越來越多的內涵,使得這種本來兇殘(相傳堯舜時期它和「渾敦、窮奇、檮杌」被列為四凶)的怪獸越來越可愛,特別是在現代飲食文化中,饕餮成了特別會吃的美食家們的代名詞,並創造出了饕餮盛宴(有很多好吃的宴席)、饕餮視覺(視覺上有很大的享受)、饕餮大餐、饕餮美食、饕餮之夜、文化饕餮。。。。。。
古人們還把它雕刻在玉石上後人稱之為饕餮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的玉器上),之後它就常見於古人們用來煮食食物的青銅鼎上了。饕餮紋的變化過程,體現了中國古代思想的以中心統一四方的「和」的觀念,有一種「對立而不相抗」、「容納萬有使之規范的的氣魄」。從現代人的觀點來說,饕餮的主要含義是食文化的象徵。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它恰好生了九個兒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九是個虛數,也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究竟有那九種,一直沒有定論,直到明朝才有了各種說法。傳說中龍的九個兒子是:一,囚牛(喜愛音樂,胡琴頭上的獸頭就是它);二,睚眥(音牙自,形體如豺,喜好殺戮,多見於刀柄、刀鞘上);三,蒲牢(形似龍但體型小,祠堂、寺廟鐵鍾上的獸鈕);四,狴犴(音筆暗,形似虎,多見於監獄門上);五,饕餮(好吃,常見於鼎蓋之上);六,狻猊(形似獅,喜煙火,廟中佛座及香爐上的雕刻就是它);七,嘲諷(樣子像狗,平生好險,殿角走獸是也);八,貔貅(音皮休,一種兇猛的瑞獸,它以財為食,專吃四方財,相傳能給人們帶來好運);九,椒圖(形似螺蚌,常常被雕在大門鋪首上)。
另外還有一種影響較大的說法,長子囚牛,次子睚眥,三子嘲諷,四子蒲牢,五子狻猊,六子贔屓(音閉系,)又叫霸下(樣子像龜,喜歡負重,碑下的龜便是它,相傳上古時期它經常背起三山五嶽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它幫禹做了很多好事,禹治水成功後,就把它的功績刻在碑上讓它背起,它是長壽吉祥的象徵)七子狴犴,八子負屓,(身似龍,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頂或兩側)幺子螭吻,(音持穩,)又名鴟尾或螭吻,(魚形的龍,喜歡四處眺望,常見於殿脊兩端,佛經中它是雨神的座下物,能夠滅火,把它安在屋脊,有滅火消災的寓意

熱點內容
寫開頭成語 發布:2024-07-04 22:26:06 瀏覽:523
有月字的成語 發布:2024-07-04 22:25:25 瀏覽:566
口瘋狂猜成語 發布:2024-07-04 22:04:54 瀏覽:431
他的的故事 發布:2024-07-04 21:39:07 瀏覽:41
費城故事台詞 發布:2024-07-04 21:32:26 瀏覽:720
帶有秋的成語 發布:2024-07-04 21:19:29 瀏覽:919
谷字的故事 發布:2024-07-04 21:01:37 瀏覽:215
什麼風什麼雨的成語 發布:2024-07-04 20:47:50 瀏覽:353
力是什麼成語 發布:2024-07-04 20:45:37 瀏覽:655
成語故事30字 發布:2024-07-04 20:42:53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