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名人教子的故事

名人教子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7-01 02:17:25

❶ 古代母親教育孩子的故事

1、畫荻教子

北宋時候,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

他的母親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哪裡有錢供他上學呢?鄭氏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2、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在他年幼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仉氏不再結婚。孟子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這個地方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集市。

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至屠場附近,這次,孟子又學起屠夫宰殺豬羊,孟子媽媽知道了,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

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後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3、斷機教子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

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4、陶母戒子

陶侃在青年時期作過鑒察魚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腌魚給母親。他母親把原罐封好交給送來的人退還,同時附了一封信責備陶侃,說:「你作小官,拿公家的東西來閉塞給我,不但對我毫無裨處,反倒使我擔心。

5、岳母刺字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京城開封失陷,徽、欽二帝被俘。岳飛在國難當頭之際,立志要恢復中原。岳母看到國家淪亡,心裡十分悲憤,為教兒不忘靖康之恥,特在岳飛的背上用綉花針剌上「精忠報國」4個字。

岳飛透過銅鏡看到背上「精忠報國」的「國」字少了一點,就問道:「娘親,您刺的『精忠報國』4個字,孩兒終生不忘。可不知『國』字少了一點是何道理?」岳母拭淚答日:「這少一點,乃指國家沒有皇帝呀!我兒一定要救國救君,報仇雪恥呀!」

❷ 名人家訓小故事100字

1、司馬光教子有方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

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2、吉鴻昌不忘父訓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為營長、師長,後任國民黨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❸ 名人的母親教子的故事有哪些

歐母畫荻教子習字
孟子的母親——「孟母三遷」
岳飛的母親——「岳母刺字」
歷史上,中國出現了許多偉大而著名的母親.中國古代就有「四大賢母」之說———孟母之外,尚有岳飛的母親、被譽為「鄉野賢母」的姚太夫人,「畫荻教子」的歐陽修之母鄭氏,「使人感動得潸然淚下」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湛氏.
不義之財
田稷子,戰國時齊國的相國.一次,他收受了下屬官吏賄賂的黃金百鎰,並用這些黃金來孝敬自己的母親.田母非常詫異,於是責問田稷子說:「你雖然為相已經3年了,但你的俸祿大概還沒有這么多吧?這些金子難道是德行純潔的正人君子應該得到的嗎?我怎麼能收留下這些金子呢?」田稷子跪著向母親解釋說:「這些金子確實是下屬送給我的.」田母嚴肅的訓斥田稷子說:「我聽說士大夫要修身潔行,不能隨便收受人家的東西,一定要注意做到潔身自好、言行一致、忠誠守信、辦事公正,眼下你卻不是這樣,遠離了做臣下的要求.像這些不是從正道上來的財物,我是不會享用的.你這樣做就是不肖之子,不是我的兒子.你快起來吧!」田稷子感到非常羞愧,急忙拿著這百鎰黃金退了出來.他先將那些受賄的黃金退還屬吏,然後背著草席去向齊宣王請罪.齊宣王明白了此事緣由,很欽佩田稷子母親的高尚情操和義舉,於是贈以公金,並赦免了田稷子的罪,恢復了他的相職.
這則成語故事歌頌了田稷母親教育兒子拒收不義之財的高貴品質,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啟示作用.典故出自漢代劉向著的《烈女傳·齊田稷母》:「田稷子相齊,受下吏之貨金百鎰,以遺其母.其母曰:『子為相三年矣,祿未嘗多若此也,豈修士大夫之費哉.安所得此』對曰:『誠受之餘下.』其母曰:『吾聞士修身潔行,不為苟得……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田稷子慚而出,返其金.」
.【孟母三遷】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故事講的就是孟母為了使孟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經三次搬家.孟子不努力學習,孟母氣憤地割斷正在織布的紗線,以此教育孟子堅持不懈地學習的事.
孟子的母親是在三個地方之間搬遷,即:居住之所近於墓、近於屠、學宮之旁,搬遷的次數實際上是兩次.「三」字類似的用法如「韋編三絕」等.
【孟母斷織】
孟子之少也,既①學而歸,孟母方績②,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廢學,若我斷斯⑤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⑥居則⑦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⑧夕⑨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⑩矣.——選自《列女傳》

❹ 求詳細點的名人受教育成才的故事

孟母三遷
「孟母三遷」講的是孟母為了教育兒子成才,選擇良好的環境,為孟子創造學習條件的故事。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鄉下,他家附近有一塊墓地。墓地里,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這里挖坑掘土。死者的親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吹吹打打,頗為熱鬧。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強,對這些事情感到很新奇,他看到這些情景,也學著他們的樣子,一會兒假裝孝子賢孫,哭哭啼啼,一會兒裝著吹鼓手的樣子。他和鄰居的孩子嬉遊時,也模仿出殯、送葬時的情景,拿著小鐵鍬挖土刨坑。
孟母一心想使孟子成為好讀書、有學問的人,看到兒子的這些怪模樣,心裡很不好受。感到這個環境實在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認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決定搬家。不久,孟母把家搬到城裡。戰國初期,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在一些較大的城市裡,既有坐商的店鋪,也有遠來做生意的行商。孟子居住的那條街十分熱鬧,有賣雜貨的,有做陶器的,還有榨油的油坊。孟子住家的西鄰是打鐵的,東鄰是殺豬的。鬧市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行商坐賈,高聲叫賣,好不熱鬧。孟子天天在集市上閑逛,對商人的叫賣聲最感興趣,每天都學著他們的樣子喊叫喧鬧,模仿商人做買賣。
孟母覺得家居鬧市對孩子更沒有好影響,於是又搬家。這次搬到城東的學宮對面。學宮是國家興辦的教育機構,聚集著許多既有學問又懂禮儀的讀書人。學宮里書聲朗朗,可把孟子吸引住了。他時常跑到學宮門前張望,有時還看到老師帶領學生演習周禮。周禮,就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來往的禮節儀式。在這種氣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鄰居的孩子們做著演習周禮的游戲。「設俎豆,揖讓進退。」不久,孟子就進這所學宮學習禮樂、射御、術數、六藝。孟母非常高興,就定居下來了。
孤兒寡母,搬一次家絕非易事,而孟母為了兒子的成長,竟然接連三次搬遷,可見孟母深知客觀環境對於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點在少年兒童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因此,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雖然不是一個人成才的唯一條件,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孟子以後既沒有選擇墨學、道學等曾經顯赫一時的學說,又沒有像蘇秦等縱橫家那樣,從個人的權利思想出發,圖得個人平生的快意,而是偏偏選擇儒家學說作為他畢生奮斗的事業,終於成為一位在現實的人生中,不為一己之身而謀,捨生取義,只為憂世憂人而謀國、謀天下的「聖人」,這與孟母早期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孟子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懷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適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買東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❺ 中外名人教子的故事

1、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

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2、曾子殺豬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干凈整潔的藍布新衣,准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著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里捉豬的聲音。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准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說道:「家裡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麼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

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裡學習知識,聽取教誨。如果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於是教他今後去欺騙別人。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後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

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3、岳母刺字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

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綉花針刺了起來。但「國」字沒有一點,象徵國內無首。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4、羅斯福教子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兒子,有一次和同學們一起結伴到歐洲去旅行。他在歐洲買了一匹馬,想騎馬旅行給商家做廣告。有了這個想法後,他打電報給父親,要求寄錢過來。他在電報中說,這是一項很好的投資,他將騎馬去冒險,給家裡賺一大筆錢。

羅斯福收到電報後並沒有給兒子寄錢,而是給他回了這樣一封電報:來電收知,「祝賀」你做了一筆一本萬利的投資。若投資失敗,我建議你游泳游回美國!

兒子接到這封幽默而嚴厲的電報後,很快就改變了原來的「奇思妙想」,賣掉了馬匹,和同伴們一起乘船回到了美國。

羅斯福是沒有錢嗎?不是,那他為什麼不給兒子寄錢呢,是因為小氣嗎?也不是,他是不願讓兒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

5、李嘉誠教子

香港巨富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都以優異的成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想在父親的公司里施展宏圖,干一番事業,但李嘉誠果斷的拒絕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們!還是你們自己去打江山,讓實踐證明你們是否合格到我公司來任職。」

於是,兄弟倆去了加拿大,一個搞地產開發,一個去了投資銀行,他們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把公司和銀行辦得有聲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類拔萃的人物。李嘉誠的「冷酷無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強之路。

熱點內容
故事機進水 發布:2024-07-02 22:38:09 瀏覽:302
我的游戲故事 發布:2024-07-02 22:31:30 瀏覽:520
含動物成語 發布:2024-07-02 22:23:04 瀏覽:54
耿字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07-02 22:13:18 瀏覽:438
珍惜現在的故事 發布:2024-07-02 22:12:41 瀏覽:202
難的成語接龍 發布:2024-07-02 22:07:02 瀏覽:798
寓言故事題目 發布:2024-07-02 21:37:55 瀏覽:648
河四字成語 發布:2024-07-02 21:37:00 瀏覽:654
大深成語 發布:2024-07-02 21:10:56 瀏覽:336
有關行的成語 發布:2024-07-02 21:09:29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