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周期表故事

周期表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6-29 23:14:21

A. 化學元素周期表誕生的故事

這些是他的部分事跡;
1850年,進入中央師范學院學習,畢業後曾擔任中學教師,後任彼得堡大學副教授。 1867年,擔任教授的門捷列夫為了系統地講好無機化學課程中,正在著手著述一本普通化學教科書《化學原理》。在著書過程中,他遇到一個難題,即用一種怎樣的合乎邏輯的方式來組織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 門捷列夫仔細研究了63種元素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又經過幾次並不滿意的開頭之後,他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對元素進行系統的分類。門捷列夫准備了許多類似撲克牌一樣的卡片,將63種化學元素的名稱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分別寫在卡片上。門捷列夫用不同的方法去擺那些卡片,用以進行元素分類的試驗。最初,他試圖像德貝萊納那樣,將元素分分為三個一組,得到的結果並不理想。他又將非金屬元素和金屬元素分別擺在一起,使其分成兩行,仍然未能成功。他用各種方法擺弄這些卡片,都未能實現最佳的分類。

1869年3月1日這一天,門捷列夫仍然在對著這些卡片苦苦思索。他先把常見的元素族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拼在一起,之後是那些不常見的元素,最後只剩下稀土元素沒有全部「入座」,門捷列夫無奈地將它放在邊上。從頭至尾看一遍排出的「牌陣」,門捷列夫驚喜地發現,所有的已知元素都已按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起來,並且相似元素依一定的間隔出現。 第二天,門捷列夫將所得出的結果製成一張表,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在這個表中,周期是橫行,族是縱行。在門捷列夫的周期表中,他大膽地為尚待發現的元素留出了位置,並且在其關於周期表的發現的論文中指出:按著原子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各種元素,在原子量跳躍過大的地方會有新元素被發現,因此周期律可以預言尚待發現的元素。 事實上,德國化學家邁爾早在1864年就已發明了「六元素表」,此表已具備了化學元素周期表早幾個月,邁爾又對「六元素表」進行了遞減,提出了著名的《原子體積周期性圖解》。該圖解比門氏的第一張化學元素表定量化程度要強,因而比較精確。但是,邁爾未能對該圖解進行系統說明,而該圖解側重於化學元素物理性質的體現。

1871年12月,門捷列夫在第一張元素周期表的基礎上進行增益,發表了第二張表。在該表中,改豎排為橫排,使用一族元素處於同一豎行中,更突出了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至此,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工作已圓滿完成。 客觀上來說,邁爾和門捷列夫都曾獨自發現了元素的周期律,但是由於門捷列夫對元素周期律的研究最為徹底,故而在化學界通常將周期律稱為門捷列夫周期律:主族元素越是向右非金屬性越強,越是向上金屬性越強。 同主族元素,隨著周期數的增加,分子量越來越大,半徑越來越大,金屬性越來越強。 同周期元素,隨著原子系數數的增加,分子量越來越大,半徑越來越小,非金屬性越來越強。 最後一列上都是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 中學化學就講這些,過渡元素不要求。 根據各周期內所含元素種數的不同,將只有2種元素的第1周期和各有8種元素的第2、3周期命名為「短周期」,第4、5、6周期命名為「長周期」,其中4、5周期各有18種元素,第6周期有32種元素,第7周期現有26種元素,由於第七周期尚未填滿,所以又叫「未完成周期」("不完全周期")。

熱點內容
飛猜一成語 發布:2024-07-04 03:18:59 瀏覽:46
拼的成語 發布:2024-07-04 03:18:20 瀏覽:835
劍口筆成語 發布:2024-07-04 03:08:31 瀏覽:826
歷害的成語 發布:2024-07-04 02:56:16 瀏覽:823
接不上的成語接龍 發布:2024-07-04 02:56:16 瀏覽:347
成語戰什麼 發布:2024-07-04 02:51:23 瀏覽:884
眉眼的成語 發布:2024-07-04 02:51:20 瀏覽:254
一個鴨子成語 發布:2024-07-04 02:50:49 瀏覽:447
花玉成語 發布:2024-07-04 02:43:07 瀏覽:166
與誠信有關的成語 發布:2024-07-04 02:23:47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