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早慧兒童的故事

早慧兒童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6-28 19:07:34

⑴ 請你指出中國古代聰慧少年的故事

甘羅
甘羅(生卒不詳)戰國末期秦國下蔡(今屬潁上縣甘羅鄉)人。 甘羅,甘茂之孫,戰國時著名的少年英雄。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明代,潁上縣建「二賢祠」,紀念甘茂、甘羅祖孫。後二賢祠擴建為「四賢祠」,增祀管仲、鮑叔牙。
《史記》第71卷載有《甘羅傳》。
祖父甘茂,是秦國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擔任秦國的左丞相。「將門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導下,甘羅從小就聰明機智,能言善辯,深受家人的喜愛。後來、甘茂受到別人的排擠被迫逃離秦國不久就死於魏國。甘羅小小年紀,就投奔到秦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他的才客。

生平事跡:

說張唐赴燕

有一天,呂不韋回到家裡,臉色非常難看,看上去十分惱怒的樣子,甘羅見狀,就走上前問道:「丞相有什麼心事,可以告訴我嗎?」呂不韋心裡正煩躁得很,見是甘羅,就揮揮手說。「走開,走開,小孩子知道什麼?」甘羅高聲說道:「丞相收養門客不就是為了能夠替你排憂解難嗎?現在你有了心事卻不告訴我,我即便想要幫忙的話,也沒有機會啊!」呂不韋見他說話挺有自信的樣子,就改變了一下態度,說「皇上派剛成君蔡澤到燕國為相,已經三年了,燕王對他很滿意。派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表示友好,我派張唐到燕國為相,占卦的結果也很吉利,可是他卻借故推辭不去。」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張唐是秦國一位大臣,曾率軍攻打趙國並佔領了大片的土地,趙王對他恨之入骨,聲稱如果有人殺死張唐,就賞賜給他百里之地,這次出使燕國必須經過趙國,所以張唐推辭不去。甘羅聽了,微微笑道:「原來是這樣一件小事,丞相何不讓我去勸勸他?」呂不韋責備他:「小孩子不要口出狂言,我自己請他他還不去,何況你小小年紀。」甘羅聽了不服氣地說:「我聽說項橐七歲的時候就被孔子尊為老師,我現在比他還大五歲,你為何不讓我去試試,如果不成功的話,你再責備我也不遲啊!」呂不韋見他語氣堅定、神氣凜然,心裡不由暗自贊賞,於是就改變了態度,放緩了口氣說:「好,那你就去試試吧!事成之後,必有重賞。」甘羅見他答應了,也就沒多說什麼,高高興興地走了。

到了張唐家裡,張唐聽說是呂不韋的門客來訪,連忙出來相見,發現甘羅不過是個十多歲的小孩子,不由得心生輕視,張口就問道:「你來干什麼?」甘羅見他態度傲慢,就說道;「我來給你吊喪來了。」張唐聽了大怒:「小孩子怎麼能這樣說話,我家又沒死人,你來吊什麼喪?」甘羅笑到:「我可不敢胡說啊,你聽我講清一下原因。你和武安君白起相比,誰的功勞更大啊!」張唐連忙答到:「武安君英勇善戰,南面攻打強大的楚國,北面揚威於燕趙,佔領的地方不計其數,功績顯赫。我怎麼敢和他相比啊?」「應候范雎和文信侯相比,誰更專權獨斷啊?」應侯是秦國以前的一位丞相,文信侯即呂不韋,張唐答道:「應侯當然不如文信候專權獨斷啦!」「你真的知道應候不如文信侯專權嗎?」張唐說到:「當然了。」甘羅聽了笑到;「既然如此,那你為何還推辭不去呢?我聽說,應侯想攻打趙國的時候,武安君反對他,離開咸陽七里就被應侯派人賜死,象武安君這樣的人尚且不能被應候所容忍,你想文信候會容忍你嗎?」張唐聽了這話,不由得直冒冷汗,甘羅見狀又說:「如果你願意去燕國的話,我願意替你先到趙國去一趟。」張唐連忙稱謝答應了,請他回去稟報丞相。

晉見秦王
甘羅回去把情況告訴呂不韋。呂不韋聽了很高興,甘羅說:「張唐雖然不得已答應去了,可經過趙國時可能還會遇到麻煩。我想替他先到趙國去一下。」呂不韋已經相信了他的才能,想了一下就答應了,並把這件事稟報給泰王,說:「大王,甘茂有個孫子叫甘羅。年方十二歲,投奔在臣的門下,他出身名門、工於心計,能言善辯,這次張唐託病不去燕國為相,經他一說就答應了,而且,他還想替張唐先到趙國去一趟,請你答應他吧!」秦王聽了,就叫甘羅進來相見,過了一會兒,就見殿下走進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來。心下不由喜歡,笑著問到:「就是你想要出使趙國嗎?」甘羅答到:「是的。」「那你見了趙王後要說什麼呢?」「我看他的神色,相機行事。不知道趙王反應如何,我也不能確定該說什麼話啊。」秦王見他口齒伶俐,對答如流,就答應了他,給他十輛車、百餘名仆從。讓他出使趙國。

出使趙國

趙王早已聽說秦國准備派人到燕國為相了,心裡一直很焦急,擔心秦國和燕國聯合起來攻打他。這時聽說秦國使者求見,連忙說:「叫他進來。」不多時,就見一個少年緩步走上前來,朗聲道:「小臣甘羅奉秦王之命,拜見趙王。」趙王連忙讓他在旁邊坐下,心裡暗暗稱奇,秦國怎麼派了這樣一個小孩子來,再仔細一端詳,也不由心生喜愛之情,只見那甘羅長得儀表非凡,眼神清朗,眉宇間露著一股軒昂之氣,於是就問到:「秦國過去一位姓甘的丞相是你的什麼人?」甘羅答道。「是我的祖父。」「你今年多大年紀?」「小臣今年已十二歲了。」趙王聽了不由大笑道:「秦國難道沒有人可派嗎?讓你這個小孩子出來!」甘羅不慌不忙的答道:我們秦王用人,都是按他們才能的大小讓他承擔不同的責任,才能高的讓他擔當重任,才能低的擔當小的責任,秦王認為這是件小事。所以就派我來了。」趙王聽了不由的對甘羅又敬重了幾分,問道。「你這次到趙國來究竟有什麼事嗎?」甘羅反問道:「大王是否聽說過燕太子丹入秦為質這件事。」趙王點了點頭,甘羅又問道:「大王是否聽說過張唐要到燕國為相?」趙王又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你為何還不著急啊?燕派太子入秦為質,說明燕國不欺騙秦國;秦國派張唐入燕為相,說明秦國不欺騙燕國。燕秦不相欺,趙國就危險了。」趙王聽了問道:「秦國和燕國和好,有什麼目的嗎?」甘羅答道:「秦燕和好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趙國、擴大河間的地盤啊!」「哦,是嗎,那您這次來有何見教?」趙王問道。「大王不如給秦國五座城池擴大秦國的地盤,秦王自然高興,你再請求他遣回燕太子,斷絕秦燕之好,這樣你就可以去放心地攻打燕國了。以強大的趙國攻打小小的燕國,還愁得不到五座城池嗎?」趙王聽了很高興,就賞給他黃金百兩、白玉一雙,並且把送給秦國的五座城池之圖讓他帶回給秦王。

甘羅拜相

甘羅回到秦國,秦王大加贊賞,說道:「你的智慧真是超出了你的年紀啊!」於是就封他為上卿(戰國時諸侯國最高的官職,相當於丞相),並且把原先甘茂的田宅賜給他。趙國得知秦國與燕國絕交後,派軍攻打燕國,得到三十座城池,又把其中的三座城池送給了秦國。

在戰國這個時代的大舞台上,各種各樣的人才層出不窮,甘羅年方十二,就已經憑自己的智慧周旋於王侯之間,並且不費一兵一卒使秦國得到十六座城池,官封上卿,這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確實是一個才能出眾的小神童啊!

⑵ 我國「早慧兒童」的故事有哪些

曹植勤學好問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燭光,讓燭光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對這件事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誦讀一遍你家的書的機會。」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匡衡最終成了大學問家。

匡衡能夠講解《詩經》,人們為他編寫了一首歌謠說:「沒有人會講解《詩經》,請匡鼎來。匡鼎來講授《詩經》,能解除人們的疑問和憂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們竟是如此敬佩他,聽他講解詩經的人都開顏歡笑。鎮上有個人講解《詩經》,匡衡前去聽講。同這個人討論《詩經》的疑難問題,這個人辯論不過他,對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著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說:「先生請留步,聽我和你討論剛才的問題。」那個人說:「我什麼也講不出來了。」不顧匡衡而去。

⑶ 中國古代兒童早慧故事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一起坐下來。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系。」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感到非常不安。

熱點內容
龜開頭成語 發布:2024-07-01 03:11:17 瀏覽:190
成語玩命猜鍾 發布:2024-07-01 03:10:39 瀏覽:19
貂看圖成語 發布:2024-07-01 02:49:28 瀏覽:407
什麼姿成語 發布:2024-07-01 02:49:27 瀏覽:882
臉部成語 發布:2024-07-01 02:37:27 瀏覽:831
80年代中央台美劇爸爸帶三個孩子兩個舅舅 發布:2024-07-01 02:30:23 瀏覽:245
一座山打一成語 發布:2024-07-01 02:28:08 瀏覽:924
汪汪隊講故事 發布:2024-07-01 02:22:44 瀏覽:392
名人教子的故事 發布:2024-07-01 02:17:25 瀏覽:527
兒童故事對話 發布:2024-07-01 02:03:54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