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欲速則不達故事

欲速則不達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6-24 20:17:49

1. 古今中外,關於欲速則不達的故事有哪些

1、揠苗助長

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一天,他終於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當他回到家裡時,一邊喘氣一邊對兒子說:「可把我累壞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跑到田裡一看,發現禾苗都枯死了。

2、子夏的故事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 "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復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果農兒子的故事

有一位老果農已是癌症末期,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一日,他說要驗收兩個兒子在他養病期間栽種水蜜桃的成品,藉此決定遺產分配的比例。

大兒子秉性忠良溫厚,做事光明磊落,腳踏實地,精挑細選了不大不小卻色澤漂亮,堅實飽滿,整整一籮筐的水蜜檔桃.小兒子向來好動,有些好高騖遠,盡挑碩大,甚至略呈爛熟的水蜜桃,裝盛得像一座小山。

兩兄弟開心地要把水蜜桃運下山,弟弟超載的水蜜桃不堪山路顛跛,傾覆而全毀;反觀哥哥則是一路安穩,完成地呈獻給父親,關因此獲信任,分得六成的田地。

4、鐵杵磨針

磨針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就放棄學習離開了。

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問她在干什麼,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動,就回去完成學業。那老婦人自稱姓武。現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岩。

5、齊景公與晏嬰

春秋末期,齊國國王齊景公非常器重和依賴相國晏嬰,一次,齊景公到渤海灣去遊玩,正玩到興頭上,忽見一名侍者騎馬飛奔而來報告說:「大王,大事不好了,相國晏嬰得了重病,眼看要死了。恐怕您趕不上看他最後一眼了」。

齊景公聽到這個消息,大失所措,下令馬上回京,他挑選了最好的馭手駕車,挑選了最好的馬匹拉車,急急忙忙的出發了。

在車上,齊景公不住地催促馭手:「快點,再快點!不然相國就會危險的!」雖然馬車跑得已經夠快的了,齊景公仍然覺得太慢,於是就把馭手推到一邊,索性自己拿起鞭子趕起車來了。

這樣跑了一陣子,齊景公還覺得不夠快,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心急如焚的齊國國君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他乾脆跳下馬車,徒步奔跑了起來,跑了一會兒,齊景公累得汗流浹背,上氣不接下氣。

齊景公當然沒有四條腿的馬跑得快了,他一心求快,結果反而更慢了。

2. 欲速則不達的故事

典故

古文: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

時,西日沉出,晚煙縈樹,望城二里許。因問渡者:「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熟視小奚,應曰:「徐行之,尚開也;速進,則闔。」予慍為戲。

趨行及半,小奚撲,束斷書崩,啼未即起。理書就束,而前門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敗,窮暮無所歸宿者,其猶是也夫,其猶是也夫!


譯文:

順治七年冬天,我從小港想要進入鎮海縣城,吩咐小書童用木板夾好捆紮了一大疊書跟隨著。
這個時候,偏西的太陽已經落山,傍晚的煙霧纏繞在樹頭上,望望縣城還有約摸兩里路。

趁便問那擺渡的人:「還來得及趕上南門開著嗎?」那擺渡的人仔細打量了小書童,回答說:「慢慢地走,城門還會開著,急忙趕路城門就要關上了。」我聽了有些動氣,認為他在戲弄人。

快步前進剛到半路上,小書童摔了一跤,捆紮的繩子斷了,書也散亂了,小書童哭著,沒有馬上站起來。等到把書理齊捆好,前方的城門已經下了鎖了。

我醒悟似地想到那擺渡的人說的話接近哲理。天底下那些因為急躁魯莽給自己招來失敗、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大概就像這樣的吧!

(2)欲速則不達故事擴展閱讀

古今中外欲速則不達的故事:

1、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時晉國人,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歲,是孔子後期學生中的佼佼者。他才思敏捷,文學素養很高,經常得到孔子的稱贊。

有一年,子夏因為才能出眾,被派到莒父(當時是魯國的一個縣,大概位於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孔子,向老師請教說:「請問老師,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復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再三囑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而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深深鞠躬,說道:「謝謝老師的教導,我一定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然後告別孔子,到莒父上任去了。這段話被記載在《論語.子路》中,從這段話中產生了成語「欲速則不達」,人們常用它來說明如果幹一件事情的時候,過於性急圖快,不講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2、1941年日本政府決定突襲美軍駐太平洋基地——珍珠港。12月7日日本發動的珍珠港戰役獲得巨大成功。美軍戰艦被擊沉4艘,重創1艘,炸傷3艘,炸沉其他船隻10餘艘,擊毀飛機260餘架,死傷人員4500多人。而日本僅損失飛機29架,潛艇6艘,死傷200人。

日本在突襲珍珠港的同時,出兵五路,向東南亞和西太平洋進攻。英國2艘戰航威爾斯親王號和卻敵號在新加坡附近被擊沉,失去了在遠東的主要力量。美國在菲律賓失守後只得將遠東陸軍司令部撤至澳大利亞。到1942年6月,日軍佔領了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廣大地區。

但這一勝利,導致了日本甚至整個德、意、日軸心國更快走向滅亡。美、英在珍珠港事件後決心參加反法西斯戰爭。1941年12月,兩國首腦舉會「阿卡迪亞會議」提出組建反法西斯國家聯盟。

後經中、蘇等國協商,1942年1月1日有26個國家共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宣告的第一事項是「每一政府保證用軍事和經濟的全部資源,以對抗三國同盟成員及其仆從國」,隨後又有21個國家加入。法西斯的末日終於到來了。日本以珍珠港戰役的勝利換來了戰略的失敗。

熱點內容
女媧與伏羲的故事 發布:2024-06-28 18:28:03 瀏覽:766
成語字字 發布:2024-06-28 18:19:57 瀏覽:756
一個小故事 發布:2024-06-28 18:09:53 瀏覽:522
笑林廣記故事 發布:2024-06-28 18:06:43 瀏覽:974
鴛鴦成語 發布:2024-06-28 18:03:50 瀏覽:360
稱贊別人的成語 發布:2024-06-28 17:40:20 瀏覽:271
官官打一成語 發布:2024-06-28 17:27:08 瀏覽:953
韓國關於警察的電影 發布:2024-06-28 17:09:43 瀏覽:768
一隻鳥的故事 發布:2024-06-28 17:04:01 瀏覽:430
草頭的成語 發布:2024-06-28 16:58:00 瀏覽: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