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東坡與佛印的故事

東坡與佛印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6-16 05:34:36

1. 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一個最著名的對話是

是《佛與牛糞》的故事

有一次,東坡到金山寺與佛印一起坐禪。坐了一個時辰,東坡覺得身心通暢,內外舒泰,便忍不住問禪印:「禪師,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如何?」

佛印看了一下東坡,點頭贊道:「像一尊佛。」東坡非常高興,佛印隨口也問東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蘇東坡揶揄地說:「像一堆糞!」。佛印聽了,並不動氣,只是置之一笑。

東坡高興的回家,告訴蘇小妹說:「我今天贏了佛印禪師!」蘇小妹頗不以為然的說:「哥哥,其實今天輸的是你。禪師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糞,所以才視禪師為糞。

(1)東坡與佛印的故事擴展閱讀:

賞析

外境本無好壞美醜,好壞美醜全起於我們的自心。同樣的事物同樣的人,在不同的人眼中就有不同的印象和評價。有一個神父走進一間酒吧,一個人看到了就批評道:「看看,現在的神父也如此墮落了。」而另一個人卻贊嘆道:「哎呀,神父多麼慈愛,竟然肯來酒吧這種地方度人。」

因此,佛教就認為:無境唯心。就是說,一切外境感受並沒有真實體,只是依賴於人的主觀意識存在,外境是主觀意識的影現。

所以善良的心,看別人也總是充滿善良的;美麗的心,則隨時隨處可以發現生活中的美。同樣,仇恨的心看人,大都是那麼可恨,抱怨的心也永遠可以找到值得抱怨的理由。

因此,我們身邊的人和事,都是我們自己的鏡子,用來照出我們自己的內心。如果你認為你的伴侶有許多缺點,那是因為你有許多缺點;如果你認為你的孩子叛逆不可救葯,是因為你自己還沒有學會作合格的父母。

如果你認為你的朋友們都忘恩負意,你一定也是個忘恩負意的人;如果你認為總有人在與你爭斗作對,其實是你自己的心不肯遠離爭斗。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參考資料:網路-蘇軾

2. 蘇軾與佛印的故事

是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

蘇東坡在黃州時,有一天,詩興來了,做了一首贊佛的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詩,不是對佛法有相當的造詣,絕對寫不出這樣的好詩。蘇東坡寫好了這首詩,自己反覆吟哦,覺得非常滿意!這時,他想起了好朋友佛印禪師來,他想禪師如果看到這首詩,一定會大大的贊賞一番,甚至會拍案叫絕。於是,他立刻把那首詩抄在詩箋上,用信封封好,叫傭人送去長江南岸的歸宗寺,給佛印禪師看。

黃州在長江北岸,要到對岸的歸宗寺,必須渡江。現在,我們趁蘇東坡的傭人搭船過江的時候,來研究一下這首詩的內容:

「稽首」,是頂禮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說,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稱為「天中之天」。

熱點內容
成語什麼節 發布:2024-06-22 18:30:56 瀏覽:313
含有寓言的成語 發布:2024-06-22 18:30:55 瀏覽:265
耳組成的成語 發布:2024-06-22 18:24:27 瀏覽:224
鳳凰故事 發布:2024-06-22 18:19:30 瀏覽:155
兩個特工鑽進大象肚子里 發布:2024-06-22 18:06:06 瀏覽:568
無可什麼成語 發布:2024-06-22 18:05:36 瀏覽:61
成語射箭 發布:2024-06-22 17:53:46 瀏覽:115
一字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4-06-22 17:37:04 瀏覽:45
慧的成語 發布:2024-06-22 17:26:09 瀏覽:660
紂王與妲己的故事 發布:2024-06-22 17:12:38 瀏覽: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