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蔡倫造紙術故事

蔡倫造紙術故事

發布時間: 2023-06-10 09:03:44

㈠ 蔡倫造紙的故事是怎樣的

徹底使紙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要歸功於蔡倫。蔡倫任尚方令期間,總結了零散的民間造紙術,加以革新,利用

有利條件,造出了一批質地良好的紙,獻給了漢和帝劉肇,受到了表彰和重視,紙和造紙術從此為人們所推崇。後來蔡倫被封為「龍亭侯」,人們稱其所造的紙為「蔡侯紙」。

蔡倫擴充了造紙用的原料。除大麻、薴麻外,還充分利用了其他廢舊的麻製品麻頭、麻布、漁網等,特別是樹皮。樹皮的來源不亞於麻類。以樹皮為原料的紙中又以楮皮紙為最重要,在東漢時期,楮皮紙是大量生產和使用的紙張品種之一。蔡倫改進並發展了造紙技術。麻繩頭、漁網、麻布等舊麻製品都需搗碎,顏色較深的還需脫色。

樹皮中木素、果膠等雜質含量遠比大麻、薴麻高。所以在脫膠制漿中,對技藝的要求較高,據分析當時可能採用草木灰水或草木灰水與石灰水混合液來制漿。石灰水中含有氫氧化鈣,而灰水中含有較多碳酸鉀。

使用草木灰水或草木灰水與石灰水的混合液,鹼性適中,既可成漿,又不破壞纖維素。蔡倫能夠利用麻繩、麻布、漁網和樹皮製造出質量較好的紙張,必定是在制漿工藝上做了重大改進,很可能是首先採用了鹼液蒸煮制漿。

蔡倫認識到紙的重要,因而總結民間的經驗,改進和發展了造紙技術,使紙和造紙術廣為人知,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紙不僅在民間通用,而且成為官方文書的載體。

蔡倫發明了以樹皮為原料的皮紙,主要是楮皮紙。楮就是構樹,是落葉喬木,開淡綠色花,果實呈紅色,皮部纖維強韌。

魏晉南北朝時期種楮在農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為造紙業提供了一種充裕的原料,所以楮皮紙在社會流行起來。

由漢代至唐代,麻紙一直是產量最大的紙。相傳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有一次送給東晉名士謝安的麻紙就達9萬張,可見當時造紙業的興旺。

㈡ 蔡倫造紙是怎樣的故事

西漢時期紙的生產數量不多,尚無法取代傳統的書寫材料,因此,仍大量使用簡牘、縑帛。由於它們不適合老百姓用來記載文字,嚴重製約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就在這時,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出現了,他就是蔡倫。

蔡倫是東漢時期桂陽郡耒陽縣人。耒陽是湘江的一條支流,地肥水美,茂林修竹,是有名的魚米之鄉。蔡倫就出生在耒陽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過去上學是請私學里的先生,蔡倫家裡窮請不起先生,但他聰明伶俐,跟著鄰居上私學的孩子認識了好多字。蔡倫很小的時候,繼位不久的漢章帝劉旭常到各郡縣挑選幼童入宮。公元75年,蔡倫被選入洛陽宮內為太監,當時他15歲。

在宮廷里,蔡倫人生地疏,小孩子思念父母,幾次背著人哭了,可是他擦乾眼淚,在人前笑嘻嘻的。因為他聰明伶俐會辦事,又識文斷字,很快得到漢章帝和正宮娘娘竇皇後的喜愛,竇皇後讓他當了個太監小頭目小黃門,後來又提拔他為黃門侍郎、中常侍。

平日里,宮內有要事向朝廷稟報,或者皇帝有要事向後宮傳達,都是蔡倫的職責;要是各地諸侯王朝見皇帝或者皇後,必須經蔡倫去通報請准,皇上皇後要召見大臣或者宴請諸侯王,安排座位次序也是蔡倫的事,可以說在太監裡面也是非常榮耀的事情。

蔡倫跟隨在皇帝皇後身邊,看到皇帝上朝要批閱很多大臣的奏章。當時的奏章都是寫在簡牘上。成捆的竹簡都是太監用車拉來,幾個人抱著抬著放到皇帝的御案前,堆成小山樣的一堆,皇上每天在案幾上展卷批閱,連篇累牘,十分笨重,蔡倫累得腰酸背疼的。

看皇上每日批閱大量簡牘帛書,勞神費力,蔡倫就想著能製造一種更簡便廉價的書寫材料。在宮里枯坐也不是個辦法,蔡倫決定出去走走,看看民間有什麼好辦法。因為東漢宮廷太監都篤信道教,蔡倫決定去道教福地升仙觀去,拜拜駕鶴升仙的神仙王子晉。

這一天,蔡倫帶幾名小太監出了洛陽城南門,渡過洛河,走過夾河灘,又渡過伊水,到了離城約15千米的緱氏縣附近的陳堡谷,也就是鳳凰谷。只見這里的河水溪流清澈,兩岸樹茂草豐,鳥語花香,景色十分宜人。河面上漁歌裊裊,漁人在捕魚;河岸桑林里蠶農匆匆,正在採桑養蠶。正要渡河,蔡倫忽見溪水中積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掛浮著一層薄薄的白色絮狀物,不由眼睛一亮,蹲下身去,用樹枝挑起細看。

只見這東西扯扯掛掛,猶如絲綿。蔡倫想到皇家作坊里製作絲綿,繭絲漂洗完後,總有一些殘絮遺留在篾席上。篾席晾乾那上面就附著一層由殘絮交織而成的薄片,揭下來可以在上面寫字。他眼中一亮,溪中東西和那殘絮十分相似,也不知是什麼東西。蔡倫立即命小太監找來河旁蠶農詢問。蠶農說:「這是漲河時沖下來的樹皮、爛麻,扭一塊兒了,又沖又泡,又漚又曬,就成了這爛絮!」「這是什麼樹皮?」蔡倫急切地問。「那不,岸上的構樹唄!」蠶農說。構樹其實就是楮樹,是一種落葉喬木,樹皮纖維長而柔軟,是造紙的好原料。蔡倫放眼望去,兩岸構樹鬱郁蔥蔥,滿眼綠色,造紙的主意靈光頓現,臉上漾起笑意。他顧不上拜神求仙,急忙命太監快馬回京城找來皇家作坊中的技工,在緱氏縣開始了試制紙張。

蔡倫他們找來石臼,拿來竹簾、篩網等工具,就地取材,剝下構樹的樹皮,用石臼搗碎,用篩網反復過濾,再搗碎製成稀漿,撈出後攤在竹簾或者密密的篩網上,攤成均刀的薄薄一層,待晾乾後揭下。蔡倫試著在紙上寫字,發現紙容易破爛。於是,他又將破布、爛漁網搗碎,將制絲時遺留的殘絮,摻進漿中,再製成的紙便不容易扯破了。為了加快制紙進度,蔡倫又指揮大家蓋起了烘焙房,濕紙上牆烘乾,不僅幹得快,且紙張平整,大家心裡樂開了花。

蔡倫帶領著工匠一連幹了數日,造出十數張比較滿意的紙張,這才收拾行裝回到了京城。

第一批用樹皮和麻料造出「高級」東西,蔡倫給它取名叫「紙」。這種紙體輕質薄,雖然沒有帛那樣白,但也很潔凈,而且質地很均刀,很光滑,很適合寫字。

蔡倫把造出的紙張獻給了漢和帝,漢和帝試用後龍顏大悅,當天就駕臨造紙作坊,現場查看了造紙過程,然後命蔡倫繼續研製,大規模生產。

蔡倫考慮緱氏縣距離洛陽還是遠了點,並且多丘陵,要大規模造紙還需改進技術,於是決定選擇一處距離京都不能太遠,並且更適合大規模造紙的地方。蔡倫帶著工匠出洛陽城,沿著洛河一路東行。洛河從西邊山裡流來,在平原上一路蜿蜒。東漢的漢都城洛陽就在洛河北岸依河而建。這一條白練般的洛河繞帝都而東,兩岸綠楊碧柳,紅蓼白萍,河中碧水銀灘,鴨戲魚游;白天舟楫穿梭,夜晚漁火明滅,甚有詩情畫意。每到春天,城中年輕女子都到河邊踏青郊遊,紅塵紫陌,真個一派繁華。

蔡倫一路東行,兩岸村邑不絕,綠樹藍瓦,走到了河北岸距離洛陽約7千米的一處地方。這里北邊有從洛陽城流來的陽渠,蜿蜒向東南經古老的商城、鴻陂池,最後流入了洛河,南邊有古老的洛河,地域開闊。同時,離這里不遠的邙山上有非常多的構樹,平原上有很多地方種植薴麻,原料充足;水源充足,適合造紙取水排水,陽渠和洛河都可水運,運輸方便。蔡倫決定在此建立大規模的造紙作坊。造紙坊很快建立起來,蓋了了一批屋舍,招募了一批工匠。蔡倫不僅建設了打漿池,還改進了工藝,先把樹皮搗爛,麻頭、破布等東西剪碎或切斷,加入生石灰,放在水裡浸泡,再用大鍋蒸煮,改進了紙漿的質量,打成細漿後,在方框固定的竹簾篾片上攤成平展的薄片。

蔡倫又指揮大家蓋起了烘焙房,在房裡生起爐火,把濕紙上牆,很快烘幹了。不僅幹得快,而且紙張平整。

蔡倫幾經試驗,終於在114年又造出一大批紙。蔡倫既興奮又緊張,慢慢把紙撕下,高興地大叫:「這的確是張完整的紙啊!」這種紙既白又輕,又有韌性,實在是前所未見的好東西。蔡倫又在紙上寫上字看看效果,果然非常理想,興奮地說:「成功了,這張紙比原來的絲紙吸墨快,而且不容易散開,這才能算是真正的紙啊!」

㈢ 有關蔡倫造紙的小故事

「蔡倫造紙」的故事出自《後漢書·蔡倫傳》:

原文:

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永豐九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

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翻譯:

自古以來都是把字寫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編成冊,那種用來寫字的絲綢叫做紙。絲綢很貴而竹簡又太笨重,並且不便於人們使用。

蔡倫於是想出一種方法,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造成紙。元興(漢和帝年號)元年上奏皇帝,皇帝誇贊他的才能,從此都採用他造的紙,所以天下都說「蔡侯紙」。

(3)蔡倫造紙術故事擴展閱讀:

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羅河的紙草來記述歷史;在古代的歐洲,人們還長時間地利用動物的皮比如羊皮來書寫文字。

而中國,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簡都比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一車。

絹帛雖然輕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到了漢代,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了,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紙被發明出來了。

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蔡倫造紙



㈣ 蔡倫造紙的故事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但自從1933年,已故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發現了一片西漢中葉古紙後,對造紙術的發明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陝西省西安市郊灞橋磚瓦廠工地古墓中又發現了成疊的古紙殘片88片。這成疊古紙墊在三面銅鏡下面,墊得很厚,雖然已成碎片,但邊沒有完全腐爛。這一發現,更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經考古學家考證,認為這一墓葬不會晚於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橋紙的年代也可大致確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這個時間比蔡倫造紙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肅漢居延遺址又發掘出兩張西漢後期的麻紙。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肅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馬灘西漢墓內發掘了一張地質地圖,此紙長5.5厘米,寬2.6厘米。這個最新發現的西漢紙質地圖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紙張實物。這些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古代在西漢初期就發明了可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

除此以外,在史籍里,早在蔡倫以前,也有一些關於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太子聽從了江充的話,用紙將鼻子掩蓋住,進宮去見壏帝。漢武帝大怒。此畫發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漢書·趙皇後傳》記載:漢武寵妃趙飛燕的妹妹趙昭儀要害死後宮女官曹偉能,就派人送去毒葯和一封「赫蹄書」,逼曹偉能自殺。據東漢人應劭解釋,「赫蹄」即「薄小紙也」(後來稱為絲棉紙)。再如《後漢書·賈逵傳》說,公元76年漢章帝令賈逵選二十人教以《左氏傳》,並「給簡、紙經傳各一通「。以上有關紙的文獻記載,都早於公元105年,即蔡倫向漢和帝獻紙那一年。

持否定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同志認為,」發明造紙術的是西漢勞動人民。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西漢造紙技術後,又有所改進、發展和提高。至和帝時,尚方令(職掌管理皇室工場、負責監造各種器械)蔡倫組織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監制出一批精工於前世的良紙,於元興元年奏上,經推廣後,『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這是爭論中的一種意見。

另一種意見則堅持認為,蔡倫是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理由是「根據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有關紙的解釋,在蔡倫之前古代文獻中所提到的紙,都是絲質纖維所造的,實際上不是紙,只是漂絲的副產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張中國式的植物纖維紙,一般都要經過剪切、漚煮、打漿、懸浮、抄造、定型乾燥等基本操作。而灞橋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理由是」從外觀看,其紙腩鬆弛,紙面粗糙,厚薄相差懸殊。經過實體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絕大多數纖維和纖維束都較長,說明它的切斷程度較差,是由纖維自然堆積而成,沒有經過剪切、打漿等造紙的基本操作過程,不能算真正的紙。或許只是漚過的紡織品下腳料,如亂麻。線頭等 纖維的堆積物,由於長年墊襯在古墓的銅鏡之下,受鏡身重量的壓力而形成的片狀。此外,其餘幾種所謂西漢古紙,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過是約紙的雛形。蔡倫及其工匠們在前人漂絮和製造雛形紙的基礎上總結提高,從原料和工藝上把紙的生產抽調到一個獨立行業的階段,用於書寫。誠然,「蔡倫紙」不會是蔡倫一手製作,但沒有他的「造意」,單憑尚方工匠也製造不出這種植物纖維紙來。因此,即使在雛形紙出土的今天,把蔡倫評作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確的,是有充分歷史根據的。

另外中,中引《後漢書》有關蔡倫造紙的記載主要取自劉珍的《東觀漢記》。劉珍和蔡倫是同時代的人,應為可信。從記載中可知,蔡侯紙既能進貢皇帝,又能代替縑帛用作書寫,紙質必定達到一定水平。

有些學者還認為,灞橋紙是不是西漢的產品,也值得進一步考證。他們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時代未能確切查明以前,很難對古紙的生產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學判斷。何況該墓葬有擾土層,曾受外來干擾,不能排除後代人夾帶進來的可能性;同是漢墓的長馬王堆,若無其事那樣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豐富,但除了千百根簡策和絲織古紙帛畫,並無一片麻紙。有的研究者還從出土的灞橋紙上辨認出上面留有與正楷體相仿的字跡,酷似新疆出土的東晉寫本《三國志·孫權傳》上的字體,據此認為灞橋紙可能是晉代的產品。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