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的故事
hì tóng dào hé
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成語,作謂語、定語,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與「門當戶對」的道理相似。宋代陳亮的《與呂伯恭正字書》之二中說:「天下事常出於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類。」可見,志同道合,原本是一件好事:人們不分男女、不論貧富、不講強弱,大家懷著共同的理想,為了共同的事業,朝著共同的目標,攜手並肩,以期獲得成功,有所成就。
解釋:興趣 。同:相同,一樣 。道:途徑,引申為「意見」「思想」「信念」或是「目標」 。興趣相同,意見一致。
用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詞性〗褒義詞。
〖近義詞〗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莫逆之交、心意相通、息息相通、志同道合。
〖反義詞〗分道揚鑣、貌合神離、同床異夢丶雞同鴨講。
同韻詞:兔子不吃窩邊草、因難見巧、逞工炫巧、村夫野老、世事紛擾、疾風彰勁草、使乖弄巧、縮頭縮腳、魚大水小、不見圭角
成語典故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四章:「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❷ 與志同道合有關的成語故事
來志同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自
【解釋】道:途徑。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結構】聯合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同;不能讀作胡同的「tònɡ」。
【辨形】合;不能寫作「和」。
【例句】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的親密戰友。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即位後,對曹植一直心存疑忌,尋找各種機會加以陷害,由於母後的干預,曹丕才沒有把弟弟置於死地。曹植苦於無用武之地,他上書說伊尹是陪嫁的小臣、呂尚當屠夫釣叟,他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湯和周文王,輔佐他們成大業。
❸ 志同道合出自哪一個典故
志同道合
1. 【解釋】:道:途徑。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2. 【出自】:《三國志·魏內志·陳思王植傳容》:「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❹ 成語志同道合的意思和解釋,用志同道合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故事典故:《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❺ 志同道合的成語典故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四章:「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