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如來的故事

如來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30 06:03:11

A. 如來佛祖是怎樣成佛的故事

其實佛教中並沒有「如來佛祖」這個說法,因為在佛教中的定義,「如來」和「佛」是一個意思,「如來」只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比如稱釋迦牟尼佛或稱釋迦牟尼如來,都是一樣的。但稱釋迦牟尼為如來佛就錯了。因為如來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稱,並不說明是某佛,正像稱人為先生閣下不能說明是某人一樣。
《西遊記》中所講的「如來佛祖」,其實就是指當世佛釋迦牟尼佛。關於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故事網上就有很多文章詳細說的,簡單回答你如下:
二千五百多年前,即約公元前565前(示寂於前485年),釋迦牟尼誕生於印度的迦毗羅衛城藍毗尼園,即現在的尼泊爾境內,所以有說他是蒙古族遷去定居的蒙古族人,皮膚黃色,稱為金身之說。他父親凈飯王希望他繼承王位,多方培育教養,延請老師教給婆羅門四吠陀、奧義書等多種古典文獻,騎術射箭搏鬥拳擊等諸般武藝。他膂力過人,在各種競賽比試中,都勝過他人,無與倫比。又為他陳設彈唱歌舞等各種娛樂,陪他歡娛快樂,讓他流連忘返。可是對這一切,他都不喜愛,終於在結婚生子以後,悄悄窬出城門,來到尼連禪河邊叢林中參訪修道的人,求請學道,過一天只吃一粒粟米一顆芝麻的苦行生活。經過六年,形體瘦弱,幾乎不能支持。幡然覺知苦行不是道理,要另尋途徑。卻遇河邊一牧牛女,送給他一杯牛奶,他飲了後,體力稍好,走到無憂樹下,結跏跌坐,發誓不證得道,不起此座。經三天三夜,在最後一天清晨,東方明星出現時,恍然悟得宇宙人生的徹底究竟永恆真理,是原來如此、法爾如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真理,這就是一切法空,寂滅涅槃。「法」在佛學里有兩層意義:一是佛說的教誡教法;二是一切事物的名稱意義,即「規生物解,任持自性」,就是對一切事物,給取上每一事物的名稱說明名稱的意義。這樣人們才能互相表達,交換思想意見,就是名言、言語。一切學術文化都由此產生。佛說法也離不開言說。但名與事是兩回事,不是一回事,所設「名事互為客,非真唯是假」。因為名是人們取的假名,不是事物的本質東西,如果執著它以為實在,就會發生人我執、法我執,而為家庭家屬、妻子兒女營求名利財產,勞累奔波不堪。為養家活口是應該的,如貪得無厭,不惜侵犯他人利益,以權謀私,貪污腐化,無所不作,那就發生重大罪過了。所以應該聽信佛陀的教導教誡,除人我、法我二執,悟知宇宙人生的永恆真理:宇宙諸法,因緣生起,緣盡則滅,生滅無常,只有法爾如是,寂滅涅槃,法空真理是常在的永恆真理。涅槃並不是死的名稱,是解脫一切煩惱痛苦的安穩寂靜境界,是真理,也稱真如。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義為無上正等正覺。最高無比是無上,遍知一切為正等,覺悟一切為正覺。自己證覺後,自覺覺他,方便說法,教化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能為大雄無畏的大丈夫。何為方便,佛教菩薩發心上求無上菩提,不要中間停住,不要貪住布施等一切功德,要不以為有所得而直求趨無上菩提、究竟涅槃。菩提為能證,涅槃是所證,能所不離,證菩提即得涅槃。涅槃即真如,佛證得真如而來度眾生,故稱如來。

B. 如來佛祖拈花一笑的故事

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

一天,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蘿花獻佛,並請佛說法。可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祖一言不發,只是用拈菠蘿花遍示大眾,從容不迫,意態安詳。當時,會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領會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妙悟其意。破言為笑。於是,釋迦牟尼將花交給迦葉,囑告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槧秒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轉之旨,以心印心之法傳給你。

釋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廣眾之下,像這樣一言不發,只是帶在和他那不動生色的微笑,從容不迫,寧靜安詳,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實,釋迦牟尼這里所傳示的,正是一中無言的心態——一種至為安詳,靜謐,調和,美好的心態,這是不呢國內用任何語言和行為來打破的。這種心態純凈無染,無欲無貪,坦然自得,樂觀自信,無拘無束,不著形跡,不可動搖,與世長存——即所謂「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萬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葉與佛祖在靈山會上心心相印,僅只拈話微笑而已,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而釋迦牟尼最後對迦葉所囑咐的話,也正好是對這種心態的最好證明。

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於《五燈會元》卷一。據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
迦葉尊者,通常稱大迦葉,一名飲光,是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釋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長者。釋迦牟尼對眾說法時拈花不語,五百弟子都默然,獨有迦葉微笑。於是佛祖把衣缽交付給迦葉,囑他等待未來彌勒佛下世降生,再把衣缽交付給彌勒。衣是袈裟,缽是食具,衣缽代表佛教的法統。

C. 佛祖怎麼成佛的故事

釋迦牟尼少年時代接受婆羅門教的傳統教育,兼習兵1法與武1藝,是一個騎射擊劍的能手。相傳釋迦牟尼16歲那年曾駕車出遊,在東南西三門的路上先後遇著老1人、病1人和死1屍,親眼看到那些衰1老、清1瘦和凄1慘的現象,非常感1傷和苦1惱。
最後在北門外遇見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門,從沙門那裡聽到出家可以解1脫生1死1病1老的道理,便萌發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歲(一說19歲)時,他不顧父王的多次勸阻,毅然離開妻兒,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離家之後,釋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學習禪定,後又在尼連禪河畔的樹林中獨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後來七天進一餐,穿樹1皮,睡牛1糞。6年後,身體消1瘦,形同枯1木,仍無所得,無法找到解脫之道。於是便放棄苦行,入尼連禪河洗凈了身體,沐浴後接受了一個牧女供養的乳1糜,恢復了健康。之後他渡過尼連禪河,來到伽耶城外的蓽缽羅樹(即菩提樹)下,沉思默想。
據說,經過七天七夜,終於恍然大悟,確信已經洞達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斷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貪、瞋、痴等煩惱不再起於心頭。這標志著他覺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為 覺者 、 知者.這一年釋迦牟尼35歲。
釋迦牟尼成佛後,開始他的傳教活動。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隨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陳如等5個侍從,並向他們講說自己獲得徹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稱這次說法為 初轉法1輪.釋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跡遍布恆河流域。
所到之處,專心講道。奠定了原始佛1教基本教義,並組成了傳1教的僧1團。弟子據說有500人,著名的有大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阿難陀、優婆離等 十大弟子.佛、法、僧這佛教的 三寶 已具備,佛1教正式形成。

D. 談談「如來佛」的故事吧

大日如來 ,傳說他是妖皇帝俊的兒子 也叫陸壓真人 烏巢禪師 他的本體是三足金烏,。這本為妖族東皇十太子之一,後羿射殺金烏間,逃過一劫,被接引道人座下二弟子金蟬子所救,相交甚好。太一殺後羿、誇父,將其精氣封入紅葫蘆,以射日神弓、射日箭為體,煉斬仙飛刀,巫妖大戰期間歸了陸壓。後,金蟬子輕慢佛教,如來貶其真靈,轉生東土,為唐三藏,要厲九九八十一難,取大乘佛法,重歸成佛,於是便有了西遊記中烏巢相助三藏一事。 多寶如來洪荒流中多寶如來即為釋迦牟尼如來佛,全稱:釋迦牟尼多寶如來佛祖。真身是多寶道人。原為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首,實力強大至極,代理師傅設立誅仙陣,在截教中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化胡為佛後成為釋迦牟尼多寶如來,尊西天極樂阿彌陀佛為師,道行修為更是登峰造極。擊敗冥河老祖,力壓齊天大聖,在三界之中所向披靡,法力無邊,被稱為「如來佛祖」。封神一戰中,通天教主擺誅仙陣於界牌關,座下大弟子多寶道人取誅仙陣圖、誅仙四劍(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代師布陣。戰斗中多寶道人一時大意,被廣成子的鎮山之寶——番天印砸中,僅僅被打一個跟頭。須知一般仙家早就被砸得身形俱焚,可見多寶道術高深至極。後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在其中爭斗,把多寶道人用風火蒲團捲走。太上老君乃是人教聖人,掌管人道,因為人間界業力深重,難成仙道,民不修身。於封神一戰後,逗留人間,點化世人。春秋之時,太上老君帶多寶道人,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多寶道人化為釋迦牟尼佛降生中央娑婆世界,尊西天極樂阿彌陀佛為師,演小乘佛教,於人間界傳播教義。

E. 中國六位佛祖的故事

一般佛教說的「六祖」是禪宗六祖,六位祖師,而不是六位佛祖。禪宗六代祖師之統稱,即一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從3000年前到9000年後,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位佛祖所傳法。

釋迦牟尼的故事: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有個叫迦毗羅衛的小國。國王名凈飯,王後名摩耶凈飯王性情淡泊,撫恤百姓,深受人民愛戴,摩耶王後,端莊秀麗,然而,時光流逝,仍是膝下無子。

王後郁傷不止一日在睡眠之際,夢見一頭六牙白象騰空而來,從她的右脅進入身體,顧見自身,如日月照,見此端相,廓然而覺,不久摩耶王後就懷孕了。

摩耶王後懷胎十月,正值四月初八日,風和日麗,舂光明媚,引諸婇女游監毗尼園大吉祥地,園中有一大樹名波羅義,樹枝柔軟低垂夫人即舉右手攀彼樹枝,遂生太子名悉達多,當時天上的帝釋將精細殊妙的喬屍迦衣里在手上,用來承接太子。

四大天王抱看太子放在聖母面前,太子不用人扶朝東、南、西、北四方吝走了七步,舉足出大連華觀自四方,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旨苦,吾當安之。是時九龍吐水浴太子身,不料太子出生七天母親摩耶於後便不幸去世了凈飯王悲痛不已。

(5)如來的故事擴展閱讀:

釋迦牟尼簡介: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本姓喬達摩,名悉達多。釋迦是其種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釋迦牟尼合起來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

釋迦牟尼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486年,大約與我國孔子同時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2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逐創立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逝世。

佛光普照來源:

釋迦牟尼靜坐菩提樹下得大覺悟後,創立了佛教基本教義,他廣收門徒,組建僧團,度人不計其數,總計其一生,說法四十餘年,談經三百餘會,功德無量。自他滅度後,佛教弟子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學理,編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經。

他的生平事跡,也隨著佛教在亞洲地區的傳播而流傳開來,並逐漸被後人賦予神秘的色彩,他本人也被神化為法力無邊的佛祖。

我國漢族地區人們習俗上稱他為如來佛,如來,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如」即「真如」,指佛所說的「絕對真理」,循此真如達到佛的覺悟。「如來者,乘如寶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

F. 關於佛祖的故事

關於佛祖來的故事有兩種自,一種是佛經中直接記載,如貧女供燈,一種是各類書籍所說,所說都是佛陀的智慧。這一個後者也說的故事:
一個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好長一段路,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衊他。最後,佛陀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那人回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佛陀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只要心靈健康,別人怎麼想都影響不了我們。若我們一味地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說法,就會失去自主權。

G. 如來佛祖的故事傳說

看看佛經的本生部,比如前世曾經為忍辱仙人,鹿王等

H. 簡述如來賜真經的故事

唐僧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

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8)如來的故事擴展閱讀

如來賜真經的故事叫做《西遊記》。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唐僧從投胎到取經八十一受難,一路降妖伏魔,九九歸一,終於上了西天見到如來佛祖,得賜真經。

賜真經後續內容:

唐僧師徒連馬飛至東土大唐。唐太宗正站在望經樓,忽然看見西方滿天瑞氣,並飄來陣陣香氣,遠遠見唐僧師徒過來,忙率領文武百官下樓迎接。

唐僧登上高台,剛要誦讀,四大金剛現出身在空中叫道∶「誦經的,跟我回去!」金剛帶著唐僧師徒和白馬返回靈山。如來把唐僧師徒叫到座前封職,唐僧封為功德佛,孫悟空封為斗戰勝佛,豬八戒封為凈壇使者,

沙和尚封為金身羅漢,白馬封為八部天龍,各歸佛位,超脫凡塵。如來又命揭諦帶白馬到靈山後崖化龍池。謁諦把馬推到池子里,立刻,白馬化成一條金龍飛了出來,盤繞在山門里擎天華表柱子上。悟空請求師父取下頭上的金箍兒,唐僧說∶「你已成佛,自然就去了。」悟空抬手摸頭,果然沒有了。

I. 有關如來佛祖的經典故

孔子和如來

如來佛祖的額心有顆紅包,右手食指伸開中指與拇指相抵呈半握拳狀,這是眾所周知的。
但是,如來佛祖的那顆紅包是怎麼來的?右手又為何呈半握拳狀?這還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相傳孔聖人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時,這天來到了西方極樂聖界。
孔子被這里的景緻所吸引,被這里濃郁的佛法所感染,不由得感慨萬分,脫口念出了「南(nán)無(wū)阿(ē)彌(mī)佗(tūó)佛(fō)」六字佛語。
這時如來佛祖正在雷音殿內與眾佛菩薩羅漢等說法講經,忽然聽到了這句佛語,微微有些嗔怪,「這是誰在外面念白字呢?」於是便差人到外面查看。不多時那人回來稟復說是東方的孔聖人與眾弟子在殿外游覽。
如來佛祖一聽,心想,這聖人也能念白字?可見人是不能不學習的。
如來佛祖率眾佛弟子來到殿外,一是出於禮數,二就是想要糾正一下孔聖人讀音。
禮過三巡,話歸正題。
如來佛祖對孔聖人說道:「聖人剛剛的佛語念錯了,不是『南(nán)無(wū)阿(ē)彌(mī)佗(tūó)佛(fō)』,而應念為『南(nà)無(mē)阿(ē)彌(mī)佗(tūó)佛(fō)』。」
孔聖人回說:」不對不對,是佛祖您念錯了,應念『南(nán)無(wū)阿(ē)彌(mī)佗(tūó)佛(fō)』才對。」
二人爭執不下,最後兩人打賭說道:「這樣吧,我們去問一下別人,看這究竟應該如何念!輸了的,要讓嬴了的人打上一下。」
協議達成,佛祖就說:「聖人遠道而來,就由聖人先問吧。」
於是孔子便問向身邊的弟子,這應該怎麼個念法?眾弟子一致回答,就念「南(nán)無(wū)阿(ē)彌(mī)佗(tūó)佛(fō)」。
如來佛祖一看,既然都說是應念「南(nán)無(wū)阿(ē)彌(mī)佗(tūó)佛(fō)」,那看來是自己念錯了?
願賭服輸,如來只好對孔聖人說:「好,我認輸,你打吧。」然後就閉上了雙眼………
正當孔聖人准備在佛祖額頭敲上一下的時候,旁邊的子路把聖人拉到一邊說,「老師,有事弟子代其勞,讓弟子來!」
子路在一旁運了運氣,掄了掄胳膊,然後用力朝著如來的額頭捶了下去……
大家都知道,子路是武將,他這用盡全力的一下,可真不是鬧著玩的。
於是,很見效的,佛祖的額頭立刻就腫起了一個紅包。
佛祖這個不痛快,怎麼都覺得不對勁。這時,旁邊的菩薩輕聲對佛祖說,「佛祖,您怎麼讓他問他的弟子呢?他的弟子都是由他教出來的,當然跟他的念法一樣。您也問我們一遍。」
「對啊!」如來佛祖恍然大悟。
「聖人,現在應該輪到我來問了。」說罷,佛祖便向身後眾人問道,「這句佛語應如何念法?」。
可想而知,眾人自然說是念做「南(nà)無(mē)阿(ē)彌(mī)佗(tūó)佛(fō)」!
佛祖暗喜,對孔聖人說道:「看來不是我念錯的,還是你念錯了。」
孔子見狀,也無他辦法,想著,打就打吧,反正就一下……
如來佛祖在那邊微閉雙眼,右手食指微伸,中指與拇指相抵呈半握拳狀,暗暗運氣……
這邊廂子路一拉孔子說道:「老師,我們快走吧。您看他那手指,比您的拳頭還要粗,您哪禁的住他這一下啊?!」
孔聖人睜眼一看,可不是么,如來佛祖的那根中指,足有自己的拳頭粗細,想想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先走為妙……
當如來佛祖准備好睜開雙眼時,才發現孔子一行早已沒了蹤影,不由得氣憤萬分,「好好好,我就等你再來的時候再報這一拳之仇!」

J. 如來佛祖是怎樣成佛的故事

如來佛祖是在河畔的樹林中獨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後來七天進一餐,穿樹皮,睡牛糞。

6年後,身體消瘦,形同枯木,仍無所得,無法找到解脫之道。於是便放棄苦行,入尼連禪河洗凈了身體,沐浴後接受了一個牧女供養的乳糜,恢復了健康。之後他渡過尼連禪河,來到伽耶城外的蓽缽羅樹(後稱菩提樹)下,沉思默想。

據說,經過七天七夜,終於恍然大悟,確信已經洞達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斷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貪、瞋、痴等煩惱不再起於心頭。這標志著他覺悟成道,成了佛。

當然了,關於如來佛祖是怎麼成佛的說法不止一個,如來佛祖這個詞佛教並沒有,如來和佛都是佛的稱號。比如釋迦牟尼如來也可以叫釋迦牟尼佛。

如來佛祖原型是釋迦牟尼,他是印度釋迦族的王子,在一次出宮之後,看見了生老病死的現象,出現了想修法的決心。

而他也在一次出宮後,離開了皇宮,開始了苦行。

他跟了很多老師,學習了很多禪定法門,並把它們修道最高境界,後來他發現這些依然不能解脫,於是又離開了這些老師,然後開始苦行。

苦行了很久,釋迦牟尼骨瘦如柴,依然不能解脫。後來他來到一棵菩提樹下,接受了牧羊女的供養恢復體力,開始禪定,最後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之道,並且圓滿成佛。

成佛之後,在大梵天的請求下,佛陀開始為眾生說法,並逐漸創造了今天的佛教。

熱點內容
成語唇什麼 發布:2024-10-25 00:10:01 瀏覽:241
鄉村愛情故事第二部 發布:2024-10-24 23:55:05 瀏覽:466
2個善成語 發布:2024-10-24 23:54:57 瀏覽:218
與故事 發布:2024-10-24 23:39:42 瀏覽:984
成語一個人頭 發布:2024-10-24 23:24:00 瀏覽:69
裳字的成語 發布:2024-10-24 23:21:49 瀏覽:334
禾公猜成語 發布:2024-10-24 23:21:39 瀏覽:583
和衣成語 發布:2024-10-24 23:09:56 瀏覽:450
成語什麼擊 發布:2024-10-24 23:08:59 瀏覽:269
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發布:2024-10-24 23:02:51 瀏覽:260